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女为悦己者容(2 / 2)

红楼襄王 飞花逐叶 314 字 2个月前

他这样的年纪,正是好强争胜的时候,有这样的心思自是很正常。

“诶……那什么嘉德院走那边?”

对东宫内部他不太熟,没个人领路还真不行。

跟上来后,朱慕椿笑着说道:“十三叔,你不是说侄儿什么都不懂,如今还不是要问我!”

“不说算了……我还是直接去后园赴宴吧!”

引朱景洪去书院,是太子交给朱慕椿的任务,朱景洪不去后者就交不了差。

“十三叔,十三叔……这边这边……”

见朱景洪乱走,朱慕椿自己就急了,于是连忙跑到朱景洪前面。

好说歹说之下,朱景洪才勉强给了他面子,跟着一道去了嘉德院。

今天乃是送别的宴会,如果不是学士们连番劝说,朱景源肯定不会安排这次会见。

好端端的兄弟送别,这么一弄就有了别的意味,让朱景源心里很不舒服。

但他也知道,学士们之所以见朱景洪,为的还是江南的那些事,所以他也只能选择妥协。

进到书房,朱景洪便见太子高坐,其下左右各有三四名官员。

见朱景洪到来,这些人尽皆起身行礼,而朱景洪则向上位的太子行礼。

“十三弟,坐下说话!”太子神色谦和。

太子左右的第一个位置都空着,显然是给朱景洪和朱慕椿所留。

此时朱慕椿坐到了右侧,那显然左侧就是朱景洪的。

随意坐到椅子上,朱景洪似笑非笑道:“四哥……不是说是赴宴嘛,这怎么跟上朝似的?”

这话让朱景源很尴尬,但他还是解释道:“十三弟,他们久仰你的大名,只叹未能与你一叙,故而趁此机会要见你一面!”

朱景源说完这句话,此番会见他的任务就完成了。

在他话音落下之后,便听徐新安说道:“十三爷……听太子殿下说,你愿匡扶正义,挽救金陵贤良士绅,臣等实为感激!”

“早知十三爷古道热肠,如今臣等算是见识了……”

自徐新安开始,这些东宫属官就开始跟朱景洪戴高帽,在捧他的同时也逐渐转移话锋。

乃至于说到最后,意思变成了朱景洪若不及时前往金陵,引得士绅被戮他就是罪人。

本来朱景洪心情还挺好,可被这些杂碎一番道德绑架,他心里别提有多窝火了。

“砰砰”两声,朱景洪敲打着桌子,让现场众人总算安静了下来。

“诸位……可别光说金陵的事,你们答应帮我的事,如今可连半点儿动静都没有!”

“说什么我不去金陵,我虽没去金陵……可该做的都做了!”

本身和东宫就是交易,这些人非要给你谈感情,朱景洪当然得让他们清醒一下。

“把林家姑娘许给庶子你们积极,为何许给我这样的贤王……你们反倒毫无动静!”

朱景洪自称的“贤王”,是这些人刚刚夸奖出来的,此刻被引用众人也只能认。

是啊,好姑娘宁愿给一个庶子,也不愿许给众所周知的贤王,这件事肯定是不对的。

既然不对,那就必须要改正。

逻辑推演到这里,东宫学士们都很为难,主要是他们没想过主动操作。

在东宫学士们看来,这件事得等起了风波之后,他们再站出来平事。

毕竟这种事他们主动,就显得太没有节操了,东宫和清流的声誉,能维护还是要多维护一些。

见众人不说话,朱景洪再度开口:“诸位,都说投桃报李……我帮了你们大忙,你们总该有所表示吧!”

“一个丫头而已,又不是啥大不了的事!”

和金陵的斗争,乃至于东宫大局相比,林黛玉这位清流嫡女,还真就是微不足道的事。

又是一番沉默后,徐新安说道:“十三爷,此事终究不合制度……”

“若臣等现在就运作,林如海得知只怕会有怨气,若他倒向睿王……”

此前仓促间他们提出联姻,想的就是以东宫威压林如海,间接以“亲上加亲”道德绑架,最终实现逼迫其就范的心思。

虽然这道计划搁浅,但后来学士们还是深入了解过情况,才知道提出的联姻根本没有落实可能。

不但贾家那小子太废,且林如海太过爱护女儿。

东宫众人庆幸的是,没等这件事发展到碰壁,就因朱景洪的缘故终止了。

否则的话,他们不但会得罪林如海,还会把朱景洪给得罪死。

“林如海那边,该你们派人去说服才是,左右你们也想过联姻,我和四哥乃是亲兄弟,和林家亲上加亲也未尝不可!”

朱景洪本是随口一说,却听得在场众人眼前一亮,直道这未尝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只听徐新安说道:“十三爷放心,您的事臣等自会上心,劝林如海将女儿送入王府!”

“我读书少,你们可别骗我!”说这话时,朱景洪捏了捏拳头,“噼里啪啦”的声音吓坏了众人。

他是以实际行动威胁眼前这帮官员,为的便是让这些人生出紧迫感,不要光想着在他身上薅羊毛。

接下来的谈话,全都是些没营养的话,朱景洪还是跟他们虚与委蛇,大家面子上都挺好看。

大概小半个时辰之后,这场会谈才正式结束。

待这帮官员们离开后,朱景洪催促着太子一起往后园走去,朱慕椿自然也跟着一道过去了。

再说后园设宴之地,楼台上宝钗与元春同坐,只因现场她二人身份基本对等。

当然朱云笙也有这资格,但她是个坐不住的人,所以不想跟“长辈”待在一起。

且说这姊妹二人一番闲聊后,宝钗突然问道:“对了,为何不见那位妙玉师傅?”

在朱景洪此前赴西北期间,妙玉数次到襄王府拜见宝钗,二人之间聊得来勉强算朋友。

元春笑着解释道:“半月前她说要去燕山,好像是赴什么法会!”

所谓燕山,其实就是幽云之地,在太宗年间被改称燕山。

“燕山远隔千里,她这一趟出去可远得很!”宝钗感慨了一句,然后没有再多问下去

元春点了点头,正欲说话却听有人高呼“太子驾到”,于是她便将目光扫向了声音来处。

而此刻花园楼台上,莺莺燕燕们也都停止打闹,来到扶栏边看向走来的朱景洪几人。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