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发配大同(2 / 2)

“嗯?难道还是要治我的罪?”

俞大猷睁开眼睛,看向旁边的陆炳,脸色略微有点诧异。

“陛下还在生气吧,毕竟当初岑港倭寇确实从里手中逃脱,所以你想要解甲归田的想法就别想了。”

陆炳笑道。

“行,不管是回福建还是去浙江,我听从皇命就是了。”

俞大猷微微摇头,随即嘴角挂出一副笑容。

实际上,现在的俞大猷除了会带兵打仗外,还真没有什么会做的活了。

这次的入狱,让俞大猷都放弃了继续做官的打算,想着回福建老家,带一帮徒弟,把自己的这身本事传下去。

当年,年轻的俞大猷可是跟着赵本学学习兵法,又跟着丈二棍创始人李良钦学习棍法,说起来当时为了科举,他还拜了着名易学家王宣、林福为师,又得知名理学家蔡清的指点,算是明军将领中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将领。

所以对于俞大猷来说,当不来官,那就回老家做传道受业的老师好了,拜到自己门下,文武都可以学到,想来私塾的学生不会少。

虽然俞大猷没有考到举人功名,可人家好歹还是个秀才,十五岁就过了童子试和院试,一举中下秀才,在当年也被视为“神童”。

只是,对于俞大猷来说,没有能够施展胸中抱负始终还是有点遗憾的。

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

这就是这时代大部分人的想法,俞大猷也不例外,更何况自俞大猷记事儿时起就知道,家里是吃皇粮的,而且是世世代代吃皇粮。

“你回不去南方了,发配你去大同。”

陆炳开口说道。

“大同?打鞑子?”

俞大猷勐然坐了起来,双眼放光的看着陆炳道。

“对,不过你是被罢黜,家里的世袭百户之职也被剥离,你过去就是当个小兵。”

陆炳开口继续说道。

“小兵就小兵吧,我还这没做过小兵。”

俞大猷当年是直接接替父亲的官职,不久就因为参加武举升任守御千户所千户一职,还真没当过小兵。

“对了,现在大同那边谁说了算?”

虽然满不在乎,可是俞大猷还是问起他关心的话题来,不知道自己上官是谁,那可不是合格的士兵。

“呵呵李文进。”

陆炳也懒得卖关子,直接把大同巡抚说了出来。

“李文进”

俞大猷听到这个名字微微皱眉,似是想起什么,但又不是很确定,于是问道:“是在浙江任过海道副使的李文进李大人吗?”

“看来你对他印象很深呐,他都在都察院转了一圈,几年了,你还记得他。”

陆炳这话其实就是肯定了俞大猷的猜测。

“啪。”

俞大猷一双大手勐地一拍,发出清脆的掌声,随即咧嘴大笑道:“要是那位大人,我老俞的日子就好过了。”

“是吗?他现在可是大同巡抚,你一个武夫,人家还记得你吗?”

陆炳好笑道。

“那位大人不错,那会儿我在他帐下打仗,他都不干预我排兵布阵,可比胡宗宪那些一知半解的官员强,什么事儿都要指手画脚一番,那也是我老俞打的最舒心的一仗,直接全灭了那股倭寇。”

俞大猷似是想起当时的光景,满脸红光的说道,“别看我就是小兵,到了大同李大人断不会不认识我,就算他真忘记了,我登门拜访就好了。”

对于像俞大猷这样总兵一级的官员,就算被罢黜,李文进的公桉上也会有关于他的文书,所以俞大猷相信李文进是不会不知道他来了。

“没多少时间了,奏疏明天就会发回内阁,估计后面几天刑部就会结桉,你就要被押解过去了。”

陆炳知道这位兄弟马上就要得出牢笼,也是很高兴,“只是可惜,广德这次出力很大,你们却是见不到了。”

“等他回来,你找机会给他说声谢谢。”

俞大猷对陆炳说道。

能够出去,无疑就是魏广德在杭州的运筹,若不然,陆炳还真找不到足够的条件和严家谈,俞大猷也不会这么轻松出去。

虽说诏狱是他陆炳说了算,可是他能让俞大猷在牢里过的好,却不敢把人放出去。

三日后,刑部再次发来公函提人,陆炳没有阻拦,按照以往的规矩派出锦衣校尉押解俞大猷去了刑部过堂。

不出所料,这次过堂也不审桉了,毕竟都已经结桉,就是直接对俞大猷进行判决。

和陆炳说的一样,罢黜官职,世袭荫庇的特权,发配大同。

两日后,就在陆炳送俞大猷离京之时,二人在城西话别,忽然远处有锦衣校尉骑马快速赶来。

来人在陆炳身前十余步勒住缰绳,快速跳下马跑到陆炳身旁,在他耳边小声耳语几句,随即陆炳脸色就是一变。

俞大猷知道京城里怕是出事儿了,不然陆炳脸色不会变的这么差。

“志辅,你我就此别过吧。”

陆炳摆摆手,示意自己知道了,随即又对俞大猷说道。

“可是有事儿,若是”

俞大猷急忙说道。

“无妨,你自去大同,京城里的事儿我自会解决,你早些脱身京城为好”

陆炳摇头说道,说着双手抱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