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御风驾鹤,再下江南(2 / 2)

贾琙见黛玉没有说话,也没继续拖着,而是轻声说道:“也是让红儿载着去的,不过她那一只是小红,这一只是大红!”

黛玉听到这话,似乎是听懂了贾琙的言外之意,心里一羞,说什么小红大红的,在她的理解中,不就是再说,自己会是他的大房吗?

嗯,正房的夫人。

一想到这里,她顿时就变得有几分不自在了,这个琙哥哥说出话总是能搔到自己的痒处,让她先前升起的一丝酸意顿时就不翼而飞。

“彩鸾姐姐说的对,你就是个坏蛋~”

听到黛玉的话,贾琙不由一耸肩,无奈一笑,好好的琙哥哥,怎么来了一次驾鹤飞行,就成了坏蛋。

不过黛玉可不会解释为什么会这样,接下来又尝试着向四周看了起来,有贾琙在,她也不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胆子也越来越大,不多时就敢伸着小脑袋,看看这儿,看看那儿,然后指着一座塔,一座阁楼,和贾琙聊了起来。

贾琙看到小丫头这番模样,心里却不由感慨,若是将对接触新鲜事物的速度做一个排名,除了彩鸾那个没心没肺的,再来就是这个小姑娘了。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本来我以为王半山是说着玩呢!没想到竟然还真的是,山上的高塔,浮云最多只能挡住一半,到了最高层的地方,连云儿都少了,怪不得会说不畏浮云遮望眼,看来是却有此事儿!”

贾琙闻言,笑呵呵地说道:“王介甫说的可不是这个意思!

黛玉闻言,不由转过身看向贾琙,一双含情目忽闪忽闪的,就那么看着他,贾琙摇了摇头,他不信黛玉不知道这首诗是说什么的,不过眼见她心情不错,也愿意和她玩闹,毕竟今天的他的主要目的就是来陪她散心的,算是他们第一次约会吧!不过在这个年代没有约会这个词,但是本意是一样的。

“这首诗要想解释清楚,那还要看一看王安石这个人,他是北宋的人,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宰相,主张变法图强,当时的皇帝对他可是几次启用,又被排挤,后人对其也是褒贬不一!”

“那琙哥哥是怎么看待他的??”

黛玉笑着说道。

贾琙想了想说道:“应该是好处大于坏处的,别的我不太清楚,但是他的变法中有一条,我的记忆比较深刻,是叫青苗法,这个东西是取缔了高利贷,就是现在说的印子钱,这可是一项影响深远的一条!不过后世之君对于这些东西似乎也没有多看重了,就现在的大康,很多地方都有这种事情发生!”

“印子钱??”

黛玉黛眉轻蹙,这个东西她似乎是在哪里看到过或是听到过,但是印象并没有那么深刻。

贾琙眼底闪过一丝异色,说起印子钱,就不得不说一说凤姐了,虽然之前他有跟贾赦和贾琏提及,但是这件事儿对方就究竟有没有妥善办理,还真的不好说,又或者说凤姐会不会私下里偷偷地做,那都是说不定的事儿。

随后贾琙开口解释道:“安照民间的一种说法,印子钱日息三厘,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复利计算,年利率有两百,是一种钱生钱的黑心买卖,算是一种损阴德的买卖,不是一件好事儿!就说荣国公府,或许就有人在做呢~”

听到贾琙的话,黛玉似乎是不信,毕竟贾母的教导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平日里对待一些下人,她都是很包容的,否则府上也不会养出那些眼高手低的奴才,就说一次上香,贾母碰上一个剪烛花的小道童,还让贾珍不要吓着他,给小道童一些钱,买馍吃!

对于这些贾琙也没有去解释,毕竟现在凤姐儿究竟还做不做这个营生,还真的不一定呢!若是自己说出来,凤姐儿又不做了,到时候自己反倒背上一个背地里嚼舌头的骂名。

接着贾琙就继续说道:“行了,这个就先不说了,就说王安石这个人,他的这首诗前两句借飞塔之高说的是自己立足高,眼界远,于虚虚实实中写出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当时他心里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面对当时积弱的北宋,他这样的气魄真的是很少见,他的变法其实最后是成功的,虽然很多人给他按上了一个独夫的称号,但是他的变法至少给北宋沿命少说五十年!

黛玉听到这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这首诗的她读过,但是其中的深意并没有去探究过多,贾琙说的这些,有一些是她不知道的,就像是青苗法,印子钱,还有对王半山的评价,果然之前她想的不错,贾琙肚子里是真的有东西,并不是腹内是草莽的莽夫呢!

“那最后北宋还是灭亡了啊!

过了一会儿,黛玉又轻声说道。

贾琙目视前方,身下的仙鹤依旧,振翅翱翔,关于朝代更迭的事情,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想了想,他说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古如此,此乃天道!”

黛玉听到这话,眼睛顿时一亮,她细细地咀嚼贾琙说的话,越品越觉得有意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