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二章 神都应对(2 / 2)

“吴都督,你以为赵王意欲何为?!”

问题抛出,首先来到了吴克明处,他是这里最知兵的人,自然是要参考他的意见。

“陛下,臣请大周山河舆图!”

“准!”

在曹公公的辛苦中,一幅沙盘式地图便被推到了大殿中央。

“诸位请看,这是燕城,赵王府大将张世美率骑军南下,其目的有三种可能?!”

麟德天子看着舆图,立刻说道,“高阳郡、武安县以及平山郡!”

“陛下圣明!”

吴克明知道自己这个外甥是懂兵事的,但没想到他能精通至此。

“高阳郡为燕城的南方门户,只要扼守高阳,便可保燕城的南面无虞。若是割据一方,高阳自是最安稳的。武安县山川形胜地险天成,为冀州兵家必争之地,若是想要南下,武安县便是最佳选择。”

麟德天子顿了一下,“那吴卿以为,三个地方哪个最有可能是张世美的目的。”

吴克明手中的木棍,指向了一个熟悉的地名,“平山郡!”

这个地方十三很熟悉,因为他师尊第一次外放为官就是在平山郡,十三印象深刻。

“这是为何?!”麟德天子询问道,在他看来,这个地方不应该是最有可能的。

吴克明面向众人解释道,“目前,尚不知道赵王府还是要起兵谋逆,还是割据一方。但占据平山郡对于赵王府来说,不管是走哪条路,都可以占据主动。平山郡乃是冀州要地,临近并州晋阳。进可攻,退可守。”

一旁的杨讷言补充道,“还有一点,此地一直不是赵王的势力范围,因为杨侯的关系,平山郡对于朝廷的支持度极高。永安十九年的雪灾之后,平山郡形成了大规模的棉衣生产产业链,其富庶,当属冀州第一。”

这是当年杨清源定下的政策,由下一任平山郡守赵建丰延续。

三年之后,平山郡的赋税已成冀州前三,五年之后,平山郡物阜民丰,为冀州第一郡。赵建丰也因功相继升迁为泉州府尹、闽州刺史。

杨讷言曾经在并州、冀州养马,对于那一代也是极为熟悉,拿下了平山郡,不仅仅获取了战略要地,对于赵王府的经济也是巨大的补充。

“陛下,曹都督的龙武军此刻正驻守于晋阳,晋阳以东,便是阳泉,阳泉以东,便是平山郡。张世美在此处,进可突袭龙武军,退可监视龙武军的动向,确实是一步妙手。”

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李澄光也开口赞同道。

眼见多的人赞同,麟德天子也是点了点头,他虽然蒙恩师教诲,但不过是纸上谈兵,与这些名将能臣比肯定是有差距的。

十三心中牢记,不要外行指导内行。作为上位者,他只需要提出问题,让臣属去解决。

就在众人商议之间,曹正淳突然禀报道,“陛下,刑部右侍郎狄知远大人,求见陛下,声称有十万火急之事!”

曹正淳的话,让在场的众人陷入了暂时的安静。

狄知远为刑部主事之人,权职不低,但还没有达到参与这场中央高层会议的级别。

且就算他当上了刑部尚书,只要不入阁,那今日商议之事也与其职权无关啊!

“你可曾告诉他,朕与诸卿正在议事!”

“奴婢说了,但谁知狄大人一听,不但没有退下的意思,反而更加强烈地要求面圣。”

“……”

对于狄知远,十三可能是有好感的,不仅仅是因为这是师尊的麾下,更是因为狄知远为人中正廉洁、大公无私又不失变通,精于刑律,断案如神。

就在他为难之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钱牧谦突然说话。

如果浏览不正常,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退出阅读模式,可以使用书架,足迹等功能。

就在他为难之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钱牧谦突然说话。

“陛下,老臣以为,狄大人为人忠直,一心为公。机智过人,才华出众,不是不知进退之人。他在知道陛下议事的情况下,仍然请见陛下必然是有要事的!”

钱牧谦虽然现在不管事了,但谁也不能否认其四朝元老,麟德首辅的地位。

一语定乾坤。

在他的支持下,狄知远被曹正淳引着来到了殿内。

“臣狄知远参见陛下,今日臣狂悖之行实在事出有因,请陛下恕罪!”虽然和天子关系好,但公是公,私是私。狄知远见面的第一件事就是请罪。

“无妨!”麟德天子示意他平身,然后开口道,“狄卿如此急迫,可是有什么大事!?”

狄知远在进入大殿,环视众人,其实便已经猜到了众人议事的内容。

军方有六军都督府,阁臣全部到齐,还能议什么?!

“陛下,刑部以下六扇门接到密报,赵王府以黄金三十万两向江湖势力天机楼购买杨侯之行踪下落,其心可诛!”

一语惊四座!

……

本章完!

如果浏览不正常,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退出阅读模式,可以使用书架,足迹等功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