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新特质,超模的黄河(2 / 2)

“啧啧啧,我好像找到了卡BUG的方法。”

“但凡边区能安排一个不高不低的军衔,说不定我在个人顾问一栏还得多个「军需将军」的特质。”

“这事也不是没有操作空间,改天有机会去找陆军士气奇才聊一聊。”

······

十分钟后,黄、陆、钱三人一同来到了兵工厂。

在绥远地区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前,两位刚归国的游子暂在太原落脚,到时候再一起乘飞机直达目的地。

参观完105毫米榴弹炮的生产线,三人回到了黄河的房间。

“黄局长,刚刚可真是让我叹为观止啊。万万没想到在几大兵工厂沦陷后,民国居然还可以自主生产出大口径身管炮。”

“果然啊,这次跟学问如同森林一起回来,真是明智的选择。”

闻言,黄河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如同王友胜的表情。他又不是圣人,自己的功绩得到了他人的肯定自然会高兴。

更何况,对方还是一位知名科学家。

“嗨,太原兵工厂主要生产的是各型号火炮,还不是咱们八路军的真正底牌。”

“等到了绥远以后,我带你们去参观局里的二科。那边专攻航发相关的技术,有不少先进的发动机资料。”

“对了,我给你们准备了不少惊喜,要做好心理准备哦。”

很显然,学问如同森林事先知道不少内幕。听到惊喜二字,他的眼中立马涌现出了对知识的渴望。

不过跟自家学弟相比,光达此时却是一头雾水。

看着故作神秘的黄河,他懵逼的表情竟然有一两分像李大团长。

回到房间后,黄某人先是让警卫员守好门,随后便从定制的保险柜里取出了几公斤资料。

没错,计量单位就是公斤。就这些还只是极少一部分,重头戏被他放在了武器实验研究局的办公室中。

“来,看看吧。”

“你们眼前的资料和笔记,是我最近正在研究的课题。空气动力学和应用数学相关的会多一些,毕竟那些才是我的领域。”

“物理、原子核化学在这边,光达你先凑合看着。”

话毕,只见二人第一时间扑向桌上的资料,二话不说便开始阅读。为了方便计算和验证,黄河还特地从抽屉里取出了纸和笔。

在一阵沙沙作响中,时间已然过去了数个小时。

期间王德兴还给三人送了一次晚饭,只不过谁也没功夫动筷子。

最先回过神的人是光达,在放下手中的笔和草稿纸后,他便一脸震惊地盯着眼前的黄局长。谁能想到在平均科研水平相对落后的民国,居然还有如此的收获。

“嘘,有什么事等会再说,学问如同森林那边还没结束呢。”

望向还在低头阅读的同伴,光达下意识地点了点头。同为科学家,他自然是知道现在最好不要打扰对方的思路。

又过了一个多小时,学弟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强行停止了阅读。

“学长,你知不知道那些东西要是流传到丑国或者是德三的科学界,会引起多大的震动吗?”

“助推滑翔式弹道,这真是新颖的想法。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见一见提出该理论的科学家,我们之间一定有很多共同语言。”

此话一出,原本还在喝茶的黄河,险些将嘴里的茶水喷了出来。

那个弹道就是你自己搞出来的理论啊,只不过是七年以后的你罢了。

好在黄某人的脸皮够厚,而且陆、钱二人也没有在资料的来源上深究,这才没有惹出什么乱子来。

“总之,类似的资料我还有,差不多几百公斤吧。”

“我还是那句话,八路军的科研环境的确比丑国那边差了一点点。可要论眼光和前瞻性,咱们武器实验研究局称第二,那没人敢称第一。”

“既然回来了,肯定不会让你们蒙尘。”

在当前的时间点,阿丑那边还没有正式成立喷气动力实验室,甚至最重要的创建者还被黄河拐回了民国。

V1导弹的情况更惨,该项目因为经费的问题险些胎死腹中。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要论各国对于导弹的研究进度,那武器实验研究局真的可以算是遥遥领先。

“嘿嘿,光达你现在明白了吧,我就说回国肯定是个正确的选择。我这位学长的手段,绝对堪称神通广大。窑洞里搞坦克,面粉厂里造航母说得就是他。”

“我现在有充足的理由怀疑,人家说不定连大量的电厂和稀有元素金属矿都准备就位了,只等你们进厂开工。”

“不行,我得赶紧联系老郭,加州理工哪有绥远的戈壁香。”

就在自家学弟调侃光达时,黄河脑海中的系统再次有了动静。一天闹腾两次,饶是有着经验的他也有点头疼。

“你们先休息一会吧,看了这么久的资料肯定累坏了。我去伙房给你们热热饭,一会咱们三个边吃边聊。”

话毕,黄河端起桌子上的晚饭,不等二人开口便朝着屋外走去。

在前往食堂的过程中,他集中精神打开系统。只见在自己头像的两边,已然多了学问如同森林和光达。

「核科学家:光达

理论家效果:当苹果树种下时,产核速度+1%」

「火箭科学家:学问如同森林

理论家效果:当系统内解锁火箭基地时,生产战略导弹的速度+1%」

说实话,原本看到只加1%的时候,黄河十分不满意。毕竟自己作为半路出家的人,个人理论家特质都有15%的加成。

上述两位可是开宗立派的大能,凭什么加成如此之低。

但是定睛一看,他就明白了系统的用意。因为原本只有一个槽位的理论家选项,此时足足有了十五个。

也就是说,百分之一的加成虽然很少,但是同类型的理论家完全可以积少成多。

嗯,整挺好。是我错怪你了,咱不是摇醒小猫。(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