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学堂一课论分明(2 / 2)

逐仚 青衣潇然 6349 字 2023-05-20

不多时,学堂外又走进来一个少年,正是宋明。宋明因为担心自己的爷爷,所以显得忧心忡忡,来到堂上,向孔孟尧施礼道:“夫子!”

孔孟尧似乎看出他的心思,出言道:“若有心事,今日可先回去,不用上课。”

宋明虽有此心,但是他被爷爷告诫,今日要留在小镇里,只有留在小镇才是生路,其他都是死路。爷爷要他听话活下去,重振天机阁。

因此,宋明摇了摇头,道:“我没事,夫子不必担心。”说完,他便坐到了位子上。

可是又过了许久,也不曾再来一个人。原因是太岳城不太平,百姓们都躲在自己家里,自然也就不许孩子出门上学了。

离每日开课的时间,已经过了半个时辰,依旧再无人来,只有无渡,自修与宋明三人。

一直闭着眼的孔孟尧睁开眼,出言道:“看来今日,只有你们三人来听我授课了。”

话音未落,就听门外一个声音传进来:“夫子,我迟到了!”

紧接着,一个少年跑进来,气喘吁吁的道:“夫子赎罪,学生迟到了。”

孔孟尧看着他,他名叫岳奔,是小镇上的一处人家的孩子。自小丧父,母亲寡居将他带大。聪明好学,不仅读书认真,也学了一身武艺,常打抱不平。

剑岳奔如此,孔孟尧问道:“因何来迟?”

岳奔答道:“今日母亲恐怕外出有危险,因此不许我出门,我是趁母亲不注意,偷着跑出来的。夫子,我这不算是违逆母亲之命吧?”

孔孟尧闻言一笑道:“令堂深明大义,她虽然担心于你,但是她会理解的。我写一纸条告诉她就是。”

说着话,孔孟尧伸手取了一张纸,提笔写了字,向空中一抛,那纸条便消失不见。

下一瞬,纸条落在一个破旧的茅屋里,岳奔的母亲拿起来看了看,赶紧道:“多谢夫子照顾小儿。”

孔孟尧将岳母的话听在耳中,对岳奔道:“你母亲已经知晓你在此处,坐下听课吧!”

“是!”

待岳奔坐好,孔孟尧开言道:“今日,或许是为师最后一次给你们授课。日后虽然不再来学堂,你们的学业也不能够落下!”

“这……”

“夫子,这是为什么?”

“夫子难道要离开镇子吗?”

不渡与自修,岳奔都不知道为什么,只有宋明隐隐有了猜测。

孔孟尧笑道:“有始当有终,今日的课还要讲。为师要问,你等平生之志!”

此言一出,岳奔率先起身道:“学生要当一朝将帅,就如大乾王朝的大柱国徐铮一样,统领千军万马,决胜两军阵前,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孔孟尧点了点头,目光深邃。仿佛看到当年学堂上,有一个叫陈长缨的学生,也是这么对他说的。

紧接着,不渡起身道:“愿我佛慈悲,普渡天下苍生。弟子曾随师父发下宏愿,为我佛传道,拯救苍生疾苦!”

自修不甘示弱,起身道:“弟子也随师父修行,若得清闲,当无事无为,无忧无虑。倘若天下有事,当背剑下山,拯救苍生!”

孔孟尧又看向宋明:“宋明,你可有何志向?”

宋明慢慢站起身,老实道:“夫子,我没有什么志向,我只想学好爷爷教给我的东西,然后完成爷爷想我去做的事情。”

听完四人的话,孔孟尧出言道:“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希望你们以后,都能记住今天所说的话。”

“弟子谨记!”

孔孟尧又道:“今日没有新课相授,如果你们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不然就温习旧课,下学前,为师要检查背诵。”

此言一出,不渡与自修脸色一变,急忙翻开课本,开始默背。他们已经挨过无数次的板子,虽然不疼,但要被青伊嫌弃好久。

但岳奔却站起身来,问孔孟尧道:“夫子,弟子有一个疑问,梦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我今日算是违背了母亲的意思,弟子这是不孝吗?”

孔孟尧道:“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岳奔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孔孟尧又道:“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孝为大,却不当执着于此,身体力行,自然为之。”

岳奔道:“弟子受教了。”

不多时,岳奔又问道:“夫子,我欲外出游学,又恐家中老母无人奉养,弟子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是好。”

孔孟尧言道:“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男儿处世,志当存高远!”

岳奔点点头,道:“弟子明白了。”

孔孟尧看着岳奔,突然道:“中域之地,百家争鸣,你可到中域去寻你的志向,或许会有收获。”

“多谢夫子指点!”岳奔十分高兴,原本他还在为该去何处而烦恼,如今孔孟尧支出了方向,他便有了目标。

孔孟尧看向学堂外的天空,淡淡的道:“天象,乱矣!”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