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章(2 / 2)

手上的掌力依旧是金刚伏魔一系的外家神功,而足下所踏乃是少林的八步赶蝉。

别看这大胖和尚身材臃肿,可速度丝毫不瞒,这两丈的距离,静修大和尚突然暴起之下,根本来不及反应。

酒楼之中不失没有武者,想要出手,都晚了一步,况且他们也不是这大和尚的对手。

眼见这嘴臭的少白头就要毙命于自己的大金刚掌下,静修和尚只觉得自己眼前一花,随后一掌结结实实地击实。

但静修和尚击中的不是年轻公子,而是跟在年轻公子身后的老叟。

在场之人只有杨清源看清了此人的动作,这等身法速度也算是不错了。

“嗯?!”静修大和尚看着眼前这个瘦骨嶙峋的老叟,目光凝重。

就身材来看,这老头,只消一掌,就能打得他浑身粉碎性骨折。

而现实是,静修和尚足以开碑裂石的大金刚掌力打在这老头的胸口却没有一点反应,刚勐的掌力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你是何人?!也要和你佛爷作对!?”

虽然依旧张狂,但是静修和尚的眼中已经隐隐有忌惮之意,能够硬接他一掌,这老叟的功力之深,怕是在元化境中也是首屈一指。

静修和尚没有往洞玄境去想,因为洞玄境的武者无不是天下有名的高手。

别看杨清源的身边洞玄境不少,甚至法天象地都能超出一掌之数,但他本身就站在江湖的顶层。

对于一般的江湖人士来说,像是岳不群、灭绝这些人,便已经是江湖上的难得一见的高手了。

“老朽的性命不值得一提,不过是我家公子的扈从而已……”

没等老叟把话说完,这静修大和尚再次一掌轰出,这次他没有一点留手,运转全身十成功力,打向了老叟的心口。

这等力道,别说是血肉之躯,就算是青石墨岩也会被打个四分五裂。

杨清源此刻若有所思,这静修和尚虽然人品不行,但是战斗天赋还过得去,战斗经验也极为丰富。恐怕不是一个和尚那么简单。

不提杨清源的思考,静修和尚的掌力正面轰在了老叟的身上。

但没有静修想象中的势如破竹,反而感到一股比他的掌力还强上一倍的力道反震回来。

静修和尚完全没有防备,出掌的右臂当场被震得断裂,忍不住发出一声惨叫。

瞬间的巨大疼痛让静修和尚额头冷汗直流。

“你到底是什么人?!”

静修和尚反应过来了,这老叟恐怕不是什么内力深厚的元化境,而是传说中的洞玄境高手。

年轻公子走到了大和尚的身边,缓缓开口道,“在下岭南卫子玉,见过大师?!”

静修大和尚没有反应过来,但是杨清源已经知道此人的来历——岭南卫家的人。

岭南卫家,源自河东卫氏,河东卫氏,初兴于前汉名将烈侯卫仲卿,至后汉之时,就已经是河东之望。

特别是前晋卫瓘,出身官宦世家,年轻时仕官于曹魏,历任尚书郎、散骑常侍、侍中、廷尉等职。后以镇西军司、监军身份参与灭蜀。蜀汉亡后,与钟会一道逮捕邓艾;后平钟会谋反之乱。

回师后转任督徐州诸军事、镇东将军,封菑阳侯。西晋建立,曾历任青州、幽州刺史、征东大将军等职,成功化解北方边境威胁,因功进爵菑阳公。后入朝为尚书令、侍中,又升任司空,领太子少傅。后逊位,拜太保。

八王之乱后,望族豪门衣冠南渡,卫家南下,依旧显赫。

至前唐,又出了一个人杰,城阳郡王卫伯玉。

卫伯玉颇有膂力,熟习武艺。天宝年间,进入安西都护府,屡立边功,迁员外诸卫将军。前唐肃宗即位后,授神策军兵马使。

后大破史思明部将李归仁,授右羽林卫将军,迁神策军使。

此后又击败叛军,因功拜江陵尹、御史大夫,充荆南节度使,治理有方,加任检校工部尚书,册封阳城郡王。

卫家再次成为天下望族,一直到前唐僖宗,黄巢之乱。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卫家的一脉为了保全,再次南下,直至岭南,在此扎根,乃是天下数得上的世家。

不过杨清源虽然知道卫家的来历,但却疑惑于这老头的武功。

卫家固然是千年世家,但一向是钟鸣鼎食、诗书传家,哪来的洞玄境高手?

静修大和尚显然不知道这个岭南卫家的来历,但他知道洞玄境是他惹不起的存在。

“卫公子,这怕是个误会!还请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别我一般见识!”

这个大和尚的态度转变之快,让周围之人忍不住咂舌。

卫子玉似乎也没有下杀手的意思,只是想给他个教训,“不要再打扰本公子喝酒,下不为例。”说完转身就要往楼上走去。

静修和尚正为了自己逃过一劫而庆幸之时,又一个年轻的声音响起。

“王大光,你以为剃了个光头,我就忍不住你了吗?!就你这德行还敢冒充出家之人,真是给佛门丢脸!”

年轻声音刚说完,又一个粗犷之声传来,“阿弥陀佛,老张,你这话有道理!洒家也算是不守清规了,但这个狗日的,简直是给佛祖的金身抹黑啊!”

静修和尚听着这两个声音,脸色大变。

只见一僧一俗,一壮一瘦,两个人步入酒楼之中。

杨清源见那僧人暗自一笑,幼,来了个熟人。

点苍派流云快剑张博云,少林寺十三绝僧玄澄。

“王大光,你这厮还真能藏,你以为藏到九华山,洒家就找不到你了吗?!”

玄澄看见王大光就来气,这小子太能逃了!

他和张博云两个人追了他整整四个月,却突然在三个月前失去了踪迹,两人一路追查巡访,直到前日才通过六扇门的情报系统找到了这个大盗的踪迹。

两人得知消息之后,便立刻赶到了九华山。然九华山乃是佛门圣地,张博云和玄澄也不敢强闯,只能暂时在此地住下,打算慢慢寻找王大光的下落。

没想到,今日,王大光自己就大摇大摆地下山,还和人动起手来,完全没有通缉犯的觉悟。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