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高考和琐事(求订阅)(1 / 2)

七月十四号,高考前的晚上。

济民,早点休息了,你明天还要参加考试呢。

这年代的高考,第一科是国文,考试时间是早上七点半到九点十分。

第二科是数学,开考时间是九点三十分,十一点十分结束。

下午则是两点开考,是化学,三点四十分结束,紧接着四点考中外史地,五点四十结束。

然后第二天是物理、政治常识、生物和外国语俄语或英语

时间都跟第一天一样。

第三天上午则是加试笔试,下午是加试术科。

所以,一样安排得十分紧凑。

好,来了。

周济民应了一声,上床搂着她。

已经四个多月的肚子,目前微微鼓起,再有五个月左右,小家伙就要跟大家见面了。

楠楠,关于我们孩子的名字,你有什么想法吗?

抚摸着她的肚子,感受着里面的小生命,周济民轻声问道。

你是父亲,应该你来想,我不想。

丁秋楠对他的依赖心理,已经很严重了。

主要是被周济民保护得很好。

平时,只要是周济民在的地方,她基本上都不太愿意去动脑。

可以躺平的话,为什么要浪费脑细胞呢?

男孩的话,可以叫清恒、清承、清轩、清昊、等等,女孩的话,可以叫清止、青柠、清文、清颜等,楠楠你觉得怎么样?

都很好啊,为什么一定是清字呢?

我是济字辈的,下一代就是清字辈。

说着,周济民突然叹了一口气,道:

其实我父亲走得早,辈分怎么排列的,我都记不清了。只是知道我父亲是文字辈,我是济字辈。而且,原本也不是这个济,而是继承的继,中间为什么换了,我也忘记了。

济民,对不起。

傻瓜,说什么呢?

把伤感丢一边,周济民搂着她,故作轻松道:

睡吧,改天我在好好想一想,看看给我们的孩子取什么名字好。

嗯,有你真好!

眯眼没多久,丁秋楠又突然开口:

其实我可以的。

唔,可以干嘛?

张姐说过的,其实你不用忍着的。

迷迷湖湖的周济民,瞬间就不困了。

一个多小时后,丁秋楠推开他,好了,济民,等你参加完高考,我们再庆祝吧。

转过天,周济民醒来之后,发现丁秋楠居然已经起床了。

可真是破天荒的头一次啊。

以前她最少都是六点半以后才起床的,有了孩子之后更是七点才起来。

现在才五点四十五分,居然没在他身边睡着?

走出卧室,连四小只都起来了。

可见大家还是很重视他的高考。

才六点多一些,丁如山他们也过来了。

爸妈,你们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呀?

睡不着,就先过来看看。

丈母娘高兴笑道,也不问有没有信心,只是关心他别忘记带齐证件和笔等东西。

吃过早餐,周济民便准备出发去考场。

丁秋楠她们还想送他,被他拒绝了。

开玩笑,前世他都是一个人参加中考、高考的。

而且从小学五年级开始,他就自己骑自行车去十多公里外的乡镇读书,还是寄宿学校的那种。

所以,早早独立的他,真不习惯让人接送。

来到中学校园的考场,骑自行车的考生很少,但也不是没有。

这年代的应届毕业生,大多数的家庭都很不错的。

像农村地区,十岁就可以赚公分了,加上交通不便和学费住宿费等高昂开支,所以很多人基本上都是小学毕业或者还没毕业就辍学了。

把自行车放好,步入考场,周济民便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了下来。

准考证这些都是之前他回学校取的。

春节后,二月份的时候,他就专门回了一趟他之前就读的高中,说了要重新参加高考的事。

一般情况下,学校当然不会受理。

毕竟辍学大半年了,还能再捡回知识,又能捡回多少?

但周济民当场便让学校出题,他连着做了几份卷子,拿到的分数让老师们喜出望外。

可惜周济民不愿意回学校继续读书,只想在家复习,令老师们遗憾不已。

监考官老师很快就进来了,考前的规则跟后世大同小异。

国文这一科,其实就是语文。

全名叫国学语文,到后面才慢慢改为语文。

考试如期进行,周济民也正常答题。

一个小时四十分钟的答题时间,对于别人来说,可能会有些紧凑。

但,周济民却很轻松地在八点半之前就完成了。

不过没有提前交卷,担心打扰到其他人的发挥。

第二场是数学,一样的考试时间。

数学对他来说,更简单了。

只不过他更为谨慎,必须确保满分才行。

中午回家吃饭,丁秋楠她们已经把饭做好了。

大家也不问他考得怎么样,只聊些轻松的话题。

大哥,黑妞好像生病了。

餐桌上,小金鱼突然想起了什么,说了一句。

哦,什么情况?

周济民没太在意。

黑妞它们五只大狗,都喝过不少的空间泉水,怎么可能那么容易生病?

它不太愿意吃饭,我还给它最爱吃的鸡骨头呢,它都不吃。

是吗?等下我去看看。

在他去东北出差之前,他就特意训练了黑妞它们。

让四小只和丁秋楠喂它们吃东西。

回来后,他也很少再喂狗,一般都是小金鱼在喂它们。

吃过饭,周济民看了看黑妞。

没想到它还有些紧张,冲他呲牙了。

啪!

敢冲我呲牙了?

一巴掌下去,黑妞顿时蔫了,呜呜直叫。

周济民回头看了看,让小金鱼她们先离开。

然后他把黑妞带进空间里,顿时发觉不对劲了。

这家伙居然也有了。

难怪它敢冲它主人呲牙,感情他刚才摸它肚子,以为是要害它的孩子呢。

知道什么情况后,周济民也就原谅它了。

要不然,黑妞这次肯定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了。

回到院里,小金鱼看到他,便担忧地问,黑妞是不是真的病了?

不是,它是有了,你们以后离它远一点,免得被它吓到。

苏茹芸一听,也连连警告。

护犊子的狗子,可是很凶的。

为期三天的高考,终于过去了。

虽然很轻松,但多多少少费了不少力气。

所以考完之后,周济民就想休息放松一下。

炎炎夏日,也不想去外面晒太阳,那就在家躺平吧。

冰镇酸梅汤、西瓜等解暑必备,全都要有。

只不过,他在家还没休息两天呢,老杨就登门了。

就一句话,明天回去上班。

什么情况?老杨,您之前可是给了我十天的假期啊,这还没到呢。

上面有领导要过来,轧钢厂这次改制了,你还真必须参加才行。

不去行不行?我都参加完高考了,马上就是大学生了。

说什么屁话呢?大学生一个月才十多块钱的补贴,你看得上?

老杨,你不是让我不要看重钱吗?国家会奖励我的,这可是国家奖励的补贴呢,跟我领的工资,能一样吗?

这话,怼得老杨不知道如何往下说了。

早知道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当初就不说这句话了。

反正你明天要去上班,就这样,我先走了。

道理讲不赢,那就耍无赖吧。

望着逃之夭夭的老杨,周济民突然笑了。

轧钢厂改制,老杨没走,看来那些高层都白忙活了一场。

作为一把手,老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估计上面的人也想他继续稳定大局,以后再给他重任吧。

其实改制前的轧钢厂,级别已经不低了。

毕竟此时的轧钢厂,拥有众多质量过硬的产品,加上很强劲的研发团队,崛起之势不可挡。

上半年就为国家带来了几百上千万美刀的外汇,上面又怎么可能不重视呢?

到了现在,周济民对这个平行世界也带来了微乎其微的影响。

但不可否认的是,起码在影视剧本身的时空,轧钢厂可没有这么厉害。

老杨刚走,周淑晴便走了过来,扭扭捏捏的,神情满是犹豫。

小晴,怎么了?有什么不好意思跟我说的,跟你大嫂说也一样。

老二毕竟十四岁的大姑娘了,放几十年前,这个年纪都嫁人了。

所以,一些女儿家的私密事,他这个大哥真不合适知道。

周淑晴摇摇头,旋即鼓起勇气,看了她大哥一眼,又盯着地板道:

大哥,我不想读书了,我想下乡或者去当兵。

这话可吓到了周济民,他千防万防,之前一直折腾,不就是为了防止四小只脑袋发热吗?

哪个杀千刀的跟周淑晴说这些的?

一时间,他有些头疼。

青春期的女孩子,也挺叛逆的。

即便周淑晴平日里表现得很成熟,但就像他自己一样,偶尔不也一根筋吗?

所以,轮到他自己面对一根筋的叛逆孩子时,顿时头疼不已。

若是老杨看到这一幕,指定会大笑:风水轮流转,看苍天绕过谁?

沉吟片刻,他才看向老二,温声问道:跟大哥说说,怎么突然有这个想法?就算不想读书了,你也是回轧钢厂上班,下乡和当兵,以你的年龄,可够不着哦。

下乡都是十七八岁或者以上的青年,十四岁下乡?不是没有,但绝对少之又少。

至于当兵的话,原则上是必须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才可以报名参加。

但实际上,年满十七周岁以上,未满十八周岁的也是可以报名的。

五月才去当兵的丁小川,那个时候他都满十七周岁了,所以才可以去。

除了年龄这一关,周淑晴想要当兵的话,其实问题也不大。

我早就有这个想法了。

周淑晴扭捏了一下,接着从身后掏出一份成绩单,递给她大哥。

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不是很理想,我可能考不上大学,所以我不想读书了。

就这?

狐疑地看着老二,周济民敏锐地察觉到,肯定不是那么简单。

正好丁秋楠也从主卧出来了,她刚哄把周清娴哄睡。

得知二妹不想读书,丁秋楠也很吃惊。

老三老四他们也从小跨院那边过来了,身后还跟着小金鱼。

大家聚一起,看着周淑晴,都在劝她继续读书。

可是,已经打定主意的周淑晴,怎么可能那么轻易被劝说呢?

倔强的老二,令周济民很是头疼。

挥手打发走丁秋楠她们,周济民领着叛逆少女出了门。

看着点路,跟紧我。

两兄妹骑着车,先是去崇文门逛了一圈。

这儿是京城最繁华的街道,看了一会儿人头,又离开了。

然后出了城门,到了外面的乡下。

刚好遇到了一位挑粪工,周济民也没说什么,只是示意让她看一看。

等挑粪工走远了,两兄妹继续出发,来到了一处比秦家庄还残破的村子里。

令周淑晴奇怪的是,村子里的人居然冲她大哥点头,还一脸的感激和笑意。

大哥什么时候来过这里?

走到一处茅草房前,周济民指着房子道:

这家人,跟我们家很像,他们家父母在去年大雪灾的时候,走了。留下了七个孩子,最大的姐姐跟你一样大,最小的只有两岁半。

她不明白大哥给她说这些,是想表达什么,但她还是认真听着。

就算是这样,家里的几个孩子,全都认认真真地读书,因为她们很清楚,只有读书才能出人头地

正说着,茅草屋里,一个提着空桶,准备去打水的瘦弱少女走了出来。

周大哥你来了,快请进,招娣快倒水给周大哥。

黄家少女十分惊喜,她身后很快出来了好几个孩子。

全都是补丁的衣服,而且还有两个跟小金鱼差不多大的更是赤着脚丫,只有穿了一件大人的衣服,裤子都没有。

但她们的脸上却很开心。

这一幕,给了周淑晴极大的震撼。

一瞬间,她便泪流满面了。

因为她想起了去年,她母亲刚离开时的情景,那就是天塌下来了。

只不过,这近一年来,她大哥撑起了这个家,让她把这些不好的记忆尘封了。

她明白了她大哥的意思。

可是她的成绩那么差,考不上大学怎么办?

就算考上大学了,难道以后让老三老四他们下乡吗?

家里五兄妹,必须有人下乡,这是必然的。

小山村,茅草屋内。

周济民神色如常地坐在脏兮兮的木床上,跟黄小花她们姐弟聊着天,旁边的周淑晴多少有些不适应。

后者很爱干净,就算在南锣鼓巷的时候,她也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黄家的房子,不仅破而且有点脏。

其实是看起来脏,但黄小花她们已经尽最大努力去擦了,只是以前的残留,很难擦洗干净而已。

你弟弟现在看起来好多了,家里还有吃的吗?

有的,我们都在床底下藏好了,别人是找不到的。

茅草屋内,因为有周济民两兄妹在,所以很热闹。

今天出来,他也没有带什么东西,所以就悄悄地拿了五毛钱,放在她们的被子下面。

因为经历了很多事情,所以,现在的他,就算要做善事,也是量力而行,而且都是悄悄地进行。

之所以认识黄小花,还是他之前在附近山里打猎的时候,碰到正在挖野菜的她。

当时他还以为是野人呢,打结的头发和完全看不出来的补丁衣服。

要不是她开口说话,提醒他身后有一头野猪,他真以为对方是野人了。

她们村跟秦家庄差不多,但更穷。

像黄小花这样的贫穷家庭就有三家,真的很苦。

当初,周济民想送粮给黄小花,她都不愿意要。

最后还是他悄咪咪的放在她家柴火下面,这事才算过去了。

然后他每隔半个月,去秦家庄的时候,也会顺道过来看看她们。

其实相比黄小花她们一家,她们村里还饿死了好几个人呢。

甚至听说村里有个孕妇的孩子也没了。

当初周济民一听这事,哪里还不知道是易子而食啊。

甚至是比易子而食更为恐怖!

直到后来,他在河边看到一具发臭的幼儿头骨,才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

尽管他已经知道了这件事,但还是久久不能平复下来。

所以,除了可能易子而食的那几家,村里的其他家庭,周济民是能帮则帮。

藏好了就好,你们继续看书吧,我们先回去了,下次再来看你们。

说罢,周济民拍拍黄小花的弟弟黄小虎,起身准备离开。

周大哥你们不留下来一起吃饭吗?

黄小花一脸为难,她的弟弟妹妹们也是瞪大眼睛。

周济民在她们家做过一次米饭,那次差点没让她们七姐弟的舌头一起吞了。

因为太好吃了!

可这次他什么都没带,还是算了。

看着黄小花哀求的眼神,周济民心软了,点头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