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巨兽之殇(2 / 2)

重燃2003 长卿还成都 303 字 7个月前

过了不久,也就是我身家刚破百万的时候,一个同学给我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股份,大家应该将赚到的钱分掉’。

你说可笑不可笑?软件是我开发的,启动资金是我出的,渠道也是我找的,我给他们每个人8%的股份,他们嫌少。

后来闹僵了,我直接把电脑砸了,让他们滚蛋。

我们国家的人合作精神完全谈不上的,一旦有了股份,他们就会和你斗,造成公司的结构不稳定。

所以,我再也不搞什么股份制了。后来不管是巨兽还是老白金,母公司一定是归我个人所有,下面的子公司,我才会考虑只控股。

我只给我的高管高薪水和奖金,哪怕就是给比他们应该得到的股份分红还要高点都行。

我们国家死在内斗上的企业太多太多了,比如搞vcd的爱多,其实就是创始人创立的时候,分了太多的股份出去,最后公司都变得不是自己的了。

很多人说我傻,包括报纸上电视上那些专家,说我在巨兽的失败,一大主因是不懂的公司治理结构。

但是小卿,我告诉你,这个模式才是正确的。

从此之后,我的公司再也没有了内斗。”

说罢,他定定的看着卿云,“你是从农村出来的,我们的经历其实很像,当然,我比你要幸福一点,这我承认。

但本质上,我们都是从小地方来到大都市进行闯荡,我们原生环境的人际圈子对我们的发展带不来任何益处。

所以,我们会本能的相信,或者说想要和周围的同学报团取暖。

但是,人心隔肚皮,我讲这个故事,就是想要告诉你,不要太相信所谓的同学情、室友情了。

甚至不要太相信……算了,这话你自己悟吧。”

卿云点了点头,“石叔,谢了。”

石玉柱不在意的摆了摆手,打电话叫进来两个盒饭。

普普通通一荤一素的盒饭,和农民工吃的没有什么不同。

当然,石玉柱的吃相也和农民工没什么区别。

“有什么问题赶紧问,别耽误我打游戏。”

这句话让卿云很是哭笑不得,通过老白金翻身后,还完债的石玉柱就是个天天沉迷网游的富贵闲人。

不过也是,一个老白金,一个黑金搭档,这货吃一辈子都没事。

给老年人送礼,送这两个,总归是挑不出什么毛病的。

他想了想,还是问起了一个心中的疑惑,

“石叔,抛开前面需要赌命的阶段,其实你的经营一直都是很稳健的。

为什么你当年会想着把巨兽大厦修那么高?完全没必要嘛。”

石玉柱闻言嗤笑了一声,“我特么的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盖什么巨兽大厦!”

说罢,他没好气的把筷子一扔,“我当时只打算修个研发基地的。

衙门给了我地,算是半卖半送,算下来才125元一平米。

后来一个领导来巨兽视察,到工地参观的时候,给我说,你这地方的位置挺好的,为什么不盖的更高一点?”

“于是,你便动心了?”卿云挑了挑眉头。

石玉柱白了他一眼,“哪是我动心了,是当地的那些子人动心了。于是研发基地变成了巨兽大厦,38楼。”

说罢他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我当时在海珠的员工都才四五百人,38楼?就算一人一间独立办公室也用不上。

“那为什么?”卿云也有点呆了,这确实……太反智了。

石玉柱揶揄的看了他一眼,“你们锦城的税务局在哪?”

卿云恍然大悟。

要节约,所以要租房办公。

好吧,可以理解了。

这倒是正常的,衙门乱修楼肯定是不行的。

石玉柱脸上如同吃了苍蝇一般的难受,“后来华亭说要盖全国最高的楼,于是这楼就从38层变成了54层。

过了没多久,羊城又新出了规划,要搞一栋63层的摩天大厦。

有人就建议我应该为海珠市争光,夺下全国第一高楼的称号,成为海珠市的标志性建筑。

所以,巨兽大厦就跟金箍棒一样,被人喊了几声‘大大大’,就变成了72层。”

他掰着手指算着,“92年准备盖研发基地,我需要的资金不过小几千万。

当时的巨兽集团资产规模一个多亿,现金也有一个多亿,我做软件的,本来就是一个轻资产模式。

修个研发基地是我能力范围之内的,当时也是为了上市,别人给我出的主意,调整资产结构,我才动的这个念头。

修巨兽大厦,最初规划的12层,造价也不过大几千万,我还能承受。

38层,需要资金两个多亿,我咬咬牙,过两年苦日子也行,毕竟工期也是两年,足够回款来修。”

说道这里,他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72层的大厦,预算就12个亿,这个缺口,不是我能解决的了的,或者说不是巨兽软件能解决的了的。”

卿云懂了,“所以,巨兽集团随后的做电脑、卖楼花、搞保健品……所谓的多元化经营,其实你还是在赌命?”

石玉柱沉默了一会儿,却摇了摇头,“不是我要赌命,而是舆论把我推到了那个位置上,我只能赌命。”

随后他耸了耸肩膀,“这次,赌输了,就这么简单。”

说罢,他双手合十,两根食指在鼻子上婆娑了着,“小卿,‘民族产业振兴’这样的话题,在过去,在现在,在将来,都会是隔三岔五就会炒炒的。

它可以作为一件包装的外衣,谋求公众认同和衙门支持的口号。

但是,如果作为一家大企业发展的根本纲领,那么稍有不慎就很可能作茧自缚,走上歧途。

所以,你一定要慎重,不要被光环冲昏了头脑。”

卿云尴尬的笑了笑,石玉柱也笑着给了他一个白眼,“算了,你自己悟吧。”

“石叔,当时你为什么不贷款呢?我注意到,巨兽集团从发展到倒下,你没找银行贷过一分钱。”卿云还是问出了这个困惑已久的问题。

当年一种甚嚣尘上的说法,是石玉柱缺乏现代化管理的思维,缺乏必要的财务知识。

但是这种说法本身便站不住脚。

不同于那些没有文化而一夜暴富的乡镇企业家,石玉柱是全国第一个明确提出‘管理也是生产力’的企业家。

巨兽集团也是全国真正意义上第一家现代企业,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管理机制。

卿云的便宜老丈人秦天川,也是在看到巨兽集团的模式后,才发动的现代化企业改造。

甚至,从很早开始,巨兽就是一家很有危机意识的企业。

就在领导92年视察巨兽集团的两个月后,石玉柱便在全体员工大会上拉响了危机的警钟。

事后员工的回忆录上也明确的写到,石玉柱当时毫不留情直截了当的分析了当时巨兽集团五大隐患:

创业激情基本消失、出现大企业病、管理水平低下、产品产业单一、科技研发不够。

这样可以说是高瞻远瞩的人,怎么可能会犯下这种错误。

巨兽集团营销最辉煌的时期,每月市场回款达到了5000万,甚至后期突破7000万,开始向着亿元大关冲刺。

以如此高的现金流入,他完全可以申请流动资金贷款来投入到巨兽大厦的建设上,而后用在建工程分段抵押贷款。

如此操作下,巨兽大厦的建成虽然困难,但也不会说拖垮整个巨兽集团。

面对卿云的问题,石玉柱苦笑了好一会儿,“你是想批评我的‘零负债理论’?”

卿云摇摇头,“今天石叔你讲的东西,和我之前从报刊上收集到的信息,完全是两个概念,我觉得这背后肯定有你的道理。”

石玉柱连连嗤笑着,“报刊?哈哈!”

那模样,就像谢逊遇上了成昆一般,癫狂了起来。

后半天,他才恢复了过来,“那群人连婊子都不如。”

他端着茶杯抿了一口,“当年他们有多吹捧我,在巨兽危机的时候就有多落井下石。”

说罢他摇了摇头,“巨兽危机不是不能渡过,在那年里,我几度恢复生产销售持续,但都被那群记者的跟踪报道打乱。

每出现一次报道,就会造成一批骨干的离去,增加一批讨债者的上门,这个过程变成了恶性循环,以至于最终导致了我回天无力。”

说道这里,石玉柱悲怆的笑了起来,“你知不知道,当我重新翻身还完债的时候,一个经济报刊的主编对我说了什么?

他说,‘石总,我们事后也在反思,当年媒体是不是太不冷静了。’”

卿云本对他说的‘不如婊子’还有点侧目,听见这话,也明白了过来。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