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捷报连连(2 / 2)

“咱们这样……”

乐平,鲜卑王帐

此时,拓跋可汗也和杨应钦董国为有一样的想法,这仗还怎么打?

尉迟锐和杨敏历经千辛万苦,甚至在新兴城还和一支孙家军小队在野外较量了一次,终于回到了乐平郡。

听到尉迟锐等人只带回来一千多人,拓跋可汗只觉得呼吸困难,他严重怀疑尉迟锐这个大将还能不能行了?

(

要知道,能派出去的,都是军中的精锐。五万的精锐啊,就只带回来一千多人。

拓跋可汗怒问,“到底怎么回事?”这五万骑兵,就算是一棵棵白菜,站在那给对方砍,也得花上不少时间吧?

底下的拓跋玉努力地露出心痛的神色,实则内心却松了口气,他之前打的那次败仗,父汗一直视为耻辱,毕竟半路被缙台军伏击杀得屁滚尿流,属于出师未捷。

现在有了尉迟将军的对比,同样是被缙台军半道伏击,他好歹还带回来了两万兵马不是吗?对比尉迟锐等人只带回来一千多残兵,他好像也不是那么差的,对吧?

尉迟锐焦急地回道,“可汗,我们败得那么惨,是有原因的。平州拥有一样武器……”

他接下来讲述了炸药的威力。

听完尉迟锐的表述,以及杨敏的补充,整个王帐内针落可闻。

尉迟锐说完之后,就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候发落。

通过他的叙述,在场的人都能理解他这次惨败实在是不可避免的,他和杨敏能逃出来,还带回来那么重要的消息,实属不易。

拓跋可汗觉得自己还没缓过劲来,王庭联络部又接到一个噩耗:雁门失守,贺兰琰将军连带着城内的一万守军全军覆没。

听到这个消息,王帐内的成员又集体失声了。

有人发出灵魂一样的疑问,“平州究竟出动了多少兵马?”又是埋伏又是攻城的。毕竟从消息面来看,尉迟锐带领的五万援军被埋伏以及雁门失守应该就是前后脚的事。

拓跋可汗恼火地道,“先不管平州出动了多少兵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对付平州吗?”

和平州交手至今,他们已损失十二三万兵马了!

下面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心里都很清楚,损失了十几万兵马估计还打不住。

平州有那等利器,新兴迟早也会易主。

还有肃慎部落,现在还没消息传来,但他们面对实力强大的平州,情况恐怕也不会太好。

“可汗,不如先让独孤将军撤回来吧。”尉迟锐提议,在找到克制平州的武器前,再打下去,也是做无谓的牺牲。

有人却不赞同,“野战是我们鲜卑骑兵的优势,独孤将军在新兴与平州的孙家军斡旋,方能找出克敌之法,即使现在和孙家军对上不占优势,但可汗,有些牺牲是必要的。”

这时,拓跋金提了一个建议,“父汗,我们可以看看大黎那边什么情况啊。”

“平州得了那样的利器,儿子就不信它能忍住不对大黎动手。”

拓跋钰唱了个反调,“不一定吧?平州吕颂梨对我们鲜卑外族恶意比对大黎重太多了!”

这一回平州不留俘虏,双方交战这么多场,在场人都看得出来。

拓跋可汗却道,“老二,说说你的想法。”

拓跋金回道,“平州对我们鲜卑重兵出击,仇恨我们鲜卑外族,想驱逐我们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当然是冲着我们占领的城池来的。很显然,平州想要并州。”

“平州既然对并州势在必得,那么就不可能无视横亘在平州和并州之间的城池。你们想想,如果平州官员到并州南地上任还需要绕一个大圈,你们觉得平州能忍?”

“平州手握那等利器,能忍住不将冀州那些城池据为己有?”

有人回道,“忍不住的。”

“所以平州一定会对大黎动手的。”

拓跋金的这番见解,让在场的人忍不住对他刮目相看。

迎上父汗赞许的眼神,拓跋金不禁为自己独特的消息渠道暗算自得。

他却不知这消息是曹华庭故意透露给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他的信任,同时也为了让他脱颖而出。

拓跋可汗点头,“好,就这么办,先看看大黎那边的情况。”必要的时候,可以和他们联手。我们一定能找到办法克制平州的!

“另外,我们不能干等着。”拓跋钰不甘示弱地道,“快秋收了,咱们之前的城池大多都被平州夺了,预备收割的秋粮也没了。我们必须南下!”

“这样是不是不太好?”

“没什么不好的。”拓跋可汗摆摆手,如果大黎和他们鲜卑一样遭遇了平州的大举进攻,即便被他们抢了城池,大黎也得捏着鼻子和他们合作。

平州那边,则是捷报连连。

秦珩指挥着大军以东北方平州的地盘为为中心,往西南方向扩张。

一路上,遇神杀神,遇佛杀佛。

无数的城池被纳入平州版图,无数的基层官员在调动。

“州长,秦晟将军带领缙台军拿下雁门了!”

“州长,孙明将军和郭翀军师带着孙家军拿下整个常山了。”

喜报传回期间,孙家军和缙台军正合力拿下新兴。

“州长,秦珩将军带兵拿下中山、巨鹿、赵郡、安平、清河、平原等地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