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朝堂对奏,花船轶事(2 / 2)

“所以微臣以为,金陵一事的功过是非大可等冠军侯归京再议,若是查察金陵甄氏却是与白莲教勾结,包藏祸心,意图造反,那冠军侯之举,就是有功于江山社稷的功劳,必定是功大于过,而若是金陵甄氏未曾与白莲教勾结,冠军侯私调军队,只是为了仗势欺人,那到时候纵然冠军侯有功于社稷,臣也窃以为应该重罚!”

听到林如海的话,明康帝先是深深看了他一眼,甄家与林如海有仇的事情他可是知道的,林如海此次所言看似公正,其实已经有所偏袒,贾琙私自调兵是为了仗势欺人??说这话他自己都不信,肯定是出了事情,贾琙那个混小子才会调兵的。

甄家在江南的势力已成尾大不掉之势,江南王的事情他也心知肚明,本来收拾甄家也在他的预算之中。

甄家算是太上皇的势力,就算是没有白莲教的事情,他也不打算放过对方,只是贾琙此次行事,却是犯了忌讳,终究是让明康帝心里结上了一个疙瘩。

之后明康帝又听林如海说道,贾琙能调动的只有那五千大雪龙骑,其实心里又有些释然,只有五千人,五千人到底有多少,他是再清楚不过的,护卫大明宫的御林军就有五千人。

五千人,说着多,但是在动辄几万几十万的边军面前来说,甚至连零头都算不上。

京城里那些大人家中的仆役管事不也四五百人,就算是几个王爷的私兵也有上千人呢!这么一说,贾琙手里那些人还真的不算多,只是战斗力有些骇人罢了。

众人听到林如海的分析,不由交头接耳,又议论了起来,不得不说,林如海此言可谓是一针见血,就连范元和暂时也不好再多说什么,若是甄家真的有造反的意思,而贾琙此时在平叛,他们这些人却商量着如何给人定罪,的确是有些是非不分了。

“林爱卿所言,甚合朕意,至于御史鲁林生,就暂时打入天牢,等事情明了之后,再行量刑!是死是活,朕让你当个明白鬼!”

“至于金陵甄家之事,有哪位爱卿愿意走一遭,替朕查个明白??”

金陵,秦淮河上,就算是冬日寒寒,这里依旧热闹非常,人来人往。

一艘精致的花船上,有个容貌极为标致的姑娘,十指轻弹,七弦琴飘出一阵悦耳的声音,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

一曲作罢,姑娘起身施了一个万福,轻声道:“公子,奴家这一曲可是还入公子之耳?”

对面坐在一男一女,男子风流倜傥,器宇轩昂,身边则是一个眉心一点胭脂痣的小姑娘,不过小姑娘神色有些拘谨,从方才就一直抓着那个年轻男人的手臂。

听到姑娘的话,那个年轻人笑着说道:“不错!不错!都说秦淮河上的娘子才艺出众,今日听闻姑娘的曲子,才知所言非虚啊!

听到年轻人的话,这位操琴的姑娘脸色一红,向来经历惯了这种场合的老手,今日却觉得对方的称赞格外的让人心动。

“公子过奖了!其实奴家的琴艺在金陵还不算是最好的,听说寻芳楼的花魁娘子双双姑娘,那才是艺可通神呢!用你们读书人的话来说,就是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

不过说着说着,这位姑娘似乎是想起了什么,一张精致的脸蛋悄然间变得绯红无比,霎是动人。

一旁的小姑娘看着眼前的女人,眼神有些诧异,这个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大爷又没说什么,怎么说着说着自己就脸红了,都还不如她呢!

那年轻公子笑着说道:“你是怎么知道我是读书人的??难道只有读书人会来这种地方??”

姑娘被问了一愣,她美眸忽闪两下,仔细打量了一下眼前之人,虽然与平日里见得那些男人不太相同,但是这身上的确是有一股子书卷之气。

随后她掩嘴轻笑道:“难道不是吗??”

年轻公子一笑,“姑娘眼光不错,在下的确是读了不少的书,只是后来嘛~那可是一言难尽呐~”

姑娘听到此话,站起身,顺势端起了桌上的酒壶,莲步轻移,走了过来,笑着说道:“看来公子还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若是公子不弃,奴家愿为公子排忧解难~”

或许是眼前之人穿着有些暴露,只是走了两步,胸前便有起伏,晃得人挪不开眼睛,这让一直坐在年轻公子身边的小姑娘坐不住了,当初有个老嬷嬷可是教导过她的,不能让不三不四的人近了公子身,她一步挡在年轻公子身前,生气道:“你要干什么,快走开~”

听到小姑娘的话,这位花船娘子脸色一滞,有些尴尬,这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只见那年轻公子一转手就将小姑娘再次拉到身后,轻轻刮了一下她的小鼻子,笑着说道:“无妨,姑娘在那儿坐着就好,不必过来了~”

花船娘子目露哀怨,只是却不敢多说什么,无奈之下再次坐回原位,就在这时,船外忽然传来了一阵吵闹之声。

就在花船娘子还在奇怪怎么回事的时候,只听那个年轻公子小声叹道:“终于找过来了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