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白鹿里的事情(1 / 2)

武夫 平生未知寒 372 字 11天前

早些时候,陈朝尚未离开瀛洲,去往黄龙州。

陈朝下山的时候,冯柳已经闭关,送他的是副宗主徐辅臣。

对于这位散修里的强者,其实整个世间都有些小看他,毕竟是散修的时候,头上有冯柳足够光芒万丈,成立朝露宗之后,更有冯柳这个宗主在上头,仍旧将所有目光都夺了过去,他就像是自己的名字一样,是个辅臣。

不过冯柳也好,还是陈朝也好,都很清楚,如果说这座朝露宗真要选出一个人不能刨除,就只能是这位副宗主了。

徐辅臣对于朝露宗的重要程度,难以替代。

临近山门,一路上没什么话的徐辅臣忽然开口道:“镇守使大人,朝露宗会留下一位忘忧境,不去北境。”

这句话很突兀,也很坦然。

陈朝转过头看着徐辅臣,笑了笑,问道:“徐宗主是不是很反对这种事情?”

徐辅臣摇了摇头,“徐某和冯柳相交多年,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徐某自然清楚,徐某是什么人,冯柳也很清楚。大义也好,还是良心也好,冯柳是那种可以认定了事情,就可以将自己的性命都交代出去的人,其实我不是不能,不过还是担忧,我死无所谓,但我死之后,朝露宗若是不在了,或是变成了三流宗门,门人们仍旧要被旁人欺负,那我们这些努力,便是付诸东流了,这是我没办法接受的,门下弟子尽去北境,是对苍生百姓有交代,能回来多少,自然还不好说。至于留下一位忘忧境,便是为朝露宗有个交代,这个要求,想来镇守使大人不会拒绝。”

陈朝苦笑道:“本就是朝露宗施以援手,本官其实没有拒不拒绝一说。”

徐辅臣没说话,只是认真行过一礼。

陈朝好奇问道:“徐宗主不相信朝廷?”

徐辅臣想了想,说道:“旁人有不如自己有,镇守使大人算是值得相信,但徐某凡是最多信九分,更何况……”

话还没说完,陈朝便笑着接过话去,“更何况这一次大战之后,我陈朝是不是还能活着也不好说,即便到时候朝廷侥幸取胜,此后朝中没了本官,你们的恩情会不会有人记得,都不好说。”

徐辅臣也没有说那些虚话,坦然道:“正是如此。”

陈朝正色道:“也不敢保证什么,只能说尽量。”

尽量打赢,尽量活下来。

至于活下来之后,朝露宗自然便要优待。

徐辅臣忽然笑了起来,“镇守使大人没说一定,反倒是让人心安不少。”

陈朝不说话,只是主动朝着徐辅臣又行了一礼。

徐辅臣赶紧弯腰。

陈朝起身之后,一言不发,转身离开那座遂宁山。

……

……

离开黄龙州之后,陈朝去了一趟白鹿州。

白鹿州当然不是第一次来,但陈朝这一次要去的地方,却真的没去过。

白鹿州州府里最出名的地方,不在某座衙门,在一座私宅。

那条名为鹿江的江水缓缓流过,遇到一座城,便穿过去,因此除去城门之外,外来人想要进入州府城中,其实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坐船顺着鹿江而下,就可以进入这座州府里。

州府是建在鹿江两岸的,也多亏这段河道并不宽敞,要不然就有些麻烦了。

一条小船缓缓自城中穿过,最后在一处岸边停下,坐船的年轻人拿出几枚大梁通宝,在艄公的感谢声中上岸,没走几步,便来到那座私宅门前。

宅子不大,但尽显古朴和书卷之气。

实际上一直有些传言,叫做天下文运,若有一石,白鹿州独占八斗,八斗之中,又几乎都与这座私宅有关系。

这座宅子便是白鹿谢氏。

实实在在的白鹿州底蕴最深,出过大儒最多的地方。

前朝的时候,朝中官员,白鹿谢氏出身的,至少有三成,到了本朝,谢氏分为神都谢氏和白鹿谢氏,做官的事情,便让神都谢氏去做了,如今怎么样,神都谢氏早已经是大梁朝如今最大的门阀,在朝中势力不可谓不大。

而白鹿谢氏,本朝开国后,就开始安心闭门读书授课,可以说,白鹿州这些年能够高中的读书人,有七八成都是受过谢氏大儒教导的。

之前朝中的说法是,一个魏字一个谢氏,便是大梁朝的两条腿,而如今,只怕是两个谢字,才是一座大梁朝。

因为这种种,所以即便在白鹿州,谢氏无一人身居官场,也地位超然,就是一州刺史,也要礼遇。

一身黑衫的年轻人来到这座私宅门前。

门房本来在打盹,这会儿天气越来越冷,他正想着账房那边今年过冬的银钱听说是要少发三成了,这一下子,今年就肯定要算着日子花销了,不过倒也没啥,无非是节省点,是能熬过去的。

刚想到这里,听到些脚步声的门房睁开眼,看到门前多了一个黑衫年轻人,开口道:“拜访哪位先生的?可有拜帖?”

陈朝从怀里拿出一份名帖,递给眼前的门房,笑道:“也不知道能见到哪位,老哥看着安排?”

门房接过名帖,被陈朝这番话给逗乐了,“你倒是有意思,还看着安排,和谁有旧心里没数……”

话只说了一半,门房就愣住了,因为一瞬间,他便看到了名帖上的几个字。

“大梁镇守使陈朝……”

他猛然抬头,看向眼前的黑衫年轻人,脚一软,几乎就要站不住了,“镇守使大人?!”

陈朝微微一笑,打趣道:“我这份名帖能见谁?”

门房干笑一声,赶紧扭头喊道:“赶紧开偏……中门,通报进去,告诉三爷,镇守使大人来了!”

白鹿谢氏的私宅虽然不大,远比不上神都谢氏那般大,但作为谢氏的祖祠,又远在白鹿州,其实谢氏这些年开中门的次数,几乎没有。

但今日那久没打开的中门就此被打开了,一群中年人来到了门后,站成两排,等着那个年轻人走进来。

陈朝看了一眼,便走了进去。

一个中年人带着一个年轻男子站在陈朝的身前,中年男人叫谢庭,在长房排行第三,因此在谢氏,都叫他三爷。

平日里很多事情,都是他在打理。

“这是我的侄子,叫谢庆,和南渡关系最好。”谢三爷开口,声音平静,没有太多恭维之意,淡淡的傲意也藏得很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