938农植所(2 / 2)

“此物名为御麦,叔大兄也没见过?”

魏广德笑着问道。

“玉麦?”

张居正只是重复了一下,随即摇头。

“此物现在京城只有西苑里才有种植,据说是云南土司进京觐见时的贡品。”

魏广德继续解释道。

“这就难怪了,是贡品,此物有何用?”

张居正知道魏广德带着这东西过来,肯定是有他的打算,于是直接问道。

“稍候,等和卿来了再说,兴许他认得此物。”

魏广德只是答道。

和卿,自然说的就是吕调阳,在魏广德看来,他自小在广西长大,或许真见过也说不定。

不多时,吕调阳就到了这里,不过看到魏广德手里的东西就摇摇头,“叔大就别卖关子了,此物我也不认识。”

“此物在云贵一代还有个名字,叫做番麦,不知和卿兄是否听闻过?”

魏广德好奇,云南、贵州和广西地理位置是很接近的,按说这东西云南有,广西不可能没有传出才是。

“番麦?这东西就是番麦?”

吕调阳听到魏广德的话,马上就来了兴趣,看样子他虽然没见过玉米,但应该是知道番麦这东西。

此时的吕调阳已经从魏广德手里拿过一颗玉米反复观瞧,还不是拿到鼻前闻闻味道。

“和卿知道此物?”

张居正奇道。

“没见过,但家书里看到过,说此物是大古刺那边传入,所以也称为西天麦,此物味道不行,不过却可以在山坡上种植,西南山民很多都靠此物做主食为生。”

吕调阳解释了一句。

“山坡?”

张居正一下子抓住了重点,知道这东西可以在山地种植,心里不由一动,追问道:“那此物产量如何?”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

吕调阳马上答道。

他当然不知道,毕竟他也只是从家书里知道,老家那边有这东西,本来说带些过来让他尝尝鲜,可路途遥远,最后也没做成。

“据西苑的花匠说,此物亩产约一石左右,毕竟西苑可是皇庄,他们只是拿此物作为观赏性植物种植,所以只是估算。”

魏广德这时候接话道,“而且此物不需要浇灌太多水,实在是缺水地方很好的农业作物。”

“真的?这我倒是不知道。”

吕调阳听到后马上就说道。

“善贷拿来此物的意思,老夫算是懂了。”

张居正又做出标志性动作,捋着胡子说道。

吕调阳也后知后觉知道为什么内阁会出现这东西,“善贷是打算向多山府县推广此物?”

“有这个打算。”

魏广德笑道,没必要藏着掖着。

“这东西怎么吃?”

吕调阳好奇问道。

“水煮熟透即可,外面的颗粒就是御麦肉,中间的御麦芯不好吃,倒是可是尝试捣碎了微微家禽什么的试试。”

魏广德还真不知道玉米芯能不能做饲料,就随口一说,家畜不吃就算了。

后世,玉米芯确实做为饲料,不过不是主饲料,而是添加,一般不会超过10%,主要还是因为玉米芯的营养成分相对较低的缘故。

“那我们就先尝尝味道?”

张居正开玩笑说道。

“正有此意。”

吕调阳这会儿也有了兴趣,想尝尝这番麦是什么滋味。

其实这东西好不好吃倒是其次,他们最关心的还是此物适合在山坡种植这点,实在是太好了。

要知道,大明土地辽阔,可平原地形却是有限,更多还是以山地为主,对于御麦这种可以做主食的作物,自然是很好的选择。

“我带来也是为此,来人.”

魏广德对着门外喊道,不多时有书吏进来,魏广德就吩咐他们在外面找个炉子生火,用水把那即可玉米煮熟了拿进来,让他们品尝。

“今日在文华殿问起此事,我把当初江西会试的策略也告诉了陛下,陛下很感兴趣,让我和两位说说,询问下意见。”

魏广德继续说道。

“会试策略?”

吕调阳不知道魏广德是何意,但是张居正和魏广德接触多,当初在裕袛时没事儿闲聊,倒是听魏广德说起过当初科举之事。

毕竟他和魏广德的科举之路说起来有些相似,都是败在乡试一次,之后就是一路通畅考到京城,也是顺风顺水的。

魏广德当初也把在南昌的趣事说过,张居正一下子就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

“善贷的意思,是想在朝廷建一个新衙门,专门寻找、培育抗旱抗涝作物?择优天下推广?”

张居正问道。

魏广德点头道:“正是。

其实这个新衙门也未必就是只寻找抗旱抗涝作物,比如御麦这种番邦之物,只要适合在我大明土地上生长,都是可以考虑的。”

魏广德没说他其实老早就在找这东西,只当是这次赐宴的偶然所得就好了。

“建立新衙门,专侍作物,我看可行,我朝以农为本,这事儿应该是朝廷来做。”

吕调阳只是略做思考就点头支持道。

“陛下听后也是这意思,让我回来和二位商量,还要和户部和工部议一议,定下来就可以上奏此事。”

魏广德笑道,吕调阳不反对,此事基本就算成了,只等张居正亮出态度了。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