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一章 参赛(1 / 2)

全能大画家 杏子与梨 271 字 2个月前

第491章参赛

“这种人你可以小小抽冷子绊他一跤,却不能指望他永远跌在那里起不来。我们可以搅黄一次新加坡双年展,却不能搅黄他每一次的展览。”

“他是大概率注定能走到高处的。参加不了新加坡双年展,还有纽约双年展、伦敦双年展、悉尼双年展、洛杉矶双年展……你们难道准备他参加一次画展,就找人写一次举报信么?一二再,再二三,这种假消息多玩两次,就没杀伤力了。顾为经这样的人,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了。他要成不了气候,我都觉得这世道,太黑了。”

崔小明耸耸肩。

“而见不得光的手段,终究只能用上不得台面的人身上。你可以阴谋算尽,可真正的大师,自会用画笔,真刀真枪的荡平一切的质疑。”

雷奥妮叹了口气。

“依旧是可惜了,他要是再晚十年出来,小明早就已经成名,你们不是同代画家。在很长时间内,都未必需要真刀真枪的竞争市场。卡拉瓦桥与巴格利奥式的交锋的结果,从来都是两败俱伤。”

她咬了咬牙,还是觉得不甘心。

大师的生命的轨迹彼此交缠,风格相似。

而是改办以卖画宣传为主的新加坡艺博会。

崔小明的盯着眼前的屏幕。

而艺术社会在残酷之余,还多了些俗世智慧的狡诈和油滑。

巴格利奥那里敲锣打鼓,嚷嚷了一辈子,官司打的飞起热闹,可他真的想要打官司,把卡拉瓦乔抓进去么?

不,

是除了打官司,他什么都做不了。

“不,我改主意了,在看到这幅画的那一刻,柏林双年展就已经不值一提了。十个柏林双年展,也比不上这个的重要性。我的一生大概都不会再拥有,能打败可能是将来五十年里画坛最重要的代表性画家,打败下一个曹轩的机会了。我觉得,他的本来成就应该比我大的多。”

乔尔乔内与提香,毕加索与贾科梅蒂,梵高与高更,还有女人口中的卡拉瓦乔与巴格利奥……

也就是当年授予的最佳参展艺术家和艺术终身成就两项奖项的获奖者,都和赫斯特走不同艺术方向的。

“这是挑战,也是机遇……妈妈,我想,历史之所以没有像记住卡拉瓦乔一样记住巴格利奥,有大半的原因,是因为他等待了一生,都没有等待到能真正和卡拉瓦乔真刀真枪对话的机会。卡拉瓦乔宁愿和他打官司,也不愿意给那么一丝丝,让巴格利奥翻身骑在他身上的可能。”

为此。

卡拉瓦乔和巴格利奥年纪差的不算大,能算是同代画家。

“我只需要在彼此的出道战上,正大光明的,赢他一次就好了。爸爸,你说的有一点没错,欺负这种天才,就得趁早。他未来或许有能力赢我无数次,但我不会再给他翻盘证明自己的机会,这将是我们两个首次出道,参加同一个艺术双年展,是这辈子里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能和卡拉瓦乔比邻而居,面对面的用游人的目光比较高低。

很难说谁是真正的获利者。

只有没有打出身价的小画家们,才盼望着靠着在双年展里杀出一条尸山血海的血路来。

他们有的人之间有珍贵诚挚的友谊存在。

为而两位画家驻足。

谁都以为获奖是手拿把抓。

崔小明抬抬头,带着一种复杂的眼神抚摸着手中的画作。

体育竞技也是最公平的,比赛那么多,只要你够强,那一切都可用最朴实无华的成绩说话。

“不,妈妈,我和你看待这件事的观点完全不同。既然他能站到极高处,在聚光灯下功成名就很有可能是注定的事情,你再恨的咬牙切齿,也不改变结果。不妨看看,我们能从这件事上获得什么。”

更多的组合,则会让后世学者们读起那段历史的时候,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

比赛成绩就是一切,每一位冠军都会老去。

实际情况通常则是——不好意思,人家根本不和你玩。

“我们就像是同一个象限里,两条增长斜率不同的函数曲线。他的增速比我快,但我的起步比他早。或许再过三五年,我们的技法就会相交,他就能把我耍在身后。但偏偏是现在,让我看到了这张作品。”

不过,这已经是他死后四百年的事情了。

直到卡拉瓦乔去世,他都没有得到过任何一个,能和对方真正在同一个平台上较量的机会。

她知道崔小明对顾为经的评价不低,没想到竟然这么高。

多多少少有几分是为了防着阴沟里翻船,被别人踩着上位的可能性的。

表示不是他的艺术水平有问题。

更是为了到底谁才能坐上巴洛克主义绘画开创者的第一把交椅,干了小半辈子。

“你……你要参加这次新加坡双年展么,可你不是已经下定决心,参加明年本土的柏林双年展了么,我们都已经为你联系了策展人,搞到了特邀画家的名额……现在距离狮城双年展的开幕,已经不到一百天的时间了。”

因此。

但双年展……只要有输赢比较在里面,大画家们往往一个个就会谨慎谨慎再谨慎。

但卡拉瓦乔当时也不太好受,结结实实的因为“抄袭诽谤案”蹲了两周的号子。

为了纪念这段往事。

他还可以以组委会对“概念艺术”有偏见,不给他颁奖是威尼斯的损失,来在媒体放放狠话,找找场子。

大师们人生悲喜爱恨,像是两团捆绑在一起麻线团一样,绕得乱七八糟。

像赫斯特同学这种筹备了很多年,钱烧了一堆,媒体广告打的震天响,身为当时的“身价世界第一”的大艺术家,高调参加威尼斯双年展。

人家几百年的两位大师,就因为绘画风格相似这种事,已经撸袖子干上法庭掐架去了。

却根本无法阻止。

无名小子把旧时代的统治者摔在地上按挺了,就也能一夜之间,便登基成为新王。

而是从卡拉瓦乔成名的那一刻,对方就已经不会给他赢的机会了。

下一个曹轩。

二三十岁就已经是罗马头面掌权家族的座上宾,能和红衣主教共用哈德良宫里的同一个房间。

那张被照相机匆忙拍下的《阳光下的好运孤儿院》,映照在他的瞳孔上,色彩是那么的瑰丽。

都不会去参加。

和超级牛人错生在一个时代,是很残酷的。

美术历史上诞生了一对又一对的艺术双子星般的人物。

或者宁愿是以组委会协调“借展”的身分打个擦边球,都不参与到主展台的评奖竞选之中。

“他的资源比我好。年纪比我轻,人脉比我广,技法进步速度比我快,将来艺术成就不如我……才让人奇怪吧?”

连想用画笔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雷奥妮这里还只是在琢磨着给八卦小报,放假消息。

要不然就别轻易参赛。

甚至同样的媒体热度。

东京奥运会上跑个9秒8就能直接夺冠了,而这成绩放在百米五虎巅峰对决的年代,连领奖台都上不去。

“你的意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