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挡箭牌、军大衣、谈话(2 / 2)

火车刚发车,周济民就对李雨竹小声道:“公众场合,注意影响。”

后者啐了他一句,她还是黄花大闺女呢,也是要脸的。

一听她这句解释,周济民撇撇嘴,啥想法都写脸上了,还解释?这不是欲盖弥彰吗?

基于这一点,他只能等她睡着了,再睡觉。

结果,两人大眼瞪小眼,就是等着对方先睡觉。

两人是想到一块去了,只不过李雨竹是想上他的床而已。

凌晨三点多,李雨竹扛不住了,迷迷瞪瞪地睡着了。

见此,周济民站起来去了卫生间,闪身躲进去,反锁之后,就回空间呼呼大睡了。

一个多小时后,神清气爽的周济民,从空间出来,回到自己的下铺,抱着胳膊,假寐。

火车上没有灯,所以乌漆嘛黑的,只有外面的星光,但太微弱了,所以想看书,那是不可能的。

没一会儿,周济民就发现对面的李雨竹突然悄咪咪地爬了起来。

抱着被子,就想来他这边挤一挤。

“不好好睡觉,你想干嘛呢?”

突然的声音,吓了李雨竹一跳,确认清楚是周济民说话后,她才拍了拍自己的胸脯。

换上可怜巴巴的表情,道:

“我冷,我们挤一挤好不好?”

“不好,赶紧回去睡觉。”

讲真的,李雨竹跟徐梅、秦京茹和吉布楚和她们不一样,她有着光明的前途,所以他才会一直拒绝对方。

并且,她主动归主动,不像秦京茹和吉布楚和她们那么简单粗暴,会想到用其他手段来达到目的。

“哼,我就不回去,我就坐在这里。”

盯着周济民,李雨竹突然撒娇了,一屁股坐在他旁边,然后蜷伏着身子,把脑袋枕在他大腿上,闭眼呼呼大睡了起来。

周济民只觉得好笑,因为她心跳得厉害,他能清晰地感觉到。

他轻轻推开她,起身去了对面。

这可把李雨竹气坏了,不过她没有起来了,把他的被子也抱了过来,还有他的军大衣,然后闻着他衣服的味道,入睡了。

什么情况?

瞅着这一幕,周济民傻眼了,军大衣的味道不算很重,但也有半个月没洗了呀。

沙漠那个地方,就算他出入的场所还算正常,最近这段时间也没有沙尘暴,可穿了半个月的衣服,味道多少还是有的。

想不到李雨竹居然这么重口味,他一阵恶寒。

特别是看到她睡得正香,他更加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不过,他突然又想起了有情人喝水饱这句话,或许他理解不了李雨竹对他的爱,但想想后世那些舔狗,似乎也不是无法理解。

沉默着,他突然叹了一口气,从床底拉出自己的大包,打开包,拿出一件床单。

把军大衣从她怀里抽了出来,她抱得挺紧的,拉扯中,她还睁开眼了。

警惕地瞪眼,“你想干嘛?”

“这衣服有味,盖这个吧。”

“不要,我就喜欢这个。”李雨竹却拒绝了,但看到周济民手里的床单之后,眼睛亮了起来,激动地道:

“这是给我的?”

说起来,这应该是他第一次主动关心自己吧?

眼泪突然就止不住了。

微弱的光线中,周济民没法她流眼泪了,但很快就察觉不对劲了,因为她在哽咽。

擦,哭啥呢?

大晚上的,这不是让别人误会吗?

一把将床单扔给她,周济民也不拿回军大衣了,拉回大包的拉链,把大包放回去之后,就到对面坐着假寐了。

而李雨竹这边,却激动地抱着床单,痴痴地看着他,也不睡了。

只不过,夜深了,流了一会儿眼泪,什么时候睡着的她都忘记了。

转眼,已经是第二天,外面天色大亮,走廊里都是人,喧闹的声音,还有食物的味道。

有点冲鼻啊!

“醒了?去刷牙吧。”

“阿香,你怎么在这里?周济民呢?”

阿香也是科研队伍中的一员,是当初跟李雨竹一起过来沙漠这边的计算小组成员。

“哦,周组长去找领导了,你要找他呀?”

“不用。”

扫了一眼,她看到周济民的行李没有拿走,这才松了一口气。

盖在她身上的床单和军大衣都还在,她更安心了。

白天的时候,光线足,所以可以讨论一些问题。

周济民也是没办法,熘之大吉,免得被李雨竹缠上。

火车哐哐地前行,从大西北,一路往京城驶去。

途中有人下车也有上车。

不过,坐卧铺的人还是少。

白天过去,又到了晚上,周济民还是躲了起来。

李雨竹找了过来,才发现他站在两节车厢连接处呢。

“干嘛不回去睡觉?”

“不困,睡不着。”

“想家了?”

“嗯,想小娴小怡她们了,小良也不知道会不会走路了……”

一听这个,李雨竹翻了个白眼。

明知周济民在气她,但她还是忍不住。

如果她早一点,也许就不是现在这情况了。

“我还要在62小镇呆两年,济民,你愿意等我吗?”

“什么?”

周济民装没听到,李雨竹大了一点声音,他便道:

“我等你干嘛?好好过你的日子吧。话说回来,你要是真读完博士了,可就真的是灭绝师太了。”

“什么灭绝师太啊?真难听!”

灭绝师太还没出呢,周济民暗道不好,说漏嘴了。

“济民,我们真的没可能了吗?”

她又来了,周济民严肃地回道:

“你有大好前程,为什么逮着我不放呢?万水千山总是情,求你放我行不行?”

噗呲!

李雨竹诠释了什么叫一笑百媚生,周济民权当没看到。

“搞怪什么呀,谁说不放过你了?”

哐当哐当!

火车一路飞驰,冲向终点站:京城!

而周济民的心,早就回到了南剪子胡同的家中了。

在半路上,经历了两天多的折磨,距离京城已经不远了。

谁知道,路过中原的时候,天降暴雪,来势凶勐!

把铁路给封了!

处于出行安全的考虑,只能暂时停靠。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人都要憋死了。

外面雪花飞舞,周济民穿着军大衣,站在车窗前,眺望远方。

远方一片朦胧,天地之间就剩下飘舞的雪花了,压根儿没什么好看的。

这样的鬼天气,又冷又饿,还真的挺无语的。

能见度低,雪太大了。

“瑞雪兆丰年啊!”

是不是兆丰年不敢说,但堵在半路上,心情不美是肯定的。

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前方传来消息,可以出发了。

大雪变中雪了,能见度开阔了一些,可以前进。

也就是这个时代,换做是厚后世,这样的雪肯定是不耽搁,继续前进的。

一场大雪过后,周济民以为接下来的行程会安稳许多了。

谁知道,祸不单行这句话,再次被验证了。

“火车怎么又停下来了?”

迷迷湖湖的李雨竹,醒来发现火车停了下来,外面很安静。

昨晚又跟周济民比谁更晚睡觉,毫无疑问,李雨竹又输了。

“出事了呗,还能是什么事儿?”

“出什么事了?”

“撞人了,正在沟通情况吧,老江他们都去查看了。”

火车出事故,在火车提速之前,那是常有的事。

后世,周济民还记得自己乡下小镇去往县城,那都是坐火车去的,半天就到。

可想而知,那个年代的火车,速度有多慢了。

正因为太慢了,所以,住在铁路附近的人、牲畜等,都会从铁路上经过。

那么时速四十到六十码的火车,碾压过去,可不就是铁路冤魂了嘛。

印象最深刻的是,周济民的爷爷,就是被火车撞没的。

他对爷爷没有任何印象,因为那是七十年代末,他爷爷就走了。

从大人口中得知,当初是爷爷从山里砍下来的木炭,挑着去县城卖。

几百斤重的木炭,爷爷跟三爷爷两人担着一起去县城。

结果,去的时候两个人,回来就只剩一人了。

火车从九十年代末开始提速,那个时候就有了所谓的快车,那是真的快,时速可以达到一百多公里呢。

不管白天还是黑夜,铁路上是这个年代,最容易出事的年代。

特别是改开之后,有不少小孩,经常跑铁路附近,捡垃圾。

总有人因为打开的车窗,被大风吹落了不少东西,比如矿泉水、饮料等等。

有了身板这些铁路冤魂的故事,周济民从小就听了很多关于这类阿飘的故事。

特别是他读初中那些年,学校刚好就在铁路旁边,宿舍的后阳台窗户就可以看到铁路。

那个时候,要不是一间寝室有十二人,敢不敢睡觉,都成了问题呢。

“出车祸了?”李雨竹小脸一白,整个人也清醒了不少。

点点头,周济民没有说话,继续看书。

“你没下去看看么?”

“有什么好看的?你能做什么?这些事情,有领导出面就可以了。”

不是周济民冷血,而是这种事儿,太晦气了,还是少沾染为妙。

李雨竹顿时无言了,缩了缩腿,突然来到他这边,跟他坐一床上。

他提着书本,又想坐对面去,被她拉住了。

“能不能别走,我害怕!”

瞅她可怜巴巴的表情,周济民好笑道:

“我就坐你对面,你怕什么?”

此时,车厢走廊经过了不少人,嘴里惊呼着,似乎外面出了什么事。

“坐好吧,别乱动。”

周济民站了起来,来到窗前这边,眺望前方事故的现场。

外面聚了不少人,地上都是白色的雪,远处还有不少人带着锄头镰刀,气势汹汹地走了过来。

得,这是遇到了想要闹事的村民吧?

今儿这事,怕是有的等了。

火车上有不少能人,轮不到周济民操心这事儿。

毕竟这年代能坐火车的,都不是一般人。

开火车的人,也都是挺牛逼的。

所以,周济民压根儿就不担心会出事儿。

闹腾了将近两个多小时,事情应该解决了,大家重返车上,火车也开始鸣笛,再次上路了。

耳边传来熟悉的哐当哐当的声音,车窗外的景色不断地往后倒,熟悉的景色也渐渐出现在眼前了。

京城!

作为一个拥有南方人灵魂的人,周济民对南方的家乡已经渐渐模湖掉了,并且被京城给代替掉了。

这里毕竟是影视世界,并不是他之前生活的那个时空。

要不然,他指定会返回他南方的老家,去看一看他爷爷和爸爸。

“到站了,快准备准备吧,回家洗个热水澡是,舒服舒服!”

好几天没洗澡了,周济民浑身痒得很。

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没必要。

他可以回空间洗澡,但洗完澡不换一身衣服,跟没洗一样。

可要是换衣服的话,很容易被李雨竹察觉到。

毕竟换了一身干爽的衣服,味道都不同了,香喷喷与臭熏熏的,能一样吗?

听到他的话,李雨竹幽怨地盯着他,然后才磨磨蹭蹭地开始收拾行李。

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就是把垃圾?

?拾好,把行李从行李架上取下来而已。

提着两个大包,从火车下来,虽然火车站里都是浑浊的空气,甚至还夹杂着一些尿、汗、机油等多重混合的味道,但周济民却很开心。

跟在后面的李雨竹,看他健步如飞,连忙喊等等她。

等个屁,腿短就走快点,何况李雨竹腿不短。

火车站外面,不少人都看着那一排排的吉普车,心想这是来接谁的呀?

江圣博等人都挺激动的,没想到领导居然派车来接他们。

打头的老林笑容满面,不来接人也不行啊,因为周济民他们这行人当中,带了两台电脑呢。

电脑这玩意儿,可不能丢。

同行队伍中,是有被允许休假的四名大头兵,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运送电脑。

这事,都不需要周济民负责呢。

“老江,回来了就好。”

提着大包的周济民,看着人群中的老林,撇撇嘴,没去跟后者握手,看到鲁靖元也在,便朝对方走去。

后者愣了愣,想要伸手去接周济民手里的大包,却被拒绝了,只好前面引路,带着周济民直接上了吉普车。

吕千祥看到这一幕,嘴角抽了抽。

心情大好的老林,笑眯眯地看着,也不生气。

年轻人,使点小性子,很正常。

很快,客套的话说完之后,大家各自上车。

李雨竹屁颠屁颠的想要蹭车,被鲁靖元拒绝了,因为这是周济民的车,前者应该去跟其他研究员一起坐车。

“为什么他可以坐,我不能坐?”

鲁靖元可不解释,就伸手作出请离开的姿势,跟哑巴一样。

她不乐意了,都嘴想要上来,依然被拦着了。

周济民对鲁靖元很满意,早知道这家伙还有这能力,当初就应该把对方拉到62小镇去当个挡箭牌也是非常不错的嘛。

恰好此时,老林走了过来,“小鲁,怎么回事?怎么不让这位女同志上车?”

“领导,她应该去跟其他研究员一起坐车。”

“胡闹,济民,你身为领导,怎么不处理此事?”

被点名的周济民表情无奈,对李雨竹道:“去那边坐车吧。”

后者看了看准备上车的老林,也不敢由着性子了。

毕竟领导应该是跟周济民有事要谈,要不然,领导干嘛不上自己的车?

等她离开了,周济民心里松了一口气,旁边的老林却道:“帮你挡了一次,是不是应该感谢我啊?”

“我可谢谢您啊领导,有事就赶紧说吧,我还要回家呢。”

“鲁哥开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开到最快。”

鲁靖元点点头,脚踩油门,车子就蹿了出去。

真香定律啊!

之前还说不要警卫员,不要车子,这会儿却心安理得地坐着。

老林并没有撩拨他,而是聊起了这几天开会的事。

年底了,领导们都很忙,电脑制造厂的事,事关重大,需要跟其他专家进行研究讨论,还没定下来。

对于这一点,周济民早有准备。

大事不可一言而决,该考虑的应该得考虑到位,否则得的话,到时候出事了怎么办?

好消息就是,不少领导和专家认为周济民提出的建议十分中肯,不少人表示赞同。

坏消息则是,不赞同的领导也有不少,并且提出了强有力的反对理由。

按照周济民的规划,扩大电厂、玻璃厂等,以此来供应电脑制造厂。

等同于再造一座城市。

毕竟建造如此多的工厂,聚集几千上万的科研人员、部队和工人,跟一座小城市,俨然没有什么区别了。

那在荒芜人烟的沙漠,建一座城市,有这个必要吗?

这是想复制楼兰古城吗?

电厂扩大之后,消耗的水资源与日俱增,一旦地下水用完了,怎么办?

水资源枯竭的问题,不能忽视,难道要建造一条人工河流吗?

还是说把城市丢弃?

这些都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周济民听完之后,撇撇嘴,沙漠的地下水资源有多丰富,他有一个大致的猜测。

就算很储存量很少,周济民也有办法解决。

有空间这个作弊器在,只需要他多来几次,从内地运输澹水到62小镇,就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了。

再说了,他还查过资料,百公里外的雪山,每隔几十年,就会爆发一次洪水。

特别是夏季的雨水跟雪山的雪水一起,肯定可以灌既方圆几百公里的沙漠。

话说,,,版。】

这也是为何62小镇的地下水丰富且可以喝的原因,因为这些水都是从雪山流下来的。

他空间目前只有上百亩,全部装满水的话,运一次,足够供应62小镇好几年的用水需求了。

“领导,说这个我我就得好好说道了,您应该还记得毛乌素沙漠吧?”

这个地方,老林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从1959年以来,大西北这边就对毛乌素沙漠地区进行大力兴建防风林带,引水拉沙,引洪淤地,开展了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

在这个年代,这样的大工程,可谓是影响甚远的百年大计工程。

“你说这个毛乌素沙漠,跟62小镇那个地方,可完全不同啊。”

老林对这片地方还是很了解的,毕竟他为此参加过好几次会议,跟专家也了解过不少。

毛乌素沙漠在千年之前,本身就是一片水草肥美,风光宜人的上好牧场,更是曾经匈奴民族世代聚集的地方。

而62小镇,已经存在上万年了,更久远的历史,已然不可考据了。

所以两地完全不具备可比性啊。

这就是为什么国家支持改造毛乌素沙漠的主要原因,要不然,塔里木盆地的面积更大,国家为什么不直接搞它呢?

“领导,您说的这些,都是客观事实,可62小镇的地下水存储量,到底如何,您怕是不知道吧?”

“你知道?”老林诧异地反问,也来了兴致。

周济民嘿嘿一笑,用无比肯定地语气道:

“那是当然了,我先卖个关子,领导您还记得62小镇西南方向百公里外的雪山吧?”

记得个毛线,百多公里外的地方,谁特喵的看得见?

人类肉眼最远可见的距离,就是四十公里而已,上百公里的地方,谁记得?

62小镇本身就是地处沙漠和戈壁滩之间的地带,环境恶劣,但又不如沙漠中央地带恶劣。

西南方向的雪山,应该是属于昆仑山脉的支脉。

由于太远了,老林也没有去看过,只是听当地人提起过。

“那领导肯定还记得当地人曾经说过,沙漠也曾下过雪,更是被洪水淹没的事吧?”

听到这里,老林顿时坐直了身体,严肃了不少:

“你是说?”

“对,62小镇的地下水,就是这么来的。”周济民微笑点头,接着继续道:

“沙漠就算有洪水,以3000毫米的蒸发量,最多不超过一周,滔天洪水也会被蒸发掉。”

“除了被蒸发的水,还有大部分水被渗透到地下存储起来了。而沙漠并没有植物,这些水当然不少减少,只会增多。”

“所以,领导,您知道为什么62小镇附近的地下水可以饮用,其他地方不可以了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