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偶像的黄昏(1 / 2)

6月15号,闵聪达睡了一个懒觉才从睡梦中醒来,看了看时间已经要太平洋时间11点多了。

这时,家里的厨房间已经响起了做饭做菜的声音,是闵聪达请的唐人街家政阿姨过来给他做午饭。

以前没钱的时候,闵聪达要么去球队蹭饭,要么自己做饭,解约资金,现在收入宽裕了(罚款罚来的),他也享受享受,找了个家政给自己做饭、打扫公寓。

等闵聪达洗漱完穿好衣服,刘阿姨已经将饭菜做好端到了桌上。

刘阿姨是福建人,来美国务工十多年,做过餐饮,烧一手好菜。

闵聪达来美国好几年了,他的肠胃还是适合中国的饮食,美国人的饮食实在太糙了,脂肪和糖分都太高,他吃不消。

“哟,刘阿姨,这罩着的是什么菜啊?闻起来挺香的。”

闵聪达看到餐桌上有一道菜用罩子罩着,一股浓浓的香味飘散出来,勾住了闵聪达的鼻子。

平日里刘阿姨过来做饭,主要就做一些家常小菜,反正闵聪达一个人吃,吃不了太多。

这又是大盘子又是罩子的,一看就是个大菜,日常菜单上应该没有才对。

刘阿姨笑呵呵道:“闵总啊,这是特意为你加的餐啦,叫灌汤黄鱼。”

说着,刘阿姨揭开了盖子,一股香味略微一股腥味冲出,直刺闵聪达的鼻腔。

“灌汤黄鱼?”闵聪达听说过这道菜,是在一部电影上看过的。

这是一道工艺复杂的名菜,首先黄鱼就不好买,这里是美国,想要弄到正宗黄鱼殊为不易。

这道菜在食材处理上更是要求极高,刀工、手法、烹饪方法,都不是普通厨师能搞定的。

用筷子破开鱼肚子,里面有海参、鲍鱼、干贝、鱼丸等各种海鲜干货,香味极浓,味道极为丰富。

“刘阿姨,没想到你厨艺这么好,能做这样的大菜。这道菜少说几百美元吧,我待会儿把钱转给您吧。”

“哎呀,都说了是专门为您做的,怎么可能收钱呢?收钱不变成我强买强卖啦。闵总,我是为了我儿子专门为你做的这道菜。我儿子是伱们快船的球迷啊,铁杆的那种。他说快船今天快船要比赛,赢下就拿到总冠军啦,是什么三连冠。反正自从我儿子做了你们球队的球迷,我感觉他整个人都自信多啦。这条黄鱼我弄来很不容易的,您快点趁热吃吧。”

刘阿姨这么说,闵聪达也不再客气,原本就饥饿的他,已经被一桌丰富的菜勾起了食欲。

一边吃,闵聪达一边问刘阿姨,“刘阿姨啊,您儿子多大了?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快船的?最喜欢哪个球员啊?”

刘阿姨一边打扫厨房,一边道:“我儿子今年已经在读大学啦,南加州大学哦。他是高中到这边来读书的,那时候我做餐饮赚了些钱,想让孩子在美国受好点的教育嘛。他刚到这边你懂的啦,亚裔总是会受点气,难免的嘛,他上的也不是那种特别好的学校。我和他爸爸都是只会干活的那种人,他受了委屈,也不怎么和我们讲。后来我才知道的,被歧视,吃了不少苦嘛。但他讲霍,那时候他喜欢篮球,会看什么NBA。他说本来他喜欢湖人啦,但后来又说喜欢快船,说你们球队对球迷特别好,服务特别棒,就是票价有点贵。然后一直在赢球,在进步,他说有受到鼓舞,还参加过你们组织的什么活动。他最喜欢的好像是什么裤子里吧,说这个人给了自己勇气,长成那样都能打NBA,他有什么不行的勒。”

闵聪达吃得很香,听到刘阿姨说“裤子里”,就知道肯定是库里,他的确是洛杉矶乃至加州地区很多年轻人的偶像,激励了许多身体素质一般的球员,野球场上投三分的人这几年可以说数量激增,都是拜库里所赐。

至于快船的球迷服务,的确一直都是NBA的标杆,自从那次瑞切莱邀请西亚卡姆来看比赛后,快船就形成了这个传统,经常邀请小球迷,身体有残疾的儿童,少数族裔的青少年,还有一些边缘群体来快船现场看球。

过去快船是没有这些服务的,因为斯特林太抠门了。

闵聪达乐得在这方面多花钱多开销,哪知道为快船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加上快船成绩节节攀升,从鱼腩一步步走到王朝,可以说最早喜欢快船的那批年轻人,是跟着快船一起成长的。

快船过去单薄甚至难看的历史,反而让球队没有包袱,也让年轻球迷不必沉浸在过往的辉煌中,快船所有的辉煌都是跟着他们一起创造的。

其实对很多年轻球迷,尤其是美国本土球迷来说,他们对球队过去那些历史往往不是太感兴趣。

人都是要活在当下,展望未来的,就像当年拉里-伯德被凯尔特人选中,他也直言不讳对凯尔特人过去那些辉煌的冠军历史不太了解,也没兴趣去了解,他要做的是拿到新的胜利,新的冠军。

相较于其他NBA球队,快船有个天然优势,就是他们总经理是中国人,并且这货在媒体上曝光率极高,在队内权势极大。

这让快船的中国味很浓,像NBA过年都会搞什么球队拜年,快船的视频是做的最好最走心的,大家的普通话说的也很不错,毕竟在快船队内,学习普通话是基本要求。

快船媒体部的人,汉语水平都不错。

加州地区华人也多,快船球迷数量更是惊人。

所以刘阿姨的儿子从快船、库里这里得到精神力量,一点都不让人意外。

闵聪达心里默默想:你们知道你们的精神力量,是折磨了我多少年才榨出来的吗?感情这些年我受的苦,都变成别人的精神养料了。

这么一想,闵聪达还觉得自己功德无量,这顿饭吃的更香了。

吃完午饭,刘阿姨将家里好好收拾了一番,临别时,刘阿姨问道:“闵总,能不能帮我儿子这件球衣上签个名啊?”

刘阿姨从布包里拿出一件库里的30号球衣,闵聪达道:“可以,你放在我这儿,我到时候去队里,让库里给他签上。”

刘阿姨却道:“不是的,他不要库里的签名,他想要你的签名,他说你是中国人的骄傲。”

闵聪达一愣,道:“我…这个冠军又不是我拿的,我算什么骄傲。”

刘阿姨道:“当然算啦,大家都说你在NBA这个圈子取得那么大的成功,家乡的人都觉得沾光呢。”

“是吗?大家都这么觉得吗?”

“当然啦,闵总,你真的很了不起诶。你要是有兴趣参选,我们都想选你的啦。”

“我不行我不行,我对政治没兴趣,而且我又不是美国国籍,不行不行啦,我给你签名吧。”

闵聪达在库里的球衣上签了自己的名字,交给了刘阿姨,他没想过自己会成为很多人的偶像。

其实,体育行业在美国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体育产业的总值达到4800多亿美元,是美国电影产业的5倍之多。

所以别看好莱坞电影的影响力遍及全球,但在美国本土,体育产业的规模更大,体育明星的地位往往更高。

不过在文体行业,亚裔一直都处在链条的底端,电影中亚裔从来都是配角、陪衬,体育行业中亚裔更是凤毛麟角。

NBA基本就是管理层、教练是白人,球员基本都是黑人,亚裔有着零星的存在感。

姚明是影响力最大的一个,但美国人对姚明的定位一般都是“客人”,一个东方来客。

在姚明退役后,他就回了中国,去从事新的和篮球相关的事业去了。

闵聪达不同,虽然他不是球员,可是他在更为高层的管理层工作,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更难能可贵的一点是,闵聪达身上保留了浓厚的中国传统气质,他甚至将这种气质带到了快船,带到了NBA,相当于进行了文化输出。

比如英文不流利,经常说汉语,经常说中国的谚语,做事、建队,很有中国文化风格,一点都不黄皮白心。

在美国精英阶层也是不乏东亚族裔,但他们想要成功,无一例外先要让自己成为美国人,成为美国文化(白人文化)的一部分。

肤色、相貌,对他们而言只是一层皮囊而已,从精神、家庭到文化,他们都成为,也不得不成为美国的一份子。

只有闵聪达,这个神奇的男人,从他公寓的风格就能看出来,纯纯的中国式装修,进了他家不知道的还以为到中国某个中档小区的房子了。

闵聪达当然知道,这是系统的功劳,让他牢牢坐在快船总经理的位置上,无人可以撼动。

既然别人无法扳动他,无法让闵聪达适应大环境,但只好大环境来适应闵聪达了。

四年下来,还真就治好了快船的鱼腩病,如今他们距离王朝只有一步之遥了。

刘阿姨心满意足的离开后,闵聪达中午小憩了一会儿,到两点左右,艾达开车过来接闵聪达去斯坦普斯中心。

先去了一趟球队总部,所有人在见到闵聪达后都亲切的向他问好,像遇到一个老朋友一般。

快船队不仅球员变动少,员工的变动也很少,反正四年时间里,只有少数人辞职,没有被开除的。

在美国,尤其是洛杉矶这样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一个公司员工进进出出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大家都是在工作赚钱的,平时在公司上班,下了班大家就是陌生人,没必要建立太深厚的感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