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年节中撒网捞鱼(1 / 2)

我妻薄情 青青绿萝裙 9779 字 2023-05-15

月初二过去了, 月初三不能见客,月初四,立春时节。

作为二四节气之一, 古人也自己过法削一寸椿树皮戴在发髻上, 据说可以辟邪,彩纸剪成燕子, 佩戴在钗, 连早晨洗脸水,都是白芷、木香和桃皮煮。

这迎春盛,敲锣吹鼓,是一个与农业相关子, 内容和农耕关。

比如牛撒豆子,让它健康肥壮,用春鞭打牛, 以兴农。

就不知道牛乐不乐意了

相比之下, 把鞭子插在门上,意欲蚕兴旺,蚕肯要开心一点。

而士人离农耕很遥远,他们主要和朋友赏花, 一道喝春酒,吃春席。

但不幸是,天很冷, 谢玄英上午出去,吃过午饭就了,带一篮麦粉蒸人形点心,叫“春健人”。

程丹若中午则吃了春饼,生吃水红萝卜, 谓之“咬春”。

下午没做,谢玄英道“钱明也该来了,你跟我去见他吧。”

就这样带她到了外院。

首发网址x63

他在外院书房靠近西侧门,虽然不似谢二书房临近中门,就在靖海侯书房旁边,却胜在便利,打发人出门不易惊动人。

书房比程丹若想小,只半个院子,三间阔书房,一间半卧室。

谢玄英叫来奶兄“这是林桂,林妈妈儿子,平时就是他管我外库房,你要什么就问他要。”

又瞥了一眼垂手而立小厮,道,“我什么,夫人就能用什么。”

林桂立时道“小人遵命。”

退下时,还听见谢玄英在说“过了年,你就不必小心了,我不在家时,你自己过来就是。我这东西,你就自己取用。”

程丹若四下观察,觉得所家具都要比霜露院旧一些。

“你以常在这”

他点点“从只晚上才去,时候太晚,也在这歇下。”

程丹若“哦”了声,暂时没什么想法,随便找了个位置坐。

她坐是客人位置。

谢玄英不动声色“我通常在这见人。你跟我来。”他带她走到西面一间半屋,真不大,原来也就是起居睡觉而已。

但此时,程丹若推门而入,首看到是墙上挂一副画,靠墙是长条案,供着佛手和香炉。

右手边是一架丝制大屏风,屏风后是书桌、椅子、书架三件套,最面还恭桶和洗手盆。

他道“这边就你了。”

程丹若惊讶“我”

“嗯,你就在这见钱明吧。”谢玄英若其,好像这很常,“人你早就认识了,我就不陪你一道,还点要做。”

程丹若欲言又止“其实”

他“”

她点“想请你参详一二。”

“那就在明间见吧。”

钱明历练次,办已分老道。

他不止问了惠元寺僧人,也在周边村镇找人打听了,面确认过后,才肯表示“夫人新药很好,许信众都说管用。”

程丹若好奇“都治了什么病”

“山下村子,长妻子常年咳嗽,吃过药就说好了。

“镇子上,妇人刚生产,血崩不止,据说也效。

“因年节宴席,治腹痛最。”

钱明逐一禀。

谢玄英好奇“还能治血崩”

“不能。”程丹若否认了,“估计是虔诚之家,以为是仙药,夸大其词了。”

她想了想,商量道“既然已薄名气,我想找人去药铺询问此药。”

谢玄英一下听懂“你想宣扬此药”

“是。”程丹若和他解释,“光靠惠元寺施舍,不能真发挥效用,说到底,百姓求此药,与求符水并不同,还是要让大夫对症下药。”

谢玄英道“这倒不难,你想卖谁家”他思索道,“京名大夫都在几家大药铺坐馆,安民堂、济世堂、仁爱堂这三家口碑最佳,你可选其一。”

程丹若说“我都要。”

他顿住“又是一两银子”

“好药不该是一家之物。”她说,“再说,制备过程并不难,心人想学,总是学得到,不如尽快投入实用,再控制一下价格。”

这是她东西,谢玄英自然由她做主“依你。”

月初五,安民堂。

一个穿着棉衣皂靴小厮走进来,张打量。

在打扫药柜伙计一瞧,对衣着整洁,眼神灵动,背却微微佝偻着,进门习惯性掸了掸衣角,蹭掉鞋底浮灰,马上判断出是大户人家家丁。

“您什么儿”伙计扬起笑脸,“大过年,大夫不在,配药,药我瞧瞧。”

小厮问“胶丸没”

伙计奇怪“什么胶阿胶”

“不是,咱们主人在惠元寺得了一新药,叫什么胶丸。”小厮比划,“这么大一颗,治腹痛、泄泻极灵,你们这儿可”

伙计说“这倒是没听过,若是伤酒泄泻,配副理中汤如何平胃散也。”

小厮摆摆手“主人家不耐吃苦药汁子,那胶丸色味,吞服就好。我家少爷不南下,也想路上备些用,你们若没,我去别家问问。”

伙计稀奇“怎么,这胶丸能治肠胃,还能管肺”

“可不是,若不然遣我到处问呢。”小厮唠嗑两句,没久留,拱拱手走了。

月初六,济世堂。

大过年,生病不吉利,许人能熬就熬,可总熬不住。

一个满大汗中年男子,就在和药铺伙计说“张大夫呢快随我去家一趟,我爹昨儿咳血了,这可怎生是好”

伙计认得他,很同情,但说“张大夫乡下老家去了。以吃药如何,再抓两副试试”

中年男子愁眉苦脸“还,可刚喝下去就吐了出来,还是咳得厉害,整晚都睡不着。”

伙计没法子,只能说“过了初八再来吧。”

这时,进来一个衣着整洁小厮,他打探说“我家小姐得了百咳,想找一副药吃。”

掌柜走出来问“子没”

“没,药带来了。”小厮掏出纸包,展开,面是一粒淡黄色胶丸,“两吃了甚好,可惜就剩一粒,太太叫我来问问,贵店可这药”

掌柜拿起来瞧瞧,皱眉“这是什么药我未见过。”

细细闻了闻,“大蒜味道。”

“是惠元寺丈舍,说是新药,治肺病最好。”小厮问,“若没,我上别家去问问。”

旁边中年男子听了,立即问“惠元寺药治咳嗽好使吗”

“我虽不懂药理,但咳嗽也各式各样,你这样问,我怎答得上来”小厮小心收好纸包,随口道,“你若要,就去寺讨两颗试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