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野营啊(1 / 2)

我妻薄情 青青绿萝裙 9618 字 2023-05-15

什么叫蛮荒之地就是随时随地来一场野营。

亏得谢玄英和冯四都带着私兵, 也都在军营待过,立即下令,就地扎营。

程丹若下马车, 吩咐丫鬟“你们把睡觉的地方腾出来,搭好帐子, 千万不要马虎大意, 此地瘴毒,多来源于虫蚁。”

丫鬟们齐齐应下, 各自忙碌。

她叫来玛瑙“冯四奶奶那边, 你留意些,能帮的帮衬一二。”

玛瑙应道“是。”

程丹若四下环顾, 点名跃跃欲试候着的竹香“竹香跟我在周围走走。”

竹香眼睛一亮“是, 夫人。”

程丹若主要想检查一下用水的问题。

都是行军的老兵, 选取干净的水源不成问题, 但她要求取水后,就地取材, 再用小石子、沙子和携带的木炭做三道过滤, 最后煮沸。

这无疑要麻烦很多, 可经历过鼠疫, 谢家的护卫都对她十分敬服, 也畏惧传闻中的毒瘴, 因此麻烦归麻烦, 仍旧照做。

程丹若巡视一遍, 见一切井然有序,不由欣慰。

但意外还是很快发生了。

晚饭后,护卫中有人上吐下泻,一问, 说是前两天半路小解,见小溪的水干净,忍不住喝了两口。

随后,张佩娘的丫鬟被蛇咬了口。她受惊挥手,蛇也受到惊吓,竖起身,口吐信子,一副攻击其他人的架势。

好在旁边的麦子眼疾手快,一巴掌把蛇给打远了。

纵使如此,丫鬟的手也迅速红肿发黑,她吓得泪流不止,浑身哆嗦。

“别动,坐着,其他人不要说话。”程丹若一面发号施令,一面拿出布条,在丫鬟的伤口上方打结。

而后,叫小雀去要碗过滤好的水,加入食盐,给她冲洗伤口。

丫鬟吓傻了,一动不动。

程丹若点上蜡烛,镊子和小刀消毒,夹出毒牙,再用棉签点火,灼烧伤口,高温分解毒素。

“行了,过一炷香,把她的布条解开一会儿。”程丹若留下梅韵,“喜鹊,去找半边莲拿来,煎汤三次内服,药渣给她敷在伤口处。”

她处理的时间门极快,张佩娘赶到时,全都做完了。

“嫂嫂。”张佩娘忙致歉,“家里丫鬟不懂事,毛手毛脚的,给你添麻烦了。”

又道,“一个丫头而已,派人给服药就是,怎么能劳动你”

程丹若道“举手之劳,我要去看看其他人,弟妹自便。”她提上药箱,客气地点点头,去看闹肚子的护卫了。

李伯武正在训人“说过多少回了,不准饮生水,想死没人拦着你。”

对方哭丧脸,浑身发抖。

“李护卫。”喜鹊拿了药包过来,简明扼要,“夫人吩咐,马齿苋一两煎服,晚点再吃两颗大蒜胶丸。等到了贵州,翻倍罚他,其余人再犯,扣除月银,打发回京。”

李伯武冷笑“算你运气好,来个人给他煎药。”又恶狠狠地凶道,“再给公子夫人添麻烦,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众人唯唯。

屋内。

谢玄英和冯四对照地图,分析周围的情况。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北面有著名的水西、水东两个彝族宣慰使司,自顺德夫人与明德夫人后,较为顺服大夏。但在斜穿贵州的卫所之路以南,却是大量的苗人聚居之地。

根据改土归流的原则,当地的土官都会被封上夏朝的官职,由尊到卑分别是宣慰司、宣抚司、招讨司、安抚司、长官司。

而官职的高低,则是看他们对大夏的贡献,更臣服,更愿意与大夏融合,不搞事不叛乱,位子自然更高。

然而,如今在他们南边的都是长官司。

换言之,小苗寨,或者对大夏并不是特别臣服的苗民部族。

“我父亲说,云贵之地,土司无事便互相攻讦,纷争不断,然则一旦有事,便会互为援引,对抗朝廷。”冯四面色凝重,“此地苗寨众多,难保有人投靠叛军。”

谢玄英点了点头“晚上增派人巡逻守夜。”

冯四叹口气“这么点路,怕是要走半个月。”

谢玄英没有作声。

冯四顺着他的视线望去,见程丹若正在朝这边走来,将一盘点燃的香放在他们身边,呛人的烟气四下溢散,将盘绕在附近的蚊虫驱散。

“在说什么”她随口问。

谢玄英几乎和冯四同时开口回答。

“安排守夜”

“无甚大事。”

程丹若看看谢玄英,再看看冯四,点点头“巡逻确实不是大事。”

“主要担心附近的苗寨。”谢玄英解释了句。

程丹若笑笑,并没有加入他们的话题。她目前对苗寨的局势不感兴趣,目标任务是让自己一行人平安抵达贵州。

她道“小心虫蚁,别被咬了。”

谢玄英道“好,你也别到处走了,回去歇着吧。”

天色渐暗,蚊虫逐渐猖狂,她没有逞强“知道了。”

谢玄英一直看着她进营帐才收回目光。

冯四笑了“清臣,当年在山东的时候,我还替你担心过呢。没想到,你和嫂夫人的感情极好,真是羡煞旁人。”

成亲数载,历经生死,谢玄英再也不需要掩饰什么,平静地说“我们同甘共苦三年余,不离不弃,情分自然非同一般。”

他看向冯四,道,“你与弟妹经历得多了,也会如此。”

冯四当然不好和他说,其实自己和张氏已经为这闹了不少不愉快,敷衍道“或许吧。”

谢玄英暗暗摇了摇头,没有再劝。

两人又商定了各自负责的区域,叫护卫吩咐一通,确保夜里,驿站周围都有人把手,这才分头回帐。

谢玄英一进去,就见着支起的桌上摆着锅汤,热气腾腾,满是药材的味道。程丹若坐在轻便的藤床上,拿刀割开兔腿,撒上辣椒粉,放在铁网上炙烤。

“今天怎么想喝药膳了”他奇怪。

丹娘喝了大半个月的鱼汤,各式各样的鱼都试过了,早就对汤深恶痛绝,别说药膳了。

玛瑙回道“不是咱们熬的,给冯四奶奶送了蚊香去,那边回过来的。说是乌鸡汤呢,还放了三七、当归、参须什么的,讲究得很,今儿半路就熬上了,熬了足足一天呢。”

谢玄英还未说话,外头竹香便禀“夫人,爷,冯四奶奶遣人送了菜来。”

程丹若“请。”

只见两个仆妇提着食盒进来,蹲身请过安,一道道菜摆好。

清汤鱼丸、砂锅炖鸽子、芙蓉虾、卤鹅、上汤菜心,还有两道点心。

纵使如此,仍旧请罪“家常小菜,谢爷和谢三奶奶就吃个新鲜吧。”

程丹若“弟妹费心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