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北方工业的雏形(2 / 2)

但那里跟鬼子的距离只有三公里左右,很明显不适合黄、崔二人去。

毕竟他们一个人身份特殊,一个人对整个tg都十分重要,万一出了事谁都担不起这个责任,能在相对安全的炮兵阵地溜达溜达就已经是极限了。

看着一辆辆准备就绪的卡车,老崔感慨地说道:

“黄,这就是你们的喀秋莎吧,真了不起。”

“不过你果然不老实,这事情要是被我们的高层严查,第二中央特别设计局的局长估计得去一趟内务人民委员部。”

理论上来说,八路军的红箭-2跟喀秋莎算是有着部分血缘关系,只不过前者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典型代表。

不过,老崔可不清楚这些弯弯绕绕。

bm-13首次发射表演的时候,现场的高层只有铁木辛哥、朱可夫和乌斯季诺夫,他当时还在山城被果脯折磨呢。

换句话说,这货也就是通过内部情报粗浅地了解过喀秋莎,完全没有见过自行火箭炮的真容。

面对盟友的调侃,黄河语言犀利地反驳道:

“41-2式122毫米自行火箭炮只是长得跟bm-13很像。单论武器的性能和完善度,我们的国产货绝对遥遥领先。”

“具体的参数我不方便透露,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它的射程足足有十五公里,这个数字几乎是喀秋莎射程的两倍。”

“在火箭弹这一领域,我敢拍着胸脯说一句话,那就是我们八路军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端。”

黄河那溢于言表的自信,顿时让老崔变得哑口无言,谁让人家说的是大实话呢。

八路军的空军装备了航空火箭弹,步兵更是有极其逆天的单兵反坦克火箭筒,再加上眼前的自行火箭炮,那可不是遥遥领先嘛。

其实仔细想想,老崔就会发现昔日的小老弟已经有了追上自家的潜力,对方现在需要的仅仅只是时间和积累。

如果硬要说己方有什么优势,那也只剩下了陆战无敌的红海军。

正当二人“斗嘴”时,总部炮旅作战参谋腰间的便携式通讯器响了起来。片刻后,这位略显年轻的战士向黄河汇报道:

“黄局长,战斗即将开始,您和这位外国同志赶紧就位吧。”

闻言,黄某人二话不说,拽着老崔的胳膊就往预定的位置跑。刚到目的地,他们就听到了张团长粗犷的声音。

“全团齐射!173号目标,标尺570,基准射向向左0-50!”

“预备!放!”

霎时,狂风卷起尘土洒向天空,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硝烟。远距离看,阵地上除了深红色的尾焰再无一物。

火箭弹发射时独有的尖啸声,即使隔着老远也能听到。

跟淡定的总部炮旅相比,晋察冀军区战士们的表情,完全可以用战舰世界的可怖号捆绑包来形容。

毕竟这是自行火箭炮在华北的首次亮相,也是八路军步兵第一次与它协同作战,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炮发出的声音,也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轰炸效果。(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