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意外如海来访(2 / 2)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我怎么没收到消息??」

贾母语气有些不喜,王夫人闻言赶紧站了起来。

「老太太,昨个如海派人来送消息的时候,也比较晚了,想着您已经安歇了,就没敢再叨扰,打算今天说来着,早膳的时候我说的那件事儿,就是如海要拜访的事儿!」

听到王夫人的解释,贾母眉头稍缓,她还记得早膳的时候王夫人先是提了一嘴,只是那个时候自己的用膳,她就按下没表。

这样一想,她心里也松宽了下来,而后转念一想,又在心里摇头,其实这件事儿就算是那个时候再去说,恐怕也晚了。

一念至此,贾母心里又对贾政在处理这件事情上顾头不顾尾有些埋怨,自己那个外孙女之前和贾琙之间的事儿以那种形式收场,不得不说一声有缘无分了。

「罢了!就这样吧!」

眼下也没有什么好主意,贾母最后叹了口气,暂时将事情敲定了下来。

众人听到贾母拍桉,相互看了一眼,纷纷点了点头。

一旁的几个姑娘倒是神色各异,本来呢!林姑娘的这份算的上极好的姻缘,她们都是羡慕的。

这位从东府里走出去的哥儿,无论是样貌还是能力都没得说,再加上对方的性子,在京城世家大族之中,几乎是少有的。

就说那几个皇子王孙,与贾琙比起来也多半是不如的,再加上贾琙又是独身一人,父母亲又走的早,若是真的嫁了过去,都不用给婆婆站规矩。

要知道就算是再好的婆婆,和媳妇之间也有着矛盾,这是不可否认的。

就像现在的王夫人和邢夫人,别看年纪这么大了,要是贾母真的让她们站规矩,她们也半点说不出什么,因为这是这个时代的规矩。

所以这也是方才王夫人惊恐站起来的缘故。

本来,在这个年代成家立业,一般都是包办婚姻,讲究的是门当户对,大多原因是年轻一辈受限于年纪,要想娶妻生子,实力根本达不到,特别是大家族中,所以长辈在之后生活之中掌握着话语权。

之后无论是干什么,都会受到长辈们的约束,而像贾琙这一种年纪轻轻就独自搏出了如此功名的可谓是少之又少。

因此在大多数人眼中,特别是那些已经知道生活冷暖的姑娘们眼中,无疑是一个难以抵挡的诱惑。

而像薛蟠和贾宝玉这一种,才是这个时代,世家大族的公子哥应有的样子。

「宝姐姐,你说琙哥哥怎么样了?高了或是矮了,胖了还是瘦了,我听说在他这个年纪,个子窜的可快了!」

湘云也没有去和那些大人插话,而是和一旁的薛宝钗聊了起来。

宝钗身上的装束大体上还是原样,还是朴素为主,唯一佩戴的东西就是自己的金项圈,还有一块不太起眼的玉,是一块暖玉。

只见薛宝钗笑着摇了摇头。

「瞧你说的,这还不到半年时间,就算是长的再快,那也得有个限度不是?」

一旁的探春则有些感慨。

「琙哥哥出海三月,为的是给朝廷寻找一样神物,不在朝堂,对于那东西我倒不是

太了解,但是听说作用极大,有功于社稷。」

「听说好像是一种能吃的东西!」

迎春一改之前的默然,插了一嘴。

听到这话,薛宝钗轻轻点了点头,这些姑娘们十指不沾阳春水,对于那些东西她们并不会过多的关注,她不一样,帮着母亲打理着铺子,对于外面的东西,她知道的不少。

如今就单纯的粮价比年前涨了一倍还多,可别小看了这一倍的价钱,粮食事关百姓能不能吃饱,这样的粮价说明在民间已经有不少人吃不饱了。

事后她也打听了一下,粮食的产量如今不高,并不是说那些农户变懒了,而是天候影响。

山东河南两地大旱,几乎是颗粒无收,还有最近几年,因为天候,粮食的产量锐减,这才是导致全国的粮价出现如此波动的原因。

而贾琙去寻的东西,是一种耐寒的作物,若是真的,那便是滔天之功,可福泽万民。

「若是真的,那可真的是一件神物,民以食为天呢!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