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泥盆(2 / 2)

霎时,天空乌云密布,雷声大作,云层里只见两条蛇影翻腾,大雨倾盆而下,直下了一天一夜。

老百姓开心了,而卢师却站在滂沱大雨中,整整三天三夜,可再也没等到这两个孩子归来。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轮回,以身证果,报了卢师的当年收留之恩。

当王珂把这个故事,讲给谷茂林和李进听的时候,三个人扶着证果寺门前的栏杆,眺望着山脚下的青龙湖。

此时再看青龙湖对岸,漫山红遍。红叶如海。正午阳光,洒满四野的枫树林,更显得叶海如血。

“明白了,排长,生命只为因果而证,这寺庙果然起了个好名字。”

谷茂林竟然也能说出这样有哲理性的话,让王珂心头一动。“李进,你先下山,和股长、连长说一下,我们马上下去。”

“是!”

李进转身就走,当走出了百十米,王珂这才转脸问谷茂林。“茂林,你说那老石碑下有什么?”

“你说的是长安寺吗?”

“这不废话?”

“排长,你逗我玩吧?你不是早就看出来了吗?”谷茂林脸上闪现着兴奋的光,在他眼里,王珂和他一样,也是位大侠。

“我看出来了什么?”

“在灵光寺时,你不是在反复的念叨,老石碑、黄泥盆吗?别人没听到,我可是听的清清楚楚。”

王珂一想,还真的是,只不过自己口中的黄泥盆,说的是指挥排东侧训练场那个塔基下……

“茂林,你的意思是老石碑下有一个黄泥盆?”

“是啊!难道你还在其他地方又发现了?”

“没有,没有。”王珂有些奇怪了,怎么老石碑下面又是一个黄泥盆。黄泥盆又不是什么宝物,为什么塔基下、石碑下都埋它呢?

会不会有一种东西,掩藏在黄泥盆里,让谷茂林也看不出来?

现在唯一的解释,就在这里。否则当年盖塔、立碑的人,吃饱了没事干,把一个破盆埋在下面干什么?

“走吧,茂林,我们下山。”

王珂拄着拐,留念地回头看看,身后是通往香叶山的路。时间来不及了,如果日后还可以来玩,一定从这里步行去香叶山看看。

下比上,快的多。一路的风景,都一闪而过。

当一行六人再回到二处门前的“许愿树”时,已经是下午时分。

个个都累的腰痠背痛,齐齐地坐在旁边的一溜石凳上休息。李进背的水,早就成为一串“叮叮当当”的空壶。

王珂坐在那里,拄着面前的拐杖,再看对面的二处,唉,要是温干爹在这里就好了,他一定会有独到的见解。

“怎么样?还能坚持不?”老排长胡志军走到王珂的面前,关心地问。王珂是唯一腿脚不利索的,本来几个人都想扶着或帮他,无奈这也没法帮,背人上山或下山,在这石道上行走,可不是件容易事。

“没事,这不到了?我们走吧,正好赶回去吃下午饭。”

王珂说完,站了起来。再一次回头看看上山的路,和山道上若隐若现的寺,便拄着拐向京都军区大院的西门走去。

今天晚上,按照惯例,连队点名,点完名后,排务会、班务会……抖擞精神,迎接明天的工作。

可是王珂没有想到,会有一场更大的考验在后面。

进了西门,一行人便分开回连队。

大家心照不宣,都为了避免影响。

王珂和谷茂林是在外面绕了一圈,才回到指挥排,可是一看全排都去吃饭了。

“茂林,你去吃饭,我收拾一下,把我的饭带回来。”

“嗯哪。”谷茂林应了一声,掉头就走,连门都没进。

王珂进了屋,脱去便装,一手端着脸盆就去门口的右侧接水。

三炮连的战士吃饭已经回来了,三三两两地向回走。这次整编,对营以下的动作主要是加强,每个营除了三个步兵连以外,另外的炮兵连和机枪连都没有什么变化。

“王珂,王排长。你接水啊。”

王珂抬头一看,同样和他一样拄着拐的三炮连一班长杨兵走了过来,这位同乡的脚比自己扎的还早,如今都快三个星期了,走路还不是特别利索。

“去去去,去个人帮助王排长端水。”杨兵向身边的一位战士说道,这才转过脸对王珂说:“听说你们炮连鸟枪换炮了?换下来的炮装备先给我们连。”

“什么意思?”王珂也是昨晚才知道的换装,但换下来的装备移交给三炮连,他倒是第一次听说,这消息传得真快啊!

“没什么意思,你们连队的口径大,我们原来的八二迫击炮也将淘汰,接着用你的装备。”

啊,是这样啊。有意思,相当于老大的旧衣服,换下来老二穿,老二穿不下了,老三再接着穿。

“是这样啊。”

“对,我是想,等这几天有时间,你帮我对口找一个班长,来我们排帮助指导下,你要是有时间,也从你们排的角度,给我们介绍一下这炮的性能、弹道什么的。”

“这没问题,我一会就让我们的一班长来,你们有什么尽管问。”王珂立刻想起罗绍环,友邻连队,互帮是应该的。

但杨兵的做法,让王珂心头一动。你看看人家这反应,第一时间啊,第一时间就开始了。可是自己的指挥排呢,对榴弹炮又知道多少?

王珂倏然想起这榴弹炮可能也不是新的,过去师炮团才有榴弹炮营,是不是他们换下来的呢?诶,不管是不是,看来也要尽快地去取取经。

两人又唠了一会,各自分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