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上帝之鞭3.0(2 / 2)

靖明 冬三十娘 293 字 7个月前

消息传出,大明逐渐沸腾。

从新法全面推行以来,对商人的束缚就在不断松开。

一方面,税课司体系的设立就让交税方面的政策清晰了不少。

另一方面,整顿胥吏、引入大量秀才充任基层官员、提刑司的单设、官员待遇费和大明律例的明确,在吏治方面的改善是有功效的,至少在如今这个皇帝在位时。

还有,工商独成一部,在行商登记、新账法等诸多举措下,经商这件事是日益规范的。

过去行商最大的成本其实反而是上下打点,这一点如今虽然仍旧存在,但好上了很多。因此,虽然在税方面比以前难了,逃避的风险极大,但总体而言的成本正在降低。

再加上转运行、河运局、海运局、直道驰道等诸多措施,交通效率也在提高,赋役改革和铁农具推广之下农户日子更好,大明的工商业已经有了繁荣的土壤。

这些都是一点一滴的变化累积起来的效果。

一举复套、收回宣宁,又把北虏逼到了苦寒之地,今年的万寿圣节必定是极为隆重的。

而这个万寿圣节,有圣旨传到各地,皇帝还要接见各地乡贤、商行。

不论是趁这个机会到达官、权贵、富商云集的京城交游一番,还是向皇帝表忠称颂,这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在海运局任职的阳武侯薛翰赶到京城,陛见之后就快马加鞭地离开。

七月的福建东面海上,他坐在船舱中。

身后,是海运局的护航战船,这次有大小十二艘战船随他南去。

从最初的不理解到如今,薛翰已经明白了自己在皇帝布局当中的重要性。

海运局前些年虽然只负责从海上转运江南粮赋到北方,但正是有这个任务,海运局才逐渐锻炼出海上航行和护航作战的能力。

除开正规的大明海师和沿海诸省的海防道,海运局和皇明记海贸行就是大明另外的海上战力。

现在薛翰有了新的身份,他将带着海运局的十二条船,入股南澳海贸公司。

御书房内,薛翰万万没想到父亲当初给他指的这条路,竟然宽阔到这种程度。皇帝对他说的话,许的竟是另一片广阔的天地,那里藏着身为勋臣可能最终极的地位。

在吉婆岛东面的海域,涉险下海的快舟赶上了前面的船,追回了皇帝和军务会议的前一道决定,换上了新的。

而在马六甲,消息的传递实在太慢了。

“翁大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阿方索拉着赵俊一起劝告,“您有临机之权,葡萄牙的远征军虽然需要调集、远航,但恩里克出发时,他们就已经准备动身了。就算大量船只一同远航会慢上不少,也顶多晚两三个月。就算不像之前说的那样,至少也该让胡安回去把他们引入圈套啊!远征军来了,是一定要来攻打马六甲的,这只是守御之战!”

翁万达还在犹豫:“他一人回去,如何能重获信任?此计不可为。”

“诈称大明只是一战宣威已经离去,有恩里克的信件和签名,他暂时留守于马六甲是合情合理的。派胡安回去接应远征军,既可让他们只派部分战船过来,又能毫无防范。相信我,葡萄牙人对东方帝国的了解虽然不多,但仍旧认为咱们是懒得管这么远的地方的。派兵来攻打一番,为了尊严而战,这符合葡萄牙人对东方帝国的认识。”

赵俊也想立功。

他虽然已经立功被封靖海伯,也不赞同阿方索那个直接去占了葡萄牙的建议,但再打两场胜仗,为大明再添一个“果阿宣尉司”是可以的吧?

因此他也说道:“南澳伯所言甚是。大人是钦使,本将虽理当在平夷之后听大人节制,但夷贼既然不甘,则马六甲之战未绝。海师上下,不可坐等夷贼全力攻来。若能轻取,自是上策!”

翁万达必须要赌上自己的前程了。

从这里到京城,消息一来一往就是至少三四个月,但战机稍纵即逝。

如果大明派到这里的文臣武将不能统一想法,万一让海师在这里折损过多,翁万达和赵俊都担待不起。

但计划能不能成功,翁万达心里没有底。

若做出的决定与京城传来的命令相悖,那更是不妙。

听了赵俊的话,翁万达咬了咬牙:“既然靖海伯说此战未绝,那本官就不能节制海师。赵提督以为可,那就这么做吧,本官也不会牵绊将士们。”

赵俊不禁看了看他,过了一会还是说道:“好!有什么干系,我一力担了便是。”

他有潜邸旧臣的身份,如今又有了伯爵之位,大不了就此回到原点。

但是不搏一搏,他不甘心。

大明遥远之地,注定需要更多的自主权。要不然,责任的压力只会让一些事错失良机。但放开了这个自主权,又会带来更多的新问题。

此时此刻,翁万达有点怕担责任,赵俊和阿方索这两个家伙出于各自的“野心”,做出了他们的选择。

遥远的京城里,朱厚熜站在御书房内的世界地图面前,心里正在感慨。

受限于如今这个时代的船只航行速度和通信效率,他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在不拖累大明财政的情况下,如果还想占住一些先机,他也只能尝试释放民间的力量。

就如同历史上另一边的选择那样,让他们自己去冒险,而大明凭借特许就坐收其利。

只有这样做,既能在世界遥远的角落占得一些先机,又不用付出很大的代价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

而这头猛兽放出去之后,会不会反噬大明,将来怎么经营,对大明和他来说就是个全新的课题了。

大明沿海的民间海商,盼这一天其实很久了吧?

若论武德充沛,炎黄子孙又会输谁?

而文治方面,更是源远流长。

终究是活成了“列强”的样子吗?

在这个仍旧处于蒙昧的十六世纪,朱厚熜知道不必去在乎后世的许多观念,但物极必反、万事有利有弊的道理他懂。

除非大明给整个世界带去的,不只有枪炮杀戮,还有更好的发展。

既要有先进的生产力,还要有先进的思想。

俺答的选择让大明暂时可以真正平静下来了,就算放出一些猛兽,短时间内也不会反噬。

但大明要真正开始修炼内功了。

嘉靖十二年,公元一五三三,欧洲很热闹,美洲很血腥,亚洲的两个雄主都做出了影响深远的决定。

草原上的贝加尔湖畔,俺答麾下的战马终于吃饱吃肥,他扬起了马鞭:“我说了,你们的仍归你们,我做大汗,不是来抢夺你们的草场、马匹、族人,我是要带给伱们更多的!现在,我们把女人和孩子留在这里,你们保护好他们。其他人,随我马鞭所向,西征!”

他自然不是毫无防范,诸部族都要派精骑随他西去。留下来的,先继续苟且偷生。

但俺答相信,等他们一次次回来时,诸部都将在收获面前,在强大的大明的压迫面前,衷心臣服于他。

这一年,俺答率军西征,第一个目标是瓦剌残部。

他真的准备从西面找到足够的铁和工匠,储备抵御大明火器的力量。

从鄂尔多斯与永谢布败得那么快之后,他就清楚,在草原部族的战力有质的飞跃之前,没办法和大明硬碰硬了。

这一次,朱厚熜判断对了。

虽然他只是出于万一做出了一个决定,但是也将释放出千百年来早就敢于下南洋的大明沿海力量。

差不多这个时间,在不列颠岛上伦敦格林尼治的普拉森舍宫,王后安妮生下了一个女婴。

在此前,亨利八世有过第一段婚姻,凯瑟琳王后其实是亨利八世亲哥的夫人、西班牙的公主。

亨利八世与她的婚姻,就一度不曾得到教皇的允许。为了英国和西班牙的友好关系,两国王室不知花费了多少精力去斡旋。

此后,两人共有五个孩子,但如今只有一个玛丽幸存,她已经十七岁。

结果亨利八世今年一月刚刚又在没有得到教皇允许的情况下,与凯瑟琳离婚,娶了安妮。

又是一个女儿,王室仍旧没有男性继承人,王室的气氛并不喜悦——前任王后已经被幽禁在一个庄园里,前公主玛丽也被贬为私生女,王室的气氛已经紧张好长时间了。

王室乱啊。

亨利八世也好,若昂三世也好,欧洲的人们并不知道现在遥远的东方正发生着什么,将会怎样影响欧洲。

这一刻,从美洲运来的黄金抵达了西班牙,好消息让王室欢腾不已,已经背弃承诺处死印加帝国皇帝的皮萨罗成为了英雄。

苦难尚未降临。

但苦难率先抵达叶尔羌汗国。

因为大汗赛依德的病逝,叶尔羌汗国之内正处于争夺汗位的纷争。

俺答率领大军来到了这里。

“从察哈台开始!”

昔年蒙元的四大汗国,如今四分五裂。叶尔羌,只是东察哈台。

俺答目光坚定,甚至只是看着东南面的远方。

终有一日,他将再现他血脉中继承的荣耀!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