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五章(1 / 2)

“我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感悟自然,上体天心,自然是道。但血河宗以人之血气精元,强化自身,亦是道。我等所修乃是自然之道,和谐之道。而血河宗所练,为掠夺之道,杀戮之道,修罗之道。”

杨清源顿了顿继续说道,“法有正邪之分,而道无高下之别。血河宗只是走不通天人之道,并非前路已尽!”

张玄清闻言之时微微皱眉便开口道,“杨师叔此言有所谬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故,道亦导人向善。”

这是道门经典,老子五千文中的经典篇章,也是道祖对于道的阐述。

“故,杀戮非道也!生死天命,如雎鸠捕鱼、勐虎猎羊,非杀也,是为生也!雎鸠不食鱼,虎狼不食肉,则命不久矣。所行杀戮,只为生机。然血河邪宗所行,非道也!”

杨清源对于血河宗的杀戮之道的态度,是持中立态度,虽然不承认其正统,但也不否认其存在。

而张玄清对于血河宗的道则是一个全盘否认的态度。

在张玄清的论点之中,没有否认生死,但是否认了杀戮。

自然界中,也有动物捕食,羊吃草,虎食羊,这些都是死亡,但这些不能成为张玄清论点中的“杀戮”。因为这些羊、虎所行之事,不是为了死,而是为了生。

同样的人,捕猎吃肉,也不是为了死,而是为了生。

但血河宗的行为就不一样了,他们的杀戮之行,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人的精元血气。

这就是不道!

不仅仅血河宗的行为是不道,发起无故侵略战争的行为,都可以是不道,因为他们的行为都不符合自然,都是杀戮。

杨清源闻言,右手的手指无意间地在敲击着桌面,不可否认,张玄清的论点是有道理的,而且价值观很正,但价值观不意味着就是对的。

“张天师所言不无道理,然天地之间,有阴有阳,因为有邪恶,所以正义才有价值,因为有残忍,故而善良才被赞颂。易经有云,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的一。

天衍之道,自然是天地之规则所在,然天去其一,是为大。天道便不再完整,加入了变数的大道才包揽了天地规则。杀戮之道,虽然不合自然之法,却在道之内。”

天道自有规则,但其一遁去之后,天道便不再完整,但也让世间规则变得更加完整,这就是所谓的大道。

而人之道,便是基于这个“一”而立的。人之道,未必就符合天地自然之规律,但他依旧存在于道之中。

杨清源的这番话的论点其实就是想说,辩证万物,存在合理。

存在即合理,其实并不是杨清源所说的意思。

语出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主流观点认为其应当翻译为:凡是合乎理?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的。

杨清源和张玄清的矛盾点在于,一个人是事实判断,而另一个则是偏向价值判断。

张玄清的观点,偏向主观唯物主义,其认知系统是,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运动,一切运动都有规律可循,并且能够总结出来一个个规律,以为就是这样的,以主观总结归纳出来的规律为物质世界的规律,世界的整体,所有的个体,都按着这个规律在运行。血河宗的道,不符合道引人向善,上善若水的理念,所以血河宗的道,非道也!

而杨清源的观点,则是偏向客观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物质决定意识,认为自然规律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世界都是叵测的,变化是叵测的,个体也是叵测的,所谓规律?,仅在有限范围内存在,只要把范围扩大,万物皆无规律可言。

……

两个人的观点都有道理,但谁都没有说服谁!

修为到了他们这个境界,想要动摇他们原本的核心理念,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没过多久,这场短暂的论道也结束了,因为杨清源得到了六扇门的情报。

血河宗的人出现在了祁门县,并在祁门县换成了船只,沿着昌江顺流而下。

顿时,一幅山水舆图便在杨清源的脑海中成型,“若是沿着昌江而下,那他们应该会经过景德镇。张天师,我们二人去这里等他们上门!”

如果浏览不正常,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退出阅读模式,可以使用书架,足迹等功能。

顿时,一幅山水舆图便在杨清源的脑海中成型,“若是沿着昌江而下,那他们应该会经过景德镇。张天师,我们二人去这里等他们上门!”

在确认策略之后,杨清源留下了一锭银锭,随后两个人自窗口飞掠而出,向着景德镇的方向赶去。

……

扬州西部的深山之中。

“空无大师,此处离金陵城不远了,我们去金陵,有杨侯在,此獠绝不敢如此猖狂!”

师妃暄现在对于杨清源有一种盲目的自信。

“这位小尼姑说得有道理,杨清源此人,确实值得本座忌惮三分。但也仅仅是三分而已。”

大周武林的老传统了,先传音后现身。

血河宗主虽然长期不在大周境内活动,但是也是懂这个优秀的传统的。

在人还未到之前,他包含内力的声音变到了。

先天血河真元所包裹的声音,带着邪气和煞气,惊得林中群鸟惊飞。

连师妃暄都感觉到心神受到了冲击,立刻闭目,默念静心之法。

而空无老僧却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