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为天下人,宁烈火焚身(五千字大章)(2 / 2)

徐胖子已经坐在了他的值房里。

徐胖子吐沫星子横飞,跟两个小国舅讲着他老祖徐达当年在草原上的威风。

两个小国舅被徐胖子唬得一愣一愣的。时不时发出“哦,噢”的惊叹声。

徐胖子见常风回来了,对两个小国舅说:“石文义在校场那边领着力士们练习纵狗寻银,你们不去看个热闹?”

张鹤龄一拍手:“好哦!我这就去!”

两个小国舅离开了值房。

徐胖子问常风:“常爷,有个事我想不明白。你为何急着让人把王元威杀了。这明摆着是帮刘吉呢!”

常风给自己倒上了一杯茶:“对。我是在帮刘吉。”

徐胖子不解:“你该不会巴望着刘吉是首辅,想让他当你靠山吧?”

常风哑然失笑:“我如今的靠山有两座。一座在乾清宫,一座在坤宁宫。不比刘吉大多了?我用得着找刘吉做靠山?”

徐胖子追问:“那你为什么包庇一个庸相?”

常风道:“胖子,你和我当初为何能成为兄弟?因为咱们都嫉恶如仇,对脾气。”

“可是,如今的我已不是两年前的那个总旗了。我做任何事,都要从大局着眼。”

“什么是大局。有利于皇上,有利于朝廷的事就是大局。”

徐胖子被常风说迷糊了:“你的意思,包庇庸相有利于皇上和朝廷?”

常风叹了声:“唉,朝廷里的事没有那么简单。总之,在庇护刘吉的事情上,我没有私心。”

徐胖子揉了揉自己的大脑袋:“罢了。你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说的话也云山雾罩。胖爷我是听不明白。这事儿我以后不提了。”

都察院。

监察御史汤鼐的值房中站了八十多位同僚。

汤鼐正在起草一份弹劾刘吉的奏章。

监察御史在折子上骂人,一贯能做到没有一个脏字儿但把对方骂个狗血淋头,贬个一无是处。

汤鼐写完后,朝着同僚们一拱手:“扳倒庸相,只在今日!请诸位联名吧!”

御史们纷纷在长长的折子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都察院的大老板,左都御史屠滽路过汤鼐的值房。只当没看见八十多个下属御史,直接走开了。

大明的都察院有点像后世的倭国蝗军,有下克上的传统,司令指挥不动参谋。

这些个靠骂人为生的御史言官,狠起来连自己大老板左都御史都敢骂。

屠滽不想沾上这件事,干脆当不知道。

汤鼐道:“我这就带着折子去翰林院,找翰林官儿们联名。明日我再去趟六部街,让留在六部观政的新科进士们联名。”

众人道:“拜托汤兄了。”

入夜,汤鼐回到了在城南租住的四合院。他的手里拿着一个匣子。匣子里放着大小一百五十名官员联名的弹劾折子。

汤鼐是个穷官。家里连个仆人都没有。只有一妻一妾。

妻子和小妾已经给他做好了晚饭。两个家常小菜,一笸箩麦饼上了桌。

汤鼐正要动筷子。一个不速之客来到了他的面前。

这位不速之客正是常风。

常风拱手:“在下锦衣卫千户常风。汤御史,有礼了。”

汤鼐拱手:“哦。是常千户,失敬。”

常风毫不客气的坐到了饭桌边的椅子上:“汤御史,寻常官员见到锦衣卫的千户,个个惊恐万分。您为何镇定自若?”

汤鼐咬了一口麦饼:“惊恐万分的人心中有鬼。镇定自若的人问心无愧。”

常风称赞他:“嗯。汤御史的确是问心无愧之人。下晌我看了你在锦衣卫里的私档。你为官六年,没做过一件有违法度的事。”

汤鼐道:“身为官员,遵守朝廷法度本应是最起码的底线。奈何,大明朝的官,能够守住底线者十中无一。”

“哼,上梁不正,下梁能不歪?”

常风问:“汤御史所说的上梁,指的是刘首辅吧?”

汤鼐冷哼一声:“对。我说的就是刘棉花。就算到了皇上面前,我也敢说官场风气就是被刘棉花这样的庸相带坏的。”

常风道:“这正是我今夜来找汤御史的原因。请你把那份联名的折子交给我。”

汤鼐问:“交给你转呈皇上?”

常风微微摇头:“交给我烧掉。”

汤鼐用铜铃般的大眼睛瞪着常风:“你是刘棉花的党羽?不应该吧。我不信老内相的义孙甘做庸相鹰犬。”

常风道:“刘棉花还不配让我做他党羽。我阻止你上联名折子,是为了朝廷。”

“噗”。汤鼐笑出了声:“为了朝廷?我弹劾庸相才是为了朝廷。”

常风道:“一百五十多名官员联名上折子,要求皇上治当朝首辅的罪。你知道这叫什么嘛?”

“这叫挟众欺君!既然涉及到了欺君,我们锦衣卫就不能不管。”

汤鼐喝了口汤,风轻云淡的说:“锦衣卫果然擅长扣帽子。一顶欺君的大帽子,足矣压垮一个七品官。”

“可惜,千万人吾往矣!我并不怕被大帽子压死。”

“常千户请回吧。联名的折子我是不会交给你的。明日我会递到通政司转交皇上。”

常风有些怜惜汤鼐这个一根筋的清流言官:“你这样做是会引火烧身的。”

汤鼐正色道:“为天下人,宁烈火焚身!”

常风走出了汤鼐的四合院。

怀恩生前曾跟常风说过。大明有这样一种言官。他们清廉归清廉,但没什么做事的能力。

他们脑门上整日顶着“道德”二字,骂这个参那个。

这样的清流言官,还赶不上会做事的贪官。

可有时候,他们的忠直又令人敬佩。

汤鼐显然就是怀恩说的那种人。

石文义在四合院外等着常风。

见常风出来了,石文义问:“常爷,东西拿到了嘛?”

常风摊了摊手。

石文义怒道:“那厮不识好歹。我拿刀进去直接抢了便是。”

常风苦笑一声:“抢清流言官的联名折子?你不怕被他们的吐沫星子淹死?”

石文义愤愤然:“可惜他没有把柄落在咱锦衣卫手上。”

常风道:“没办法了。咱们静观其变就是了。你今夜留在这儿,盯住他。”

其实,弘治帝也好,朱骥也罢。都没有吩咐常风来要那份弹劾折子。

用后世的话说,一个优秀的员工,应该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

只要能为皇上分忧,管有没有圣旨和钧令呢?

常风回了家。刘笑嫣和糖糖已经在饭厅等着他吃饭了。

常风问:“壮壮睡了?”

刘笑嫣答:“可算睡了。这小子不愧是我儿子。狠起来连自己都打。下晌他挥着小拳头咿咿呀呀的。一拳头打在自己眼眶上。自己把自己打哭了。”

糖糖在一旁说:“我给他掐算着呢。哭了整整一个半时辰。”

常风笑出了声:“呵,壮壮长大了定是一员猛将。”

只要回了家,见到妻子、妹妹、儿子,常风的一切烦心事都会暂时烟消云散。

亥时正刻。

常风正要搂着刘笑嫣捣鼓点事儿。下人通传:“老爷,石总旗求见。”

常风只要撒开了刘笑嫣:“得,指不定又出什么事儿了。”

常风来到客厅石文义。

石文义道:“常爷,可不得了了。汤鼐的四合院着火了!烧了个清干溜净!”

 实在是惭愧。这书跳订跳的太严重了。有时候两分钟内发五章。第一章24小时追订是600,第五章是900。导致这本书上架首日1261高订,1240均订。现在高订到了2300,均订还是1200多。

  照这样下去。两个月进精品的大计划恐怕会拖到半年。

  也有作者告诉我。天天日万肯定会拉低均订。可以试试一天6000字。

  我不想那么干。写书是有惰性的。改成了六千,恐怕以后天天六千。还是继续日万吧。

  不管手速有多菜,日万是一个职业写手对自己的基本要求。

  为了拉高均订,为了以后的推荐位,为了这本书能长久的活下去。将每日五更每章两千字,改为每日两更每章5000字。

  请读者大老爷们谅解。

  毕竟胖作者指着写书吃饭饭。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