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待解锁的「反应堆」和「火箭引擎」(2 / 2)

实在是太爽了!

这波装逼打脸,简直是神来之笔。唯一可惜的就是,没能亲眼看到对方的表情。

其实霍兰德和霍顿并没有认错,二人见到的那架双发战斗机的确是英俊战士,只不过它的型号是遥遥领先的mk10。

跟带英现阶段使用的版本不同,八路军空军的英俊战士并没有使用动力不足的三代大力神,也没有换装半吊子的灰背隼。

作为系统提供的升级版精品,它的发动机是战争后期才研制出来的十七代大力神。单单从产品的代号来看,就知道这玩意领先了多少个版本。

雷达方面倒是有些可惜,由于黄河尚未在系统中解锁厘米波雷达,所以当前英俊战士的机鼻内部只是预留空间。

完整版的战机,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出世。

说实话,不管是在游戏里还是现实中,黄某人都不太喜欢这款外号为丑陋战士或者是切糕战士的双发战斗机。

无他,因为颜值实在是不耐打。

四门西炮的确是赋予了英俊战士强大的火力,但这样的设计却影响了飞机整体的平衡性。

为了调整重心,设计师们只能缩短座舱的长度。如此一来,它的发动机前缘和螺旋桨就会超过机头,导致颜值变得一言难尽。

最为致命的是,由于英俊战士的左翼加装了着陆灯,所以机翼上的六挺机枪只能设计成左二右四的不对称分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单是机枪的位置就能逼死黄河这个强迫症患者。

不过作为一款技术成熟的双发战斗机,英俊战士mk10的各项性能都很优秀。在携带副油箱的情况下,它拥有2800公里的最大航程。

这就意味着如果不考虑回程,八路军空军就可以从太原直达民国任何一个省份,整体的作战半径再次迎来了飞跃式的提升。

只要越盟能在高平一带修建出机场,双方的租借法案甚至可以立刻执行。

机载武器方面,除了祖传的勃朗宁和西炮以外,经系统之手升级过的英俊战士还可以挂载八枚火箭弹和两枚110公斤的航空炸弹。

如此凶猛的火力,绝对可以让方子翼等舔地狂魔满意。

未来有需求的话,它还能化身鱼雷攻击机,充分诠释了多功能战机的含义。

其实本次黄河同意让英国工程师来武宿机场参观,主要是为了把水彻底搅浑,让带英那边摸不清八路军的底细。

如果有机会的话,他甚至想将英式战机的技术卖给英国。

这行为可不是坑“盟友”,别看带英的航空技术很发达,但代价确实每年高昂的研发费用。八路军可以提供现成的图纸和样机,难道不是帮助友军省钱的小妙招吗?

当然了,准入证的规则依旧存在。

我们作为全球最有良心的势力,只需要你们公开宣布废除麦xxx线就行,很划算吧。

······

正当黄河畅享未来时,办公室的门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局长,咱们兵工厂那边的实验要开始了,厂长让我通知你去指导工作。”

话音刚落,黄某人披上自己的棉大衣便直奔靶场。

对于本次观摩团行动来说,即将测试的新武器可是压轴货,他当然不能错过最后的环节。

五分钟后,二人抵达目的地。

“自行防空车一号试验车,第十九次生存性测试即将开始,请非战斗人员迅速撤离现场!”

随着广播里的通知声响起,原本分散在试验区各个角落的工程师、设计师们,纷纷有序地转移到安全的位置。

“开火!”

接到命令,机枪手们扣动扳机,数挺哈奇开斯重机枪持续输出,将子弹泼洒向自行防空车的炮塔部位。

哒哒哒.

一时之间,整个场地内火星四溅,甚至还有流弹时不时地飞过,场面好不壮观。

“停止射击!”

测试结束后,一众设计师、工程时们立马涌了上去,围着那辆充满战时风格的自行防空车开始记录。

看着炮塔上的弹痕,每一位同志的脸上都露出了浅浅的微笑。

“黄局长,看来这一次的实验效果很不错啊,没有任何一颗子弹打穿护盾。”

“鬼子九二式重机枪的威力跟哈奇开斯差不多,十毫米的焊接装甲基本上可以满足我们预设的战场需求。”

“咱们,成功啦!”

虽然本次华北方面军陆航分散突袭山西,并没有给部队和老百姓们造成太大的损失,但此役却暴露出了八路军野战防空的缺陷。

首当其冲的问题,自然是火力密度。

不管是哈奇开斯25毫米还是施耐德37毫米,它们的威力绝对可以干掉日军陆航装备的任何一款战机。

不过单管防空炮,在对敌时的火力密度多多少少还是差了点意思。

作为火力不足恐惧症晚期的患者,黄河直接大笔一挥开启了现役防空武器的升级工作,这项工程自然是交给了炮兵制造商太原兵工厂。

经过数天的努力,同志们在两款武器的原有基础上改进出了双管25炮和37炮,直接让高炮部队的快乐加倍。

不过它们还是传统的人工瞄准手动操作,更先进的武器还得看系统后续给不给力。

当然了,未来会不会出现导弹打螺旋桨飞机的刺激场面,就要看那些留学的大神们什么时候回家。

其实黄河以前还挺怕唤醒勇虎让大佬们提前回国,毕竟那时候的八路军尚且没有在华北地区打出一片天。

更何况,边区的科研条件差,基本不能满足那些人的寻求。

可现在.

想到这里,他看了看系统里待解锁的科研选项「核反应堆」和「火箭引擎」。

赶紧回家吧,小鬼子们现在已经是秋后的蚂蚱,没多少蹦跶的机会,再不回来怕是连口汤都没有机会喝。

防护服和建厂地址也准备好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将脑海中乱七八糟的想法清空后,黄河一边面带笑容的回话,一边走向眼前的自行防空车。

“是啊,咱们成功啦,又给部队添了一门大杀器。”

“派通讯员去通知副总指挥吧,顺便再把它开到城外的靶场去。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们的新伙计今天就能排上大用场。”

“对了,别忘了另外几样东西,我今天都有用。”

黄河研究中防空,并不全为了陆战一团,他主要是考虑到野战防空部队和进攻部队容易脱节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打太原的时候就发现了,当时部队在用卡车牵引防空炮时,会在炮位上留一个炮手操纵火炮。

如此一来,便可以使得牵引火炮在行军状态下依旧拥有战斗力。

不过这样的土法子缺乏稳定性,原本就十防九空的炮弹更是只能依靠运气杀敌。

考虑到上述情况,黄河结合蝉式坦克的结构和施耐德37毫米防空炮,设计出了这款很有战时风格的武器。

跟陆战一团用的原始版本不同,最新版的中防空上有一个半开放式的炮塔,这可以提高炮组成员们的生存性,至少不用担心被地面的重机枪打穿。

而且蝉式坦克出厂时就自带电动炮塔,搭载了防空炮后的转速还算可观。

虽然达不到先有防空后有天,石勒喀河x神仙的地步,但打打日军陆航绝对没有问题。

先发后改吧,12点前还有一章,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