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汉城之变(2 / 2)

红楼襄王 飞花逐叶 303 字 26天前

所以为了家族大业,即便冈本英杰不愿投降,为保存家族实力也只能违背本心,选择率领大军投降。

对于处置日本军队,孙茂智受了朱景洪的密令,他在短暂思索后便命人喊话,让日本人放下武器甲胄走出山谷。

没有任何承诺和保障,就直接让日本人出来,孙茂智的要求显得“过分”,这便是所谓的无条件投降。

这让冈本英杰深感屈辱,同时他也害怕明军过河拆桥,所以一时间便又犹豫起来。

然而后面增援的明军越来越多,导致包围圈扎得更加紧实,留给冈本英杰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我们投降!”冈本英杰艰难做出了决定。

只可惜他的决定稍微晚了一点,因为还没等他遣人与明军交涉,大批量的炮火就已轰击过来,同时还有火铳兵抵近开始射击。

山谷内能藏人的地方实在太少,最关键是还挤了一万多人,这种狭窄地带火炮火铳的威力被放大许多,一时间日本人死伤无数。

大概十几分钟后轰击结束,日本这边至少丢下两千多具尸体,伤者更是往四五千去了。

原本许多日本将领反对投降,在炮火之下存活一命后,他们总算是清醒冷静了许多。

“我们愿无条件投降!”

孙茂智面前,一名日本军官操着纯正汉语,讲出了自己唯一的诉求。

“可以……”孙茂智淡然一笑。

既然是无条件投降,日本士兵放下了武器,一个个排列着走出了山谷,他们原本的凶悍之色消失了,取而代之是麻木和死气沉沉。

唯有遭受过地毯式轰击,才练得出他们这般军容。

加上受轻伤的士兵,日本军队还剩八千余人,冈本英杰也在其中。

因是日本统兵大将,冈本英杰得到了见孙茂智的机会,他本想借此讲点儿条件。

“你们的去处,襄王殿下已有安排,你们不必担心!”

没得到自己想要的回答,冈本英杰正打算再问,孙茂智却又说道:“再告诉你个消息,你们的船队已被我军重创,不出意外应该是全军覆没了!”

赵成武同样是立功心切,所以当他得到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作战任务,他便卯足了劲儿要打个漂亮仗。

精心部署周密谋划,加之以往训练扎实,且此战是以强击弱,他们毫无意外的取得了胜利。

没有了船队,那逃走的三千多人,也只有冻死和投降两条路。

冈本英杰脸上越发难看,沉默几息后他还是问道:“不知襄王殿下如何安排我们?”

“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放心……绝对不会杀伱们!”孙茂智笑着说道。

时间飞速过去,时间来到了第二天,长渊之战的扫尾工作终于结束。

日本俘虏一共九千,朝鲜俘虏一共抓了两万,其余的人要么战死冻死饿死,极少部分运气好逃走了。

至于明军有七百余人阵亡,另有一千人多人受伤,其中重伤有三百余人。

“殿下,这么多的俘虏,一天吃喝太费粮食,要不干脆把他们……”蔡传胜做了抹脖子的动作。

“我打算让他们去修路,辽东那么大的土地,却只有寥寥几条官道,让他们去修路正合适!”

“各卫所到沈阳,都该有官道直通才对,如此也有利于发展经济!”

除了有利于发展经济,更有利于明军调动,可以增强朝廷对周边地区的掌控力度。

眼下辽东之地,尤其靠近东边的疆域,基本处于未开发的状态,在这原始森林且气候恶劣之地修路,绝不比在西伯利亚挖土豆轻松。

这件事情,朱景洪已同长渊的捷报一起上奏皇帝,依他的猜测老头子应该会同意,毕竟这免费的耗材不用白不用。

“传我命令,全军休整三日,本月十五向汉城进发!”

“是!”

此时他们距汉城有三百里,如果中间没有阻碍,按照正常行军的速度,大概五六天时间能到。

长渊是十月初十破城,消息第二天就传到了汉城,李烁气得当场就掀了书案。

局势如此变动,他除了对明军越发忌惮,对周围的人也更难相信,生怕会有人倒戈来害自己,于是他加强了对王宫的戒备。

同时他下达了征召命令,打算再从民间招募两万青壮,协助留守汉城的一万军队守城。

结果在十三日的夜里,一场政变悄然发生了,他最信任的禁卫军士兵,不但没保护他反成了政变主要参与者。

事情很简单,留守汉城的文武两班高官们,都已看明白李烁已是穷途末路,所以他们集体选择了抛弃这位国君,王宫禁卫上下也是如此。

即使有少数人是死忠,这些人都在第一时间被控制或处死,基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最终的结果是,国君李烁被软禁起来,朝鲜官员们派了使者往长渊接洽,同时耗费心思着手准备迎接襄王。

而在此时,李晖仍还处于软禁中,只因此前他为重获老爹信任,一个劲的表明自己支持反叛。

到了现在,他自然也被文武两班们当成罪孽,要当成罪人交给给朱景洪处置。

所以眼下,在这攫取利益的关键时刻,李晖只能被限制在府邸之内,眼睁睁的看着机会流逝。

眼下自己身无寸功,与李炯形成了鲜明对比……这让李晖神伤不已。

如何能让襄王看重?如何能取得王位继承权?

这两个问题已成李晖心魔,开解不了他只能借酒消愁。

“夫君不必太过忧心,你我虽陷于这方寸之地,却不是什么事都做不了!”崔秀青出现在李晖身后。

“我们能做什么?”

“其一,我崔家参与了此番举义,如今与内禁卫将领关系密切,此或可成为夫君助力!”

“其二,夫君是被朝臣误解,崔家人已在竭力为夫君开解,想来不日就会消除误会!”

“其三,我已命崔家派人前往庆尚道,到巨济把陈相请回来!”

三条都与崔家有关,可见在崔秀青的引导下,如今崔家彻底倒向了李晖,打算混一个“从龙之功”。

而崔秀青提的这三条,都对李晖有极大助益,尤其最后一条更是意义重大。

陈泰民虽被流放,但他忠于皇帝直斥昏王,在气节上超越了所有人,士大夫上下无人敢不服气。

如今乱局平定他必然官复原职,届时他仍是百官之首,且底气跟实力远胜于从前。

换言之,若能得到这位的支持,对李晖来说将有极大好处。

“夫人……我真不知该如何谢你!”李晖对崔秀青郑重一拜。

“你我夫妻,同心同德,何须如此!”崔秀青笑着答道。

她很享受这种操弄权柄的感觉,她已理解历史上则天皇帝的快乐。

我做不得襄王正妃,能当上朝鲜王妃,也不算亏了……崔秀青如此想到。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