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规矩(1 / 2)

全能大画家 杏子与梨 324 字 7个月前

第337章规矩

“想要送幅画来讨好我,也要看我收不收啊。”

曹老沉默不语了片刻,轻声问道:“那顾小子,不知道我以前立过的规矩?”

曹轩喜欢收藏书画艺术品。

废话。

真的把艺术热爱到骨头里的富裕画家,古往今来,谁不是兼职半个收藏大师?

老爷子年轻时玩太湖奇石,收藏叶仲三的内画鼻烟壶,邵大亨的紫砂闻香杯,青年时在沪上,还喜欢收藏万宝龙牌的铂金钢笔以及风行一时的各种雪花膏的插画包装。

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都只是用以解闷的闲情雅趣。

曹老爷子家里最丰富,最严肃,最重要的藏品,当然肯定是画。

老爷子喜欢赏画,鉴画。

识货也舍得花钱。

“您在这里稍等几分钟。我给安保办公室打电话驱散他们,或着我直接让司机把车开到后门去。”

老杨心思转头,掏出手机打起字来。

到最后。

笔意媚俗、矫揉造作、意境陈腐,暮气沉沉——这十六个字基本上,就可以把所有想要靠着曹老自抬书画身价,心怀鬼胎的人驱逐在大门之外。

那无论宣传的多么天花乱坠,能被解读出多少高妙深奥的大道理出来,他也不会有兴趣去碰。

他还蛮喜欢一些涂鸦画的。

一幅是2007年曹轩在翰海花了1亿2600万拍下的国画大家黄宾虹的山水画《秋光水色》,另一幅是1941年他在巴蜀仙女山采风时,机缘巧合中从一位虚岁八十六的老道长那里,购得的一幅《天霜草木飞》。

这么多年日积月累以来。

可船王从来都觉得,他要去安心从艺,从小往艺术圈发展,一、二线画家什么的不敢说,当个在本地小画廊里谋生,讨口饭吃的职业画家,还是轻尔易举的。

没准这幅画千好万好,但是反正不适合他,就当他没文化好了。

让老爷子参加他们的学生电影,再成为免费宣传的工具,主意打的是不错,这些人付肖像费了嘛!

“驱散这些孩子干什么,我这张老脸长得见不得人?可惜,他们应该事先知会我些,早知道应该戴顶精神些的假发来。”

他从来不是谁画的画随随便便都收的,收只收喜欢的。

毕竟,谁想要送画给曹轩,也得够能有机会找得着他才是嘛。

这就不是曹老能控制的了的了。

“好勒,您悠着点哦。”

莫名其妙的艺术品则针对现代先锋派的画作。

文玩、文玩,玩的是画中的“文”气。

老爷子昂了昂脖子:“我才不要,在镜头里看上去像是一个老态龙钟的老头子,走路还要让人搀扶,我还没那么老呢。”

买不起大艺术家本人的画作,买大艺术家喜欢看好的价格没那么“吓人”的小画家的作品,也是很值得期待的投资嘛。

正当他们开始担心,今晚还能不能平安走出庄园的时候。

曹老的原则是面对迎来送往的外人的。

曹轩的三不买,五不收,不是什么大秘密。

老杨用脚跟想一想,也觉得顾为经在这种心态下画出的献礼作品,即便侥幸能逃脱“矫揉造作”这四个字,“笔意媚俗”也肯定跳不出去。

要是曹轩家里的墙壁上挂上了谁的作品,哪怕是胡润艺术百富榜排名前三十的大画家,也是个值得发朋友圈长脸面炫耀的事。

一幅幅书画作品便如那乡间选的“秀女”,谁能进入曹老的藏品目录之中,若是在世画家的作品,代表着曹轩对他的认可,脸上有光。若是现代已故名家的书画,能被他曹轩收藏,再盖上自己的印章乃至提字,这种传承故事,也是一种增值。

曹老的画室中始终摆放着两幅水墨画。

仅仅老爷子自己觉得。

与其不摆出来扔进箱子里,永远不会再展开看一眼,做这种虚伪的表面文章。

真正最地道的传统收藏家,从来只看眼缘。

曹轩却跟死硬死硬的太湖顽石一样,任旁人怎么劝说,都摇头不收。

就凭这种青睐,身价真能比上黄宾虹夸张了。

前前后后赚两次好处。

则是指别人送上来让他品鉴收藏的画。

否则曹老爷子爱他如爱黄宾虹,一幅画在身边挂了一甲子的轶事流传出去。

摆出来他糟心,扔掉对方伤心。

“曹老,稍等几分钟,楼外的事情我刚刚询问行政办公室了,他们回复说,应该是上周有摄影系的学生,希望拍摄以大学为主题的校园背景,想要把您作为校园文化环境的一部分作为运镜拍进去,他们的申请被校方已经拒绝了,外面应该是私自行为。”

当曹轩的步伐恰好迈在明暗交界的分割处的时候,老先生又停下了脚步,转过头来。

但若是一幅画老爷子研究半天,发现自己根本看都看不懂。

顾为经爷孙两个,定然没有人脉能接触这种上流八卦的高断的趣事秘闻的。

也就是那位仙女山的老道长死了快一甲子,无法考证姓名和来历。

老杨很烦这些节外生枝的事情,建议道。

他可以在其他事情上糊弄,唯独在书画一道上,黑白分明,眼里容不得任何沙子。

船王家里的宴会上,爱好艺术的刘船王准备拿一幅自己的画当作伴手礼,要知道这样的富豪贵人赏识是每一位成名期的画家可遇而不可求的大财主。

连还有没有其他的画作流传于世也不得而知。

后面的五不收,更多针对的就是顾为经这种,无论是讨好也好,给自己镀金也罢,或者是单纯的迎来送往,亲笔画了画想要送给曹轩老爷子的书画圈内部人士的。

老船王不仅是大马几百万华人里数的上的大富豪,也是政商两界手眼通天的权贵人物。这么啪啪啪当面狂抽刘富豪的脸,真不怕被装麻袋沉海啊。

曹老的任何私人收藏,都是这几条原则筛选的产物。

“小朋友,看你的造化了。既然有胆子给曹老爷的寄画,多少也得有两把刷子吧,否则自己没脑子,怨不得别人。画的好是机会,要是画的太烂,谁都救不了你。”

笔墨辉煌的国画宗师和风轻云淡的无名道士,比邻而居,也算是一种奇景。

看上去应该不是您写的吧?

老船王闻言沉默几秒钟,忽然哈哈大笑,直接扔下满座宾客,站起了走出了宴会厅。

曹轩依旧我行我素,不改原则。

不算装裱,总计花了十三块七角五分钱。

曹轩清楚自己是位香饽饽,别人送他画,自己也会升值。

他收藏艺术品,不看画家的名气高低,价格的多寡,只看对不对老爷子胃口。

“顾为经,估计是不知道这事的。”

高端的艺术小圈子里已然习惯了曹老的“规矩”,要是对自己不够有信心的人,极少敢送亲笔作品给曹老爷子。

老杨心中暗道,曹老确实现在内心深处,还没有把顾为经当成他的亲传弟子看。

曹老也很硬气的回道,买了自己的画,是船王对他的作品品格气节的欣赏,他感谢这一点。

毕竟是送礼上门。

未必是你画的俗气不好,没准只是因为不合他的“眼缘”而已。

不过这些画作平平无奇,唯有其中一幅《日暮海风图》上的题字,笔法稚嫩了一点,但是单拿出来有灵气,不俗气,与众不同。

剩下的五不收。

强盗冲进家门把原主人家中欺负一顿,把传家宝夺走。过几十年一百年后,再让发愤图强后,重新富裕起来原主人掏一笔真金白银,把本来就属于他们的东西花大价钱重新买回来,强盗的后人再拿着这笔钱去花天酒地。

他成名以后,就给自己立了一个规矩——“三不买,五不收”。

当初。

于是曹老回答,以您的绘画天赋,想靠不饿肚子,不是不可能,得看运气。

曹轩只得回答,画的不合眼缘,他不喜欢。

老杨无奈的停下了脚步,他自然不会立刻去走什么后门,就站在原地,目送着老先生一步步走近室外的阳光里。

但是,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了。

自家徒弟,画的差,得埋怨老师教的不好,怎么能往外推呢?

老杨本来就是想要看看老爷子的态度,到底收不收。

所谓三不买。

“为什么?”老杨懵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