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江彬(2 / 2)

“笑话,敢给我的小妾上刑。我若不还以颜色,你们这帮人还真当我是个软柿子!”

闵珪被常风怼得哑口无言。官大一级压死人。谢迁都妥协了,他没办法保夏丛。只能眼睁睁看着常风在他刑部的地盘上耀武扬威!

不多时,夏丛被五花大绑押到了大堂。

夏丛愤怒的大喊:“常风,你凭什么抓我?”

常风只说了一个名字:“赵老西。”

夏丛是极聪明的人,立即反应过来:“常屠夫!你给我下套!”

常风不置可否:“你若是个清廉自守的人。别人就算给你下了套也不能得逞。你好歹是两榜进士出身,难道不知道身正不怕影子斜的古训?”

夏丛大喊道:“闵部堂救我!锦衣卫栽赃我!我是冤枉的!”

常风给巴沙使了个眼色。

巴沙是最忠诚于九夫人的湘西巷老弟兄,这几天一直在盘算着如何给九夫人报仇。

他直接抽出了绣春刀。不过他并没拿刀捅夏丛,而是抓起刀鞘,高高扬起,狠狠抽在了夏丛的嘴上。

“啪!”

这一抽力道之大,直接抽掉了夏丛几颗牙。夏丛满嘴鲜血,无法再喊冤。

闵珪怒道:“常风,当着我的面殴打我的属下?你.你.”

一时间,闵珪被气的口不择言。

常风得了便宜见好就收:“好了,将夏丛带回北镇抚司诏狱,严加审讯!”

众人押着夏丛,气势汹汹的离开了刑部。这一回,刑部的威风扫地,颜面尽失。

进得诏狱之后,常风并未直接给夏丛上刑。

常风像是戏耍老鼠的猫一般,坐到了夏丛对面:“夏丛,你是文官的鹰犬。我是皇上的鹰犬。大家其实是同类。整死你,我还真有些不舍得。”

“你经营督捕司不过三年,就让它成为了名震京华的‘小锦衣卫’。的确有几分本事。”

“你不如切了那劳什子,到东厂当个管事的宦官,如何?绝对前程似锦!”

听了这话,诏狱中的巴沙等人发出一阵哄笑。

夏丛怒道:“常风,我跟你有杀父之仇!我跟你为敌是天经地义的!”

常风有些糊涂:“杀父之仇?怎么讲?”

夏丛大骂道:“我自小无父无母。是尚铭尚公公给了我衣食,给了我书读。他就是我的再生父母!”

“当初若不是你迫害尚公公,尚公公又怎会在金陵郁郁而终?”

常风听了这话后一怔。他没想到十八年前的恩恩怨怨竟然延续至今。

常风叹了声:“蠢才!亏你还是做了六年官的人。难道还没跟官场前辈们打听明白,当年是皇上要舍弃尚铭。他是贵妃党的首脑之一,皇上岂能容他?”

“我只是皇上惩治尚铭的一柄匕首而已!”

夏丛偏执的说:“别狡辩了!你为了升官迫害了一位贤宦!我与你不共戴天!”

“哈哈哈,我只恨自己手软。没在刑部大牢用酷刑折磨死你家的小贱人.”

“啪!”巴沙又用刀鞘打在了夏丛的脸上。

常风起身:“把小九遭的罪让他尝一遍。然后再动大记性恢复术的其余酷刑,拿到他的认罪口供。”

巴沙拱手:“遵命。常爷你就瞧好吧!”

夏丛始终是个文人,受了半天刑,什么都招了。

案犯口供、人证物证俱在,夏丛贪赃卖放案已成铁案。

锦衣卫有定罪、行刑的权力。常风按大明律,判了夏丛个死罪,当天就在诏狱内将他处死。

常风在跟文官的争斗中,扳回了一城。

傍晚时分,心情大好的常风回了府。

刚到府门口,一个青年“噗通”给常风跪下:“干爹!孩儿回来了!”

这青年是殉国忠良尤天爵之子,现任锦衣卫北镇抚司千户尤敬武。

自从弘治十五年海商案后,尤敬武就一直住在常府,认了常风当义父,被常风视为己出。

在常风的计划中,亲儿子常破奴今后会走科举仕途,做王恕、马文升那样的国之栋梁。

义子尤敬武则会继承他在锦衣卫中的衣钵和权势。

今年开春,为历练尤敬武,常风将他派到了山东独自办一件大案。如今案子已办完,尤敬武刚刚回京。

常风双手搀起了尤敬武:“好孩子,你这大半年辛苦了!”

尤敬武道:“我一回京就听说,有人害我干娘和干小娘。是谁?孩儿要为她们报仇。”

常风道:“傻孩子。我会放过那人嘛?那人已经被我光明正大的处决了!”

尤敬武笑道:“也对!义父是什么人。怎会容忍别人欺到咱家里来?”

常风道:“孩子,咱们回家说话吧。”

尤敬武归来,一家团聚其乐融融自不必说。

晚饭过后,一名仆人禀报:“老爷,大同边军的指挥同知江彬求见。”

常风以前跟江彬有过一面之缘,对他印象不错。可他心忖,锦衣卫内臣结交边关将领是犯大忌讳的。于是说:“不见。”

仆人补了一句:“那指挥同知拿了刘公公的名帖。”

别小看仆人补的这一句话为了这句话,江彬给他塞了三百两银票。

刘瑾的面子,常风还是要给的。

常风道:“好吧,让他来客厅见我。”

不多时,江彬在客厅拜见了常风。

常风听到江彬的袖中发出蝈蝈的叫声。

京城中人养蝈蝈极为讲究。寻常的耍家是秋天养蝈蝈,高明的耍家则是冬天养蝈蝈,谓之“冬蝈”。

常风问:“你袖中是?”

江彬不卑不亢的答道:“听闻贵府刘老部堂喜好养虫。末将特寻了两只上好冬蝈孝敬他老人家。”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

两只冬虫再稀有,也值不了太多银子。这里面又有刘瑾的面子在。常风却之不恭:“你有心了。多谢。”

江彬奉上了自己的兵部履历单子,算是个自我介绍:“常爷,末将久在边军任职。这是末将的履历。”

常风仔细看了看,感慨道:“好一位英勇善战的青年将领!那些久任边军数十年的老将,恐怕都没你的战功多!”

“弘治十年的那场仗,你竟带着五十名骑兵奇袭鞑靼营地,斩首三百级!堪称小号的霍去病啊!”

江彬见常风对自己很欣赏,心中自然高兴。

不过他表面上不动声色,只是谦卑的说:“常爷过誉了!”

常风跟江彬份外投缘,聊边关军事聊了整整一个时辰。

常风发现,江彬绝不是只知道冲锋陷阵的粗人。他很有谋略,对边关军事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一个日后会将朝廷搅得天翻地覆的人,正式走进了故事。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