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4唐国的顾问(2 / 2)

他是大唐帝国的参谋部参谋,本身是东湾人,早年在龙岛的学校里读书,随后在对齐国的战争中崭露头角,一路升职到了少将军衔。

作为一名参谋来说,他的履历绝对可以说是出类拔萃了,甚至唐陌都觉得他很有才能,值得重点培养。

尽管没有上过战场,不过他在参谋岗位上资历颇深,在对大华帝国的战争中,参与谋划了西琮反击战的战略设计。

可惜的是,他只是一个参谋,一个大唐帝国的参谋……在大唐帝国,军队一般情况下是无条件支持后勤部队的提案的,这是一种习惯。

比如说,拟定一次进攻计划,参谋部经过计算,认为需要一条铁路支撑,后勤部队就会按照要求想办法搞到一条铁路,支撑战役计划继续进行。

可在其他国家,实际情况就要复杂的多了。所以,当听到周怀远说的建议的时候,秦国的军官脸色都变了。

他压低了声音,开口解释道:「周将军,并非是我等不愿,而是这铁路的修建,实在是太贵了……」

周怀远也意识到了自己可能有些不切实际了,有些尴尬的咳嗽了两声,说了一句抱歉之后,就转移了话题。

和这些国家说为了支援某个战区修一条铁路,真的和建议一个抱怨堵车的上班族买一架直升飞机一样,有些过于想当然了。

并非是所有的国家都可以随便修铁路的,像是秦国,他们全国上下都没有几条铁路,当然不太可能为了进攻钢拳要塞刻意修一条70公里长的铁路。

在秦王还有秦国的***们看来,这100公里的铁路,更应该修建在国都附近,方便运输物资,增加人口流动性,加强对京畿地区的有效控制。

毕竟,修了这110公里的铁路,是必须要回本的。如果投入无法取得更多的回报,对于秦国这样的国家来说,再修第二个110公里铁路,可就不知道要等多久了。

哪怕从大华帝国那里获得了一些支援,又想办法从希瑞克财团那边获得了支持,秦国全国的铁路累计起来也不过只有900多公里而已。

这种情况下,在西墙防线外面,往沙漠里修100多公里的铁路,显然是不现实的。

「可惜了,攻下钢拳要塞,你们可以缩短防线,在未来节省下至少20万边防部队的……」周怀远摇了摇头,有些遗憾的最后感慨了一句。

那个负责陪同周怀远的秦国将领也很惆怅,他叹息了一声,开口应道:「周将军,大家都知道这种事情……可这里最不值钱的,恐怕就是人命了。」

周怀远没有说话,他脑子里已经开始计算,如何提供最适合秦国的武器装备,让他们能够更心甘情愿的掏钱购买了。

想来,非常适合防御战的榴弹炮肯定是采购大头,估计秦国差不多会购买至少2000门各种型号的火炮。

唐国不要的75毫米口径步兵炮可以便宜点儿卖给秦国,另外也可以提供一些更节约弹药的栓动步枪。

秦国之前装备的

是希瑞克1型步枪,不过在与唐军进行了几场鏖战之后,秦***方更倾向于购买唐制武器装备。

所以,秦国国内正在小规模的换装,换装一些唐国的二手武器装备。全新的对于秦国来说太贵了,二手的倒是一个好选择。

比如说唐国正在淘汰的98k步枪,还有汤姆森冲锋枪,以及之前装备的左轮手枪还有1911手枪。

这些武器对于唐军来说已经过时了,但是对于秦军来说都是好东西,价格还很便宜,所以购买了一部分。

至于说唐军的大型重装备,秦国是购买不起的:除了唐军无偿援助的一些113型装甲车之外,秦国能买得起的,也就只剩下军用卡车了。

好消息是秦国本身产油,所以用油没什么问题,坏消息是秦国没什么特别好的工业基础,一切都需要重新发展。

好消息是他们不和唐国相邻,即便稍微落后一点儿,也不用担心唐国会趁机入侵,坏消息是他们和唐国并不相邻,所以无法享受到出口石油给唐国带来的巨大红利。

尽管大华帝国也拼命的进口石油,可大华帝国毕竟经济也就那样,和唐国比起来差了不是一点儿。

「如果可能的话,我可以给你们几架飞机的购买权限。」周怀远在沉默了许久之后开口,表达了自己的善意:「或许,这样可以让你们更快的熟悉侦查机的使用,为你们提供早期的战略预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