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七个师八万人!(2 / 2)

不过正当他们准备暴力破门开始抢救时,飞机尾部的三段式货仓门已经被人从内部打开了。

片刻过后,两位穿着八路军冬季军装的年轻人从飞机内部走了出来,其中一位戴着狗皮帽子的同志一边揉着自己的肩膀,一边对自己的同伴抱怨道:

“我都说了让我来,你还不相信我。现在倒好了,起落架出问题了,也不知道能不能修好。”

“真他娘的丢人,全编队二十五架运输机,就只有咱们这边出问题了。”

说完以后,这位战士还发泄般地踢了一脚跑道上的沙土。

虽然二人看起来状态不错,但谁也不能保证没受内伤。几名卫生员直接把飞行员送上担架,在他们一脸懵逼中直接扛起就跑。

局面被控制住以后,叶师傅长舒一口气。

如此同时,常校长和王亥队长小跑到现场,二人跟卫生员擦肩而过。

确定飞行员和运输机损伤都不大以后,他们也把悬在半空中的心放回了肚子里。

双方都是第一次见面,不过出发前常校长看过照片。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军装,立马上前敬礼说道:

“首长好!空一师运输队向您报道!”

“这批物资里三分之二是武器,剩下的三分之一是生活消费品。”

叶师傅十分激动,他一把握住对方的手,饶是北伐名将也头一次经历如此规模的空运。

“同志你好!这一路上辛苦你们了,赶紧休息休息吧。卸货的工作就交给我们就行,咱别的没有就是人多。”

“好!”

当一箱箱崭新的军装,一筐筐新鲜的蔬菜,一扇扇白花花的猪肉出现在同志们的眼前时,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这些物资比冲锋号还管用,战士们的工作效率比往日里高了不少。

现在四爷的部队跟几年后比起来差距很大,甚至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比1939年的八路军还要艰难一些。

提前北上的那两支还能相对好一些,至少未来可期。其余几支队伍,完全可以说是穷得惊天动地。

由于被夹在果脯和鬼子之间,战士们不仅没有自己的根据地,干什么事都还要看别人的脸色。

根据之前和光头的协议,四爷每个月可以领到66万法币的军饷。可这些钱根本不够用,人家中央军一个师拿的都比这个数多。

更何况还要考虑货币贬值的问题,当前能买到的军需品越来越少。

可就是这么一点儿钱,拿的时候还得看别人的眼色,甚至要接受果脯的人时不时来部队清点人数,相当于给自己的脖子上套了一层枷锁。

众所周知,拖饷欠饷可是果脯的传统。对于自己人都这么狠,对外人更是超级加倍。

糟糕的经济情况,搞得很多部队连伙食费都凑不齐。

管后勤供应的同志甚至得向军医院的护士们借钱,因为她们大多都是华侨或者出身于大城市的大户人家,参加部队时多多少少随身携带了一些现金。

在最困难的时期,后勤部只能每人借一点凑钱买粮食,等果脯经费发下来再还钱。

部队的穿衣也是问题,经常是冬天凑不齐棉衣,夏天只能把棉衣里的棉花拆出来穿罩衫,连一套换洗的衣物都没有。

得亏四爷活动的区域是南方,天气和气温相对要好一些。如果要是在北方战斗,非得出现大批非战斗减员。

这些情况要等到两年后才开始慢慢有好转,到时候养猪场、大众牌、飞马牌、捕鱼、晒盐等实业搞起来,根据地才能另起炉灶脱贫致富。

看着成吨的物资从机腹里搬出来,一位小战士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

“连长,你说咱们今天是不是可以吃到肉了?去年过年的时候我都没吃着,肚子里好久都没有油水了。”

话音刚落,他的喉头上下滚动,有明显吞咽口水的痕迹,甚至嘴角都流出来一些。

其余战士也纷纷抬起头,用期待的眼光看着自家连长。

不过就在这时,搬运队伍里传来一声屁响。这声音似乎是开启了某个开关,接连不断的声音此起彼伏。

由于部队缺乏资金,粮食很难采购。

再加上没有自己的地盘可以种地,导致大家已经吃了半年的地瓜、黄豆、绿豆和山芋这种粗粮了,这就使得战士们普遍消化有问题。

至于肉这种东西,更是想都不要想了。很多同志已经忘了肉是什么味道,就连猪也没怎么见过几头。

现在这么多运输机送来支援的物资,不仅有大量的新式步兵武器,还有不少细粮和猪肉鸡肉,战士们早就看花了眼。

而且所有人都知道,这样的援助只是第一次,以后的日子里还会有。

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大家干劲十足。

从飞机着陆到现在只过去了大半个小时,物资已经运输了一半,这么高的效率就连叶师傅都没想到。

听到询问以后,连长的嘴角翘起了向上的弧度。伙食的问题他也很关注,刚刚专门去问了自己的营长。

“有!当然有了!那东西存起来又不能下崽。今天中午就改善伙食!不仅有猪肉,还有鸡汤喝!大米饭也可劲造!”

“不过啊,咱们得赶紧把东西运到仓库里去,活干完才能吃饭。”

“对了,这些物资可都是同志们从边区用飞机运过来的。一会儿要是看到飞行员,咱们可得好好感谢人家。”

得知有肉吃以后,战士们立马发出了欢呼声。他们一个个胸脯拍得震天响,像是一人都打了一针鸡血。

“连长!你就放心吧!我们又不是白眼狼,道理都懂!”

“至于这些活儿,你就看我们操作吧!今天肯定可以准点开饭!”

看着眼前这群士气高昂,一脸斗志的小伙子,连长满脸笑意地扛起一个武器箱。

“一群兔崽子,赶紧干活!

1941年1月1号,南边的战士们吃上了丰盛的午餐。所有人都满嘴流油,脸上也露出来幸福的笑容。

可此时叶师傅却高兴不起来,通过各种渠道他已经得知,第三战区的主力和第三十二集团正在赶来。

七个师八万人,似乎是吃定他们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