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骚动(2 / 2)

人家两个排长体检,可能是为了见习转正,你算哪根葱?为什么我也参加体检,孔子不懂,孟子不懂,老子也不懂!

难道是后勤范部长那里有了消息,不对,不对。如果是范部长有消息,他的秘书肯定会和自己打招呼,至少连队会有所动静吧。

那为什么让自己也参加体检呢?

百思不得其解,王珂想了一圈也没有想出什么所以然。还是等明天吧,明天早晨六点半就知道原因了。

王珂一直在铺上烙“烧饼”,一直到天快亮时,才迷迷糊糊的睡着。

早晨新兵们的扫地声都没有惊醒他,直到起床号,王珂才猛然惊醒。掏出怀表一看,已经六点,赶紧翻身起床。

一开门,麻秸赵明明已经端着洗脸水走了进来。

“排长,你洗漱。”

也不客气了,王珂立刻拿着自己的军用茶缸,在盆里舀了漱口水,然后开始洗漱。

收拾停当,立刻往炊事班跑,其它两名排长一般会在那里等着的。

果然不出所料,一排长孙汝银和二排长张得龙已经候在了那里。

“没有人带我们去吗?”

“没有。”

三是成行,赶紧向门诊部走去。

到了军区门诊部,看到还二十几个年轻干部和战士在那里排队。

“你们都是来体检的吗?哪个单位的?”一名护士迎了上来。

“我们是施工部队的。”

“哦哦,叫什么名字?”护士应了一声,便拿出一张表,逐个对照。

孙汝银和张得龙很快就找到了,可是在这张表上,却没有王珂的名字。

是不是搞错了?王珂顿时尴尬不已。

“王珂吧?”那名小护士仿佛想起了什么,又拉开抽屉,在里面重新拿出一张纸,上面只有寥寥几个人,果然找到了王珂的名字。

“好了,你们三个人把表填一下。”小护士说着,递过来三张表。

还要填表啊?王珂从孙汝银手上接过一张表,上面抬头印着体检表三个字,看不出任何信息。

三个人依次把表填好,接下来,量身高、称体重、测血压、测视力、抽血、拍胸片……好一番折腾。

“好了,你们回去吧。”

三个人走出门诊部,一身轻松。王珂掏出怀表一看,已经快八点了,早过了饭点。

“两位排长,我请客,就在对面吃点。”

王珂拉着孙汝银和张得龙就向马路对面走,来到小吃店,一看啥东西也没了,只剩下一点粥。

“干的还有没有?”

“没了。最多也就三碗了。”

“那吧,来三碗。”付完钱,王珂忽然想起了什么,连忙跑到隔壁的服务社,去买了一句饼干。

哈哈,土洋结合。就饼干,喝稀粥。

“是我改编的,我老家怀素老先生的。”

“啊,你敢改一个老先生的诗?他知道会不会擂死你?”

“不会的,他已经过世上千年了。”

王珂的一本正经,终于让周边的战士一齐轰笑起来。

“笑什么笑?好像你们都知道怀素似的。”范晓昭那个气啊,敢情你王珂敢戏弄我。她转过脸来,半是认真半是怒地说:“王珂,本姑娘正式通知你,这把扇子没收了。”

“起立!”此时,炮兵连值班员一声口令。

“哗啦”全连起立,一片拎马扎的声音。

王珂目不斜视,指挥排那十来把扇子,包括王珂那第一把大白扇,王明生拿去换的,现在都没有还回来。

在向后转的功夫里,王珂才向范晓昭说:“再见!范排长。”

范晓昭没理,她还坐在那里撅着嘴。不就是一把破扇子吗?切,本姑姑还不稀罕呢。

想着想着,她不由得再看看手里那把造型别致的题诗扇,先不说什么改编不改编,这可是王珂亲笔写的诗啊,你说巧不巧,为啥偏偏自己一看就喜欢的不得了呢?难道这就是天意?

这首诗,范晓昭可能真的不能理解其中的意境,但是……

想到这里,范晓昭的心,“扑通扑通”地乱跳起来,心里涌动一股莫名的情绪。

以致于身边的战友都起立了,她还坐在那里沉思。

“晓昭,想啥呢?”另一名排长走过来,拽起了她。

回到通信总站,范晓昭似乎还没有回到正常。早就过了部队熄灯的时间了,但她托着腮,在自己的写字台前,静静的趴着,回味着认识王珂的这半个多月来所发生的一切。除了他立功受奖,会数学建模,会吟诗以外,还有多少是自己不知道的?

这个夜晚,她注定要失眠!

而此时,王珂也静静的躺在自己的板房里,望着黑暗中的天花板,耳边响起《五朵金花》电影中的经典台词。

大理三月好风光哎,蝴蝶泉边好梳妆,

蝴蝶飞来采花蜜哟,阿妹梳头为哪桩?

那只放在自己腿上的手,真的为抢夺一把扇子吗?我必须要斩断骚动的情绪,尽快回归到自己的工作中。

到此结束,王珂叹了一口气,立刻命令自己,马上睡觉。可是,如果明天通信总站的李教导员,真的来连部邀请自己去做报告,又该怎么办?

做什么报告?这个风头绝不可以出!我们是来施工的,更何况,范晓昭就在通信总站,说八个样,也不能够去!

昏昏沉沉中,王珂想睡觉了。

可是还没有等睡着,自己的门“砰砰”被敲响。

“指挥排长,我是通讯员小白。”

王珂一下惊醒,他跳下床,趿着鞋,打开了门。

“小白,什么事?”

“团里通知你,明天早晨不吃饭不喝水,六点半到门诊部体检。”

“体检?是我一个人,还是全排?”

“你们三个排长都去。”

“哦,知道了。”

送走小白,本来就有些失眠的王珂,此时睡意全无。

人家两个排长体检,可能是为了见习转正,你算哪根葱?为什么我也参加体检,孔子不懂,孟子不懂,老子也不懂!

难道是后勤范部长那里有了消息,不对,不对。如果是范部长有消息,他的秘书肯定会和自己打招呼,至少连队会有所动静吧。

那为什么让自己也参加体检呢?

百思不得其解,王珂想了一圈也没有想出什么所以然。还是等明天吧,明天早晨六点半就知道原因了。

王珂一直在铺上烙“烧饼”,一直到天快亮时,才迷迷糊糊的睡着。

早晨新兵们的扫地声都没有惊醒他,直到起床号,王珂才猛然惊醒。掏出怀表一看,已经六点,赶紧翻身起床。

一开门,麻秸赵明明已经端着洗脸水走了进来。

“排长,你洗漱。”

也不客气了,王珂立刻拿着自己的军用茶缸,在盆里舀了漱口水,然后开始洗漱。

收拾停当,立刻往炊事班跑,其它两名排长一般会在那里等着的。

果然不出所料,一排长孙汝银和二排长张得龙已经候在了那里。

“没有人带我们去吗?”

“没有。”

三是成行,赶紧向门诊部走去。

到了军区门诊部,看到还二十几个年轻干部和战士在那里排队。

“你们都是来体检的吗?哪个单位的?”一名护士迎了上来。

“我们是施工部队的。”

“哦哦,叫什么名字?”护士应了一声,便拿出一张表,逐个对照。

孙汝银和张得龙很快就找到了,可是在这张表上,却没有王珂的名字。

是不是搞错了?王珂顿时尴尬不已。

“王珂吧?”那名小护士仿佛想起了什么,又拉开抽屉,在里面重新拿出一张纸,上面只有寥寥几个人,果然找到了王珂的名字。

“好了,你们三个人把表填一下。”小护士说着,递过来三张表。

还要填表啊?王珂从孙汝银手上接过一张表,上面抬头印着体检表三个字,看不出任何信息。

三个人依次把表填好,接下来,量身高、称体重、测血压、测视力、抽血、拍胸片……好一番折腾。

“好了,你们回去吧。”

三个人走出门诊部,一身轻松。王珂掏出怀表一看,已经快八点了,早过了饭点。

“两位排长,我请客,就在对面吃点。”

王珂拉着孙汝银和张得龙就向马路对面走,来到小吃店,一看啥东西也没了,只剩下一点粥。

“干的还有没有?”

“没了。最多也就三碗了。”

“那吧,来三碗。”付完钱,王珂忽然想起了什么,连忙跑到隔壁的服务社,去买了一句饼干。

哈哈,土洋结合。就饼干,喝稀粥。

“是我改编的,我老家怀素老先生的。”

“啊,你敢改一个老先生的诗?他知道会不会擂死你?”

“不会的,他已经过世上千年了。”

王珂的一本正经,终于让周边的战士一齐轰笑起来。

“笑什么笑?好像你们都知道怀素似的。”范晓昭那个气啊,敢情你王珂敢戏弄我。她转过脸来,半是认真半是怒地说:“王珂,本姑娘正式通知你,这把扇子没收了。”

“起立!”此时,炮兵连值班员一声口令。

“哗啦”全连起立,一片拎马扎的声音。

王珂目不斜视,指挥排那十来把扇子,包括王珂那第一把大白扇,王明生拿去换的,现在都没有还回来。

在向后转的功夫里,王珂才向范晓昭说:“再见!范排长。”

范晓昭没理,她还坐在那里撅着嘴。不就是一把破扇子吗?切,本姑姑还不稀罕呢。

想着想着,她不由得再看看手里那把造型别致的题诗扇,先不说什么改编不改编,这可是王珂亲笔写的诗啊,你说巧不巧,为啥偏偏自己一看就喜欢的不得了呢?难道这就是天意?

这首诗,范晓昭可能真的不能理解其中的意境,但是……

想到这里,范晓昭的心,“扑通扑通”地乱跳起来,心里涌动一股莫名的情绪。

以致于身边的战友都起立了,她还坐在那里沉思。

“晓昭,想啥呢?”另一名排长走过来,拽起了她。

回到通信总站,范晓昭似乎还没有回到正常。早就过了部队熄灯的时间了,但她托着腮,在自己的写字台前,静静的趴着,回味着认识王珂的这半个多月来所发生的一切。除了他立功受奖,会数学建模,会吟诗以外,还有多少是自己不知道的?

这个夜晚,她注定要失眠!

而此时,王珂也静静的躺在自己的板房里,望着黑暗中的天花板,耳边响起《五朵金花》电影中的经典台词。

大理三月好风光哎,蝴蝶泉边好梳妆,

蝴蝶飞来采花蜜哟,阿妹梳头为哪桩?

那只放在自己腿上的手,真的为抢夺一把扇子吗?我必须要斩断骚动的情绪,尽快回归到自己的工作中。

到此结束,王珂叹了一口气,立刻命令自己,马上睡觉。可是,如果明天通信总站的李教导员,真的来连部邀请自己去做报告,又该怎么办?

做什么报告?这个风头绝不可以出!我们是来施工的,更何况,范晓昭就在通信总站,说八个样,也不能够去!

昏昏沉沉中,王珂想睡觉了。

可是还没有等睡着,自己的门“砰砰”被敲响。

“指挥排长,我是通讯员小白。”

王珂一下惊醒,他跳下床,趿着鞋,打开了门。

“小白,什么事?”

“团里通知你,明天早晨不吃饭不喝水,六点半到门诊部体检。”

“体检?是我一个人,还是全排?”

“你们三个排长都去。”

“哦,知道了。”

送走小白,本来就有些失眠的王珂,此时睡意全无。

人家两个排长体检,可能是为了见习转正,你算哪根葱?为什么我也参加体检,孔子不懂,孟子不懂,老子也不懂!

难道是后勤范部长那里有了消息,不对,不对。如果是范部长有消息,他的秘书肯定会和自己打招呼,至少连队会有所动静吧。

那为什么让自己也参加体检呢?

百思不得其解,王珂想了一圈也没有想出什么所以然。还是等明天吧,明天早晨六点半就知道原因了。

王珂一直在铺上烙“烧饼”,一直到天快亮时,才迷迷糊糊的睡着。

早晨新兵们的扫地声都没有惊醒他,直到起床号,王珂才猛然惊醒。掏出怀表一看,已经六点,赶紧翻身起床。

一开门,麻秸赵明明已经端着洗脸水走了进来。

“排长,你洗漱。”

也不客气了,王珂立刻拿着自己的军用茶缸,在盆里舀了漱口水,然后开始洗漱。

收拾停当,立刻往炊事班跑,其它两名排长一般会在那里等着的。

果然不出所料,一排长孙汝银和二排长张得龙已经候在了那里。

“没有人带我们去吗?”

“没有。”

三是成行,赶紧向门诊部走去。

到了军区门诊部,看到还二十几个年轻干部和战士在那里排队。

“你们都是来体检的吗?哪个单位的?”一名护士迎了上来。

“我们是施工部队的。”

“哦哦,叫什么名字?”护士应了一声,便拿出一张表,逐个对照。

孙汝银和张得龙很快就找到了,可是在这张表上,却没有王珂的名字。

是不是搞错了?王珂顿时尴尬不已。

“王珂吧?”那名小护士仿佛想起了什么,又拉开抽屉,在里面重新拿出一张纸,上面只有寥寥几个人,果然找到了王珂的名字。

“好了,你们三个人把表填一下。”小护士说着,递过来三张表。

还要填表啊?王珂从孙汝银手上接过一张表,上面抬头印着体检表三个字,看不出任何信息。

三个人依次把表填好,接下来,量身高、称体重、测血压、测视力、抽血、拍胸片……好一番折腾。

“好了,你们回去吧。”

三个人走出门诊部,一身轻松。王珂掏出怀表一看,已经快八点了,早过了饭点。

“两位排长,我请客,就在对面吃点。”

王珂拉着孙汝银和张得龙就向马路对面走,来到小吃店,一看啥东西也没了,只剩下一点粥。

“干的还有没有?”

“没了。最多也就三碗了。”

“那吧,来三碗。”付完钱,王珂忽然想起了什么,连忙跑到隔壁的服务社,去买了一句饼干。

哈哈,土洋结合。就饼干,喝稀粥。

“是我改编的,我老家怀素老先生的。”

“啊,你敢改一个老先生的诗?他知道会不会擂死你?”

“不会的,他已经过世上千年了。”

王珂的一本正经,终于让周边的战士一齐轰笑起来。

“笑什么笑?好像你们都知道怀素似的。”范晓昭那个气啊,敢情你王珂敢戏弄我。她转过脸来,半是认真半是怒地说:“王珂,本姑娘正式通知你,这把扇子没收了。”

“起立!”此时,炮兵连值班员一声口令。

“哗啦”全连起立,一片拎马扎的声音。

王珂目不斜视,指挥排那十来把扇子,包括王珂那第一把大白扇,王明生拿去换的,现在都没有还回来。

在向后转的功夫里,王珂才向范晓昭说:“再见!范排长。”

范晓昭没理,她还坐在那里撅着嘴。不就是一把破扇子吗?切,本姑姑还不稀罕呢。

想着想着,她不由得再看看手里那把造型别致的题诗扇,先不说什么改编不改编,这可是王珂亲笔写的诗啊,你说巧不巧,为啥偏偏自己一看就喜欢的不得了呢?难道这就是天意?

这首诗,范晓昭可能真的不能理解其中的意境,但是……

想到这里,范晓昭的心,“扑通扑通”地乱跳起来,心里涌动一股莫名的情绪。

以致于身边的战友都起立了,她还坐在那里沉思。

“晓昭,想啥呢?”另一名排长走过来,拽起了她。

回到通信总站,范晓昭似乎还没有回到正常。早就过了部队熄灯的时间了,但她托着腮,在自己的写字台前,静静的趴着,回味着认识王珂的这半个多月来所发生的一切。除了他立功受奖,会数学建模,会吟诗以外,还有多少是自己不知道的?

这个夜晚,她注定要失眠!

而此时,王珂也静静的躺在自己的板房里,望着黑暗中的天花板,耳边响起《五朵金花》电影中的经典台词。

大理三月好风光哎,蝴蝶泉边好梳妆,

蝴蝶飞来采花蜜哟,阿妹梳头为哪桩?

那只放在自己腿上的手,真的为抢夺一把扇子吗?我必须要斩断骚动的情绪,尽快回归到自己的工作中。

到此结束,王珂叹了一口气,立刻命令自己,马上睡觉。可是,如果明天通信总站的李教导员,真的来连部邀请自己去做报告,又该怎么办?

做什么报告?这个风头绝不可以出!我们是来施工的,更何况,范晓昭就在通信总站,说八个样,也不能够去!

昏昏沉沉中,王珂想睡觉了。

可是还没有等睡着,自己的门“砰砰”被敲响。

“指挥排长,我是通讯员小白。”

王珂一下惊醒,他跳下床,趿着鞋,打开了门。

“小白,什么事?”

“团里通知你,明天早晨不吃饭不喝水,六点半到门诊部体检。”

“体检?是我一个人,还是全排?”

“你们三个排长都去。”

“哦,知道了。”

送走小白,本来就有些失眠的王珂,此时睡意全无。

人家两个排长体检,可能是为了见习转正,你算哪根葱?为什么我也参加体检,孔子不懂,孟子不懂,老子也不懂!

难道是后勤范部长那里有了消息,不对,不对。如果是范部长有消息,他的秘书肯定会和自己打招呼,至少连队会有所动静吧。

那为什么让自己也参加体检呢?

百思不得其解,王珂想了一圈也没有想出什么所以然。还是等明天吧,明天早晨六点半就知道原因了。

王珂一直在铺上烙“烧饼”,一直到天快亮时,才迷迷糊糊的睡着。

早晨新兵们的扫地声都没有惊醒他,直到起床号,王珂才猛然惊醒。掏出怀表一看,已经六点,赶紧翻身起床。

一开门,麻秸赵明明已经端着洗脸水走了进来。

“排长,你洗漱。”

也不客气了,王珂立刻拿着自己的军用茶缸,在盆里舀了漱口水,然后开始洗漱。

收拾停当,立刻往炊事班跑,其它两名排长一般会在那里等着的。

果然不出所料,一排长孙汝银和二排长张得龙已经候在了那里。

“没有人带我们去吗?”

“没有。”

三是成行,赶紧向门诊部走去。

到了军区门诊部,看到还二十几个年轻干部和战士在那里排队。

“你们都是来体检的吗?哪个单位的?”一名护士迎了上来。

“我们是施工部队的。”

“哦哦,叫什么名字?”护士应了一声,便拿出一张表,逐个对照。

孙汝银和张得龙很快就找到了,可是在这张表上,却没有王珂的名字。

是不是搞错了?王珂顿时尴尬不已。

“王珂吧?”那名小护士仿佛想起了什么,又拉开抽屉,在里面重新拿出一张纸,上面只有寥寥几个人,果然找到了王珂的名字。

“好了,你们三个人把表填一下。”小护士说着,递过来三张表。

还要填表啊?王珂从孙汝银手上接过一张表,上面抬头印着体检表三个字,看不出任何信息。

三个人依次把表填好,接下来,量身高、称体重、测血压、测视力、抽血、拍胸片……好一番折腾。

“好了,你们回去吧。”

三个人走出门诊部,一身轻松。王珂掏出怀表一看,已经快八点了,早过了饭点。

“两位排长,我请客,就在对面吃点。”

王珂拉着孙汝银和张得龙就向马路对面走,来到小吃店,一看啥东西也没了,只剩下一点粥。

“干的还有没有?”

“没了。最多也就三碗了。”

“那吧,来三碗。”付完钱,王珂忽然想起了什么,连忙跑到隔壁的服务社,去买了一句饼干。

哈哈,土洋结合。就饼干,喝稀粥。

“是我改编的,我老家怀素老先生的。”

“啊,你敢改一个老先生的诗?他知道会不会擂死你?”

“不会的,他已经过世上千年了。”

王珂的一本正经,终于让周边的战士一齐轰笑起来。

“笑什么笑?好像你们都知道怀素似的。”范晓昭那个气啊,敢情你王珂敢戏弄我。她转过脸来,半是认真半是怒地说:“王珂,本姑娘正式通知你,这把扇子没收了。”

“起立!”此时,炮兵连值班员一声口令。

“哗啦”全连起立,一片拎马扎的声音。

王珂目不斜视,指挥排那十来把扇子,包括王珂那第一把大白扇,王明生拿去换的,现在都没有还回来。

在向后转的功夫里,王珂才向范晓昭说:“再见!范排长。”

范晓昭没理,她还坐在那里撅着嘴。不就是一把破扇子吗?切,本姑姑还不稀罕呢。

想着想着,她不由得再看看手里那把造型别致的题诗扇,先不说什么改编不改编,这可是王珂亲笔写的诗啊,你说巧不巧,为啥偏偏自己一看就喜欢的不得了呢?难道这就是天意?

这首诗,范晓昭可能真的不能理解其中的意境,但是……

想到这里,范晓昭的心,“扑通扑通”地乱跳起来,心里涌动一股莫名的情绪。

以致于身边的战友都起立了,她还坐在那里沉思。

“晓昭,想啥呢?”另一名排长走过来,拽起了她。

回到通信总站,范晓昭似乎还没有回到正常。早就过了部队熄灯的时间了,但她托着腮,在自己的写字台前,静静的趴着,回味着认识王珂的这半个多月来所发生的一切。除了他立功受奖,会数学建模,会吟诗以外,还有多少是自己不知道的?

这个夜晚,她注定要失眠!

而此时,王珂也静静的躺在自己的板房里,望着黑暗中的天花板,耳边响起《五朵金花》电影中的经典台词。

大理三月好风光哎,蝴蝶泉边好梳妆,

蝴蝶飞来采花蜜哟,阿妹梳头为哪桩?

那只放在自己腿上的手,真的为抢夺一把扇子吗?我必须要斩断骚动的情绪,尽快回归到自己的工作中。

到此结束,王珂叹了一口气,立刻命令自己,马上睡觉。可是,如果明天通信总站的李教导员,真的来连部邀请自己去做报告,又该怎么办?

做什么报告?这个风头绝不可以出!我们是来施工的,更何况,范晓昭就在通信总站,说八个样,也不能够去!

昏昏沉沉中,王珂想睡觉了。

可是还没有等睡着,自己的门“砰砰”被敲响。

“指挥排长,我是通讯员小白。”

王珂一下惊醒,他跳下床,趿着鞋,打开了门。

“小白,什么事?”

“团里通知你,明天早晨不吃饭不喝水,六点半到门诊部体检。”

“体检?是我一个人,还是全排?”

“你们三个排长都去。”

“哦,知道了。”

送走小白,本来就有些失眠的王珂,此时睡意全无。

人家两个排长体检,可能是为了见习转正,你算哪根葱?为什么我也参加体检,孔子不懂,孟子不懂,老子也不懂!

难道是后勤范部长那里有了消息,不对,不对。如果是范部长有消息,他的秘书肯定会和自己打招呼,至少连队会有所动静吧。

那为什么让自己也参加体检呢?

百思不得其解,王珂想了一圈也没有想出什么所以然。还是等明天吧,明天早晨六点半就知道原因了。

王珂一直在铺上烙“烧饼”,一直到天快亮时,才迷迷糊糊的睡着。

早晨新兵们的扫地声都没有惊醒他,直到起床号,王珂才猛然惊醒。掏出怀表一看,已经六点,赶紧翻身起床。

一开门,麻秸赵明明已经端着洗脸水走了进来。

“排长,你洗漱。”

也不客气了,王珂立刻拿着自己的军用茶缸,在盆里舀了漱口水,然后开始洗漱。

收拾停当,立刻往炊事班跑,其它两名排长一般会在那里等着的。

果然不出所料,一排长孙汝银和二排长张得龙已经候在了那里。

“没有人带我们去吗?”

“没有。”

三是成行,赶紧向门诊部走去。

到了军区门诊部,看到还二十几个年轻干部和战士在那里排队。

“你们都是来体检的吗?哪个单位的?”一名护士迎了上来。

“我们是施工部队的。”

“哦哦,叫什么名字?”护士应了一声,便拿出一张表,逐个对照。

孙汝银和张得龙很快就找到了,可是在这张表上,却没有王珂的名字。

是不是搞错了?王珂顿时尴尬不已。

“王珂吧?”那名小护士仿佛想起了什么,又拉开抽屉,在里面重新拿出一张纸,上面只有寥寥几个人,果然找到了王珂的名字。

“好了,你们三个人把表填一下。”小护士说着,递过来三张表。

还要填表啊?王珂从孙汝银手上接过一张表,上面抬头印着体检表三个字,看不出任何信息。

三个人依次把表填好,接下来,量身高、称体重、测血压、测视力、抽血、拍胸片……好一番折腾。

“好了,你们回去吧。”

三个人走出门诊部,一身轻松。王珂掏出怀表一看,已经快八点了,早过了饭点。

“两位排长,我请客,就在对面吃点。”

王珂拉着孙汝银和张得龙就向马路对面走,来到小吃店,一看啥东西也没了,只剩下一点粥。

“干的还有没有?”

“没了。最多也就三碗了。”

“那吧,来三碗。”付完钱,王珂忽然想起了什么,连忙跑到隔壁的服务社,去买了一句饼干。

哈哈,土洋结合。就饼干,喝稀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