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好亲事这是一条康庄大道(2 / 2)

我妻薄情 青青绿萝裙 8724 字 2023-05-15

春闱就是举人考进士的考试,三年一次,年就是科考之年。而谢玄英虽然未及弱冠,但他其实十五岁就考中了举人。

那时他随晏鸿之在江南,正巧是秋闱,闲着也是闲着,裸考了一次,谁知道居然中了。

中也是中着玩。

十二岁就有正三品虚衔的人,根本不需要举人的身份,唯一的作大概就是证他是个读书人。

进士

晏鸿之就没强求过,爱考不考,反正起点已经是大多数状元的终点。

但要真的考了,自有他的好处。

进士是最正经的出身,有了这层身份,士林便认可他是自家圈子的一员。

晏鸿之问“真考啊”

“试试又何妨。”谢玄英打算考场九日游。

晏鸿之瞧了他一会儿,终是不忍心“罢了,住下吧。”

谢玄英立即叫柏木和松木理箱笼,他已经回禀过父母,连行李都带来了。

晏家也习以为常,学生跟着老师住是常态,晏家人口少,他以前住的院子还是空着的,直接开库房找出一些应季的摆设就好。

“东边的屋子,丹娘在,你就在自己院子看书吧。”晏鸿之说,“既然要考春闱,制义得好好写。日我出两道题,你先找找手感吧。”

谢玄英“是。”

开库理屋的静太大,程丹若快也听说了。

她在意“那我日还能去前院读书吗”

喜鹊愣了下“这老爷不曾派人来说。”

不说就是照旧。程丹若不再多,继续抄书,宋刻本的文集不能她,自己抄下来的,以后却归她所有。

闲来无事读两篇李白的诗,多惬意。

她抄得认真。

喜鹊无奈地退下了。

翌日上午,准时上课。

她先温习一遍昨日的功课,反复背诵,确保等会儿能答得出来。若还有空,预习下今天要讲的部分。

小半个时辰后,晏鸿之来了,随便考校两题,便道“大学基本讲完了,讲中庸前,五经里你挑一个,咱们讲点有意思的。”

程丹若已经习惯这位老师的随性,道“诗经。”

晏鸿之“为何”

也没什么特的原因,诗经流传广泛,容易背,她以前就看过。但这么回答肯不行,犹犹豫豫地说“不学诗,无以言”

晏鸿之哑然失。

“罢了,诗经也好,这是为父的本经。”

科举考四书五经,但四书是全考,五经是选其一。其中治诗经的最多,春秋礼记少,晏鸿之治诗经中进士,是个猛人。

他叫墨点取来一本新刻印的诗经,从第一篇关雎开始讲。

讲完,布置作业,背诵默写。

再讲一段中庸。

程丹若做笔记。

巳时出九点多钟,下人来报,说王尚书来了,带着王五郎和王三娘。

晏鸿之眉毛挑起“请。”

他道“你练字,我去瞧瞧。”

程丹若点。

约莫过了一刻钟,她听见脚步,抬看去,却是谢玄英来了,手上拿着一篇墨迹未干的纸。

“义父见客去了。”程丹若上回得罪了他,干脆少说少错,提醒一便继续练自己的字。

“谁来了”谢玄英问着,悄悄看她写字。

不错,比起初天心寺,她的字迹端正工整许多,只是仍无筋骨,过于小心,有失大。字如其人,虽然老师百般爱护,但她恐怕依旧在谨慎度日。

丹娘他愈发怜悯,却不知该如何开口安慰,唯有沉默。

人迟迟不走,程丹若怎能不知,疑惑地抬。

“我一会儿再来。”谢玄英见好就收,转身欲走。

墨点疾步而来,道“老爷请谢郎和三姑娘到书房说话。”

谢玄英诧异“何事”

“王尚书携王郎和王娘子来了。”墨点恭敬道。

谢玄英“王五”

“是。”

他深吸口,立时走往前面的书房。

果不其然,王五郎和王咏絮都在。

“论理是不该叫你们见的。”晏鸿之坐上首,慢条斯理道,“但我同厚文都不是拘泥之人既然你我互不服,不如让弟子比试一番好了。”

王咏絮和王五郎对视一眼,均是无奈。

刚开始,一切都好好的,可没多久,王尚书就和晏鸿之因为最近新出版的文集争执了起来,最后一言不合,决让学生互相说服。

不过,王咏絮对挑战谢玄英跃跃欲试,王五郎却有点怵。妹妹是不知道,和谢郎比,这难度有点大啊。

“老师,大宗伯。”谢玄英行礼毕,入座,没有二话。

但紧接着,程丹若也来了。

王咏絮恍然大悟,朝兄长眨眨眼。

王五郎不自然地了,觑眼相看。

程丹若今日亦是家常旧衣,藕荷色对襟袄,白裙子,素淡中略带清雅,上一支玉簪,手腕上套着洪夫人的羊脂玉镯。

“姐姐好。”王咏絮就大方多了,“叨扰了。”

程丹若朝她,还礼入座。

谢玄英彻底冷下脸,容色冰寒。

,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