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携侣回县城(2 / 2)

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

陶虹说道:“少华好久没来了,今天就不要回宋家镇了。”

史少华说了解玲玲、潘紫英的情况,说如果不回家,她俩在外面吃住不方便。

因为工地还没有开工,过了元宵节才上班。

陶虹听了,眉头微皱,轻轻摇了摇头。

徐勇:“既然少华安排这二个朋友住他老家了,那就让少华回去吧。至于灵儿,让她自己决定。”

陶虹心里,对徐灵儿住在史少华老家,颇有意见。

大姑娘家,还没有结婚,就住未婚夫家,的确不妥。

但徐灵儿的固执,让陶虹无法释怀,只得由她去。

父母带子女,养身不养心。子女大了,就会自己作主,由不得父母了。

孩子不是傀儡,随着孩子逐渐的长大,他们开始拥有独立的思想。

但很多父母和孩子相处时,总是习惯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孩子,让孩子顺从自己的安排,希望孩子顺着父母指好的路往下走,却鲜少听听孩子内心的想法。

长此以往,孩子在父母那里得不到尊重可能会叛逆。

父母和孩子之间沟通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会竖着耳朵听!

我们总是闭上耳朵张开嘴,喋喋不休地沉浸在自己的说教中。

在很多父母眼中,孩子是没有秘密的。

他们认为孩子的秘密是非常幼稚可笑的,经常不以为然地将孩子的秘密分享给其他人,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再和大家一起取笑孩子。

这种行为严重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在这类家长心里,他们从来没有将孩子当成独立的人,从来没有尊重过孩子,可以说他们将孩子的自尊心视为脚底泥,随意践踏。

苏格拉底说:“上天赐给每个人两只耳朵,而只有一张嘴巴,就是要求人们多听,少说话。”

徐灵儿说道:“我还是陪少华在老家住,和二个外地女孩相处得很好。这样的机会,不是很多的。”

徐勇:“那好吧,你在开学前三二天,要住在自己家里。一个春节,总得陪陪父母。”

这是实话,也是实情,徐灵儿没有反对。

史少华讲了春节后的工作打算,徐勇夫妇听了,表示满意。

这夫妻俩发现,史少华越来越懂事了。

这应该是属于早熟现象,史少华从小失去了父母,所以成熟得比一般孩子快。

才二十虚岁,已经开始职业规划,布置得非常周密。

他们彼此聊聊家常,十分融洽。

史少华还讲了工作后的经历,使徐勇一家人更加了解史少华的志向。

这小子野心不小啊!

史少华说要自己接工程,自己做老板。

这样的想法,自然会得到徐勇一家人的认可。

社会很现实,没钱寸步难行。

所以史少华必须赚钱,而且赚大钱!

人穷衣服破,说啥都是错!

人,就要活得现实点,这个社会不是看钱,就是看权,你有钱,干啥都方便,你有权,和谁都有缘。

现实的社会,不相信眼泪,残酷的社会,不同情弱者,要想出人头地,就得愿意努力,要想衣食富足,就得拼命加油。

别那么天真,指望别人帮你,别那么幼稚,以为会有奇迹。

有时候,你会发现,越是现实的人,越有能力,越是坚强的人,越有实力,我们不是三岁的孩子了,不可能永远相信童话故事里,王子和公主会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所以,人就要活得现实点,才能看清真真假假的世界,才能看懂虚虚实实的人心,才能依靠自己好好生活,才能逼迫自己竭尽全力。

你不现实,未必有错,但是你现实了,一定不会失落。

现实,会让你想办法努力,现实,会让你明白些道理,这个社会,会说的比会做的受欢迎,嘴甜的比木讷的得人心。

有些人,靠一张好嘴就能得知己,有些人,做百件好事未必得珍惜。

活得现实一点吧,天上掉下来最多的就是陷阱,靠谁都不行,靠自己才有用。

当你站在顶峰,自然有人仰慕你,当你跌进低谷,看有谁愿意拉你。

现实一点,不会错,自己想要的东西,自己努力,自己想要的幸福,自己争取,现实一点,没什么不好,至少你有坚持的理由,至少你有拼搏的动力!

鼠年,史少华的本命年,撸起袖子加油干!

午餐结束后,史少华回到自己的房间,开始雷打不动的午休。

最近午休前,史少华不再在床上看美女图片,而是看行业动态方面的信息。

他现在从事建筑业,当然要看建筑方面的信息。

史少华明白,真正挣大钱的人,是头脑有准备的人。

平时要做足功课,这样临阵才不会磨枪!

风云动,男儿当自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