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不是我吹,张口就是赚钱项目(2 / 2)

最后憋不住的豫中老表问道:“邢总,这项目这么好,您能投资多少?”

“投?”

随着邢宝华的疑问,见老牟和豫中老表同时点头,又很期盼的希望邢宝华这厮能多投点。

谁知,邢宝华竟然摇头,说了句:“我不投。刚才不是说了吗?对不懂行的,我不碰。”

“您都分析的那么透彻了,还说不懂行,我们都不知道买地做养殖和种水稻,我们初步打算做旅游开发。哪像您都想到养海鲜了。”

邢宝华继续摇手,说道:“这是你们的项目,再说我确实不懂,我最近都投资在盖摩天大楼了,建筑我倒是懂,我计划下一步,给长城贴瓷砖,这笔钱也是长期有收益。”

“给长城贴瓷砖?”

这话直接把两位超级大忽悠给弄懵了。就算脑子再灵,转悠再快,都有点烧。

实在想不出怎么能保持个长期收益?

于是就虚心请教。

鲁中最出名的是瓷,不光茶壶茶碗,碟碗盆,还有瓷砖。我打算建一座最大的瓷砖厂,专供城墙瓷。

长城历史文化悠久,现在的技术根本无法保护,下去个几百年,就成遗址了。所以得跟国家说,从现在开始得给长城保护,利用科技手段来保护文物价值。

大米别的没有,科技水平还是有的,知道纳米技术吗?

知道我们大米科技首席李教授弄的石墨烯吗?李教授都是诺贝尔提名的教授。

目前就在我们厂搞研发。

我们利用纳米分子技术整合到瓷砖里,让瓷砖千年不坏,而且千年保持持久新度,哪怕是风吹日晒脏了,用抹布一擦,依旧明亮。

万里长城那么长,我们一年干个几公里就行,你说说得赚多少钱啊!

“国家哪有那么多钱投入啊!”豫中老板疑问道。

“又不是一次性投入,每年就几公里,而且我们不要现金,我们要国债。所以说,前期都是我们在投资,换回来国债,等到期后,我们收益就变大了。”

老牟眼珠子在转悠,好像觉得邢宝华的计划可惜,只有打通国家这一关,怎么才让他们重视起文物保护来。

于是就问邢宝华,是找关系啊,还是有其他计划。

找关系省事儿,但花销也大啊!就是计划的东西,省钱,还得有说服力。

“鲁中有一段齐长城,还是最古老的一段,现在只能叫遗址。我们拿着照片,还有专家们的对秦长城,明长城,各种朝代时期的长城数据报告,跟上面说,要不抓紧采取保护措施,万里长城就跟齐长城一样。

每年那么多游客去长城游玩,破坏性最大,给长城贴瓷砖,就是最大的保护,把计划拉长一些,让国家一年投资个几亿,不痛不痒的能不同意?三五十年后,也是好几百亿的工程。

别忘了,不能要现金,只要债券。你说上面能不同意?”

看老牟那个眼神,好像真信了。随后举着杯子对邢宝华说道:“哎呀,跟邢总喝酒,就是痛快,说着说着就来个几百亿的大项目,还是长期饭票的那种,邢总,您看,给我们一个额度呗!我们也没你有钱,随便投点。”

邢宝华和对方把酒喝了后,分散两人烟,老牟亲自给邢宝华点上。

吐出一口烟来,对老牟问道:“你喜马拉雅的缺口,就投资很大了,再投长城瓷砖,对你资金压力很大,别耽误你在高原卖海鲜和种稻子。”

“不耽误,不耽误,我们也就能拿出一个亿来。”老牟说道。

邢宝华装作不满,一拍桌子,说道:“一个亿你好意思拿得出手。知道前期垫子有多大吗?光一个高科技瓷砖厂,建厂,科研投入,设备投入,就得三四个亿。

再加上施工,工人工资,还有设备,哦!建筑材料不好往上运,我准给空投。国债怎么说要五年和十年的债期啊,这就平白最少要等五年才能见到钱。

所以说,我们最少要垫子五年,你一个亿,能撑几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话说1984请大家收藏:重生:话说1984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要不,我们的喜马拉雅先暂时停一停,我们先跟你玩玩贴瓷砖?”

“老牟啊!你这就不对了,你那个是快项目,我这个项目慢啊!投资是什么?不就讲究个回报率吗?大米卖电子设备,还有流动资金撑着。就算没钱的时候,我还能把瓷砖厂搞个上市,据说沪市那边要开放股票交易所,人人都能购买股票,不用去弄认证券啥的才能买,要不,到时候你多买点瓷砖厂的股票。

要是钱多,就买成股东怎样,到时候,我给你一个优惠价。”

大忽悠对小忽悠,就看谁忽悠过谁。

本来人家是来谈运输机业务的,谁知道竟然忽悠的去贴瓷砖。

世界三大赚钱项目,邢宝华这场酒局,就谈了俩,还别说都有可行性,可编行,但给太平洋弄个锅盖,这就有点扯了,编不下去啊!

老牟加邢宝华谈这种扯淡的项目,搁一般人谁信?

也就他俩能把人忽悠住,还抢着往里投钱。

说实话,老牟是真信了邢宝华贴瓷砖的项目。尤其是纳米技术和石墨烯技术,毕竟这些成果都上过报纸,尤其是那个李教授,人家是真有技术啊!

加上邢宝华跟上面的关系,利用债券的规则,只要你有钱,往里垫就成,可大米还真有钱,就算没钱了,也能拉好多人进来投资。

这就是能耐,看看人家的项目,说得这么严丝合缝,肯定是做过计划,考察过,甚至连预算都出来了。不然怎么能说他的一个亿简直和十块钱似的,根本看不在眼里。

就像一粒芝麻扔进海里,溅不起一丝水花。

酒足饭饱,邢宝华先撤了,之后他会安排人跟两位对接运输机运货业务。

邢宝华走后,老牟和他的豫中合伙人回到邢宝华安排的房间。

老牟点上烟,就开始像思考者雕塑一样,满脑子都是贴瓷砖。

成不了投资人,是不是能当个包工头?

不行,包工头也要垫钱啊,按照现在建筑行情,就没有不垫钱的,邢宝华这边要垫的可是全资啊!人家说得对,一垫资最少五年起步,这样债券的收益就能体现出来。

你给别人干个工程,拖你三五年的多了去,更过分的十年八年的都有,能要回一半来就不错,很多都要不回来。

但债券不一样啊!到期给就给,还给利息。

你说说,人家脑子怎么长的,怎么想到能用债券来结算?

“老李,老李,先别躺下,你说,一个亿人家嫌少,咱们要是借着邢宝华的项目去拉几十个亿,他会带咱们玩吗?”

喜欢重生:话说1984请大家收藏:重生:话说1984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