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五百六十三章 萧萧而下(十一)(1 / 2)

戈登知道,这是这个该死的劫匪在暗示自己他放出来的这些人质身上很可能有炸弹,这位老练的警探知道,这是劫匪惯用的手段。

许多专业的劫匪往往不会一口气把银行里面的所有人都当做人质,因为人太多难以管理,需要更多的人手去看着,像影视剧当中表现的那种乌泱乌泱好几十人被绑起来坐在地上的情节并不现实。

现实当中的人质个数一般在5~12个左右,具体多少个要看银行的规模,也要看当地警力,主要是看当地新闻媒体的力度,力度比较大的就可以少来几个,反正他们也会宣传成五个家庭的灾难来给警方施压。

警方有压力就会更配合他们行动,反正只要最后人质救出来了,他们的工作就达到了及格线,钱追不追的回来再说,这就加大了劫匪逃跑的概率。

而如何释放那些多余的不需要的人质也有讲究,这些人质通常也能拖住警方一段时间,劫匪们通常会采取隔一段时间释放一个的手段。

一来警方需要通过这个被放出来的人了解警局当中的情况,盘问必不可少,这就会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二来他们也并不全然信任这个被放出来的人,必须得检查他身上是否有危险物品。

因为有一些手段较为残忍的劫匪会让这些人当人肉炸弹,只要这人在人群中爆炸,必然引起极大的骚乱,更能牵扯住警方的注意力。

甚至光是走出来的人身上有可能有炸弹这件事就会引起恐慌,警方必须得费力安抚,也算是达到了劫匪的目的。

所以戈登的处理非常专业,他第一时间阻断释放人质的通道,把已经出来的人质带去隔离检查,同时也不告诉其他人劫匪说人质身上可能有炸弹,避免造成恐慌。

但这确实给警察造成了一定的麻烦,因为通常觉得自己死里逃生的人质们是不会愿意让警察搜身的,他们觉得自己也是受害者,凭什么要被如此防范,甚至有一些在高危高压环境下已经完全崩溃,他们一闹起来,记者们的镜头就会转过来,警察也搜得束手束脚。

甚至在一些比较大的银行劫案当中,绑匪甚至会混在人质当中出来,警察们不敢细搜,这自然就成了劫匪逃脱的好路线。

席勒可没空给人治身上安炸弹,他这么做只是为了让二楼的人不要跑光而已,但说实话,二楼这么矮,没有气垫往下跳也摔不死,顶多崴个脚什么的,撤去气垫可不够完全阻断人质往下跳,接下来就要看戈登怎么办了。

戈登拿上了扩音器来到了员工们所在的阳台,他选择用言语安抚员工们,没想到这招还真的管用。

主要是戈登作为一直在哥谭坚持的警长,真的带领哥谭人民走向了新的美好生活,在维护治安这方面兢兢业业,从未出错,民众对他的信任度出奇的高,甚至已经完全脱离了美国民众对于美国警察应有的信任程度,达到了警民一家亲的地步。

戈登说让他们等会再跳,他们还真就等会再跳,主要是刚刚席勒广播的时候,他们也听见了,如果真有人身上有炸弹,那跳下去被带到那些人旁边也不见得就安全。

大部分人都回到房间之后,席勒开始思索对策,首先,哪怕这群劫匪确实有接应的车,应该也停在很远的地方,如何让他们过去是个问题。

像电影当中那样向警方要车是不现实的,席勒敢打赌,他敢要,戈登就敢在上面安一排炸弹,到时候还不是戈登让他们开去哪儿,他们就得开去哪儿,这个城市从来都是特殊情况特殊对待,记者对此都见怪不怪了,根本没什么舆论压力。

所以直接跑路根本不行,或者说从明面上溜走是不行的,席勒想了想,确实还有一种方法能让他们离开银行,就是稍微有点麻烦。

席勒再次调动监控画面,发现有两个劫匪正打算离开地下金库,估计是发现楼上有动静,想上来查看。

真是蠢的离谱,席勒想,都不知道狙击手的位置呢,就敢这么大喇喇的往楼上走,上来也是被爆头的命。

席勒离开了监控室,快步穿过走廊,等在负一楼上一楼的楼梯口处。

两个脑袋上戴着奇怪麻袋的劫匪刚一转过弯,席勒一把勒住了其中一个,另一个刚想掏枪,就被刚被扔过来的同伴砸倒了。

席勒把倒在地上的两个人都打晕,看了一下他们的体型和身上的纹身,发现他们可能以前就是最底层的黑帮小混混,基本不可能是专业劫匪。

专业劫匪有几个体貌特征,第一就是不能太强壮,或者说团队中不能全是特别强壮的人,有那么一两个用来搬重物就行了,剩下的还需要干溜门撬锁,或者是开车追逐战之类的活,都长得跟施瓦辛格似的,在开车逃命的路上被枪击了都没办法蜷缩身体躲下去,活不了太久。

摘下其中一个人的头套,席勒看了一下,这就是个表面画了个叉的牛皮面包纸袋子,可能是从哪个早餐店顺手顺的。

席勒本来想戴上劫匪的头套,但是他发现这个自己diy的头套眼睛的位置完全不合适,他只能把劫匪身上的枪拿走,然后把其中一个人弄醒。

“现在听我的,看到前面第二间办公室了吗?进去,在窗边晃悠一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