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前沿科技和司法公正(1 / 2)

“四爷,在下吴望海。”

吴望海走进这个伊人坊的包间的时候。

里面人不多,就几个人。

两男三女,两个男的,一个是吴望海的老爹吴炳德,还有一人肯定就是漕帮的大佬黄四爷黄四麻子了。

三个女的穿的和没穿差不多,显然是风尘女子了。

看到这一幕的吴望海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他是大律师嘛。

去嫖也是嫖点高级货。

不说是情棋书画吧,至少也要雪月风花。

像是这种直接露肉的,他还真的不喜。

“四爷,来来来,这就是犬子吴望海,海儿,来拜见四爷。”吴炳德热情的招呼起来。

“四爷是吧,在下就是吴望海。”吴望海拱拱手说道。

“在下黄四。”那汉子也随意拱了拱手,抬手请吴望海落座。

“四爷,要不咱们还是先谈正事吧,您家少爷犯事儿进去了?”

黄四叹了一口气:“这小子让人头痛啊,不学好,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现在被官府抓到抽大烟,把柄落在人家手里了。吴律师,这次你只要能把我儿子捞出来,以后用得上在下的,尽管知会一声!”

我能有什么地方用的上你们?

打官司请你们去茬场?

吴望海心里吐槽道。

嘴里面却是很客气:“那就多谢四爷了。”

说着,他从包里面取出了一份文件。

“四爷,您还是让少爷先把这稳件签了,这是聘请在下当代理律师的委托书,有了他,在下就能去牢房里面面见您家少爷,可以和他单独谈话,还能过目各种与案件相关的卷宗。等我和少爷谈过话之后,再想办法吧。”

大明朝的司法也走上了卷宗案海,只要能聘请到大律师就可以大幅降低罪责的邪路了——这也是给那些有钱人一点安全感。

不然像是以前一样。

破家的知县灭门的知府。

谁还敢把钱拿出来投资牟利啊。

万一被盯上了怎么办?

所以现在大明朝的司法学习了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办法。

大律师和判官扯皮,还要公开审判。

有钱人请得起大律师,大罪变小,小罪变无。

没钱的就只能硬挺着,看判官怎么判就怎么判。

真的是太黑暗了,太不公平了。

“吴律师是道桦大学毕业的执牌大律师?”黄四接过代理律师的合同,细细看了看,却开口问道。

“正是!”

黄四点了点头,“这样的话..在下有个不情之请。”

“四爷请讲。”

“在下能不能请吴律师当我们上海漕帮的代理律师啊。现在不瞒你说,我们漕帮如今是官司缠身啊,而且在官府也没什么关系打官司太吃亏了,吴先生,您不如把律师所搬到上海来,专门来帮我们打官司,钱的事情好说,我们现在可不缺钱!”

吴望海闻言,脸上露出了颇为感兴趣的神色,身体也微微前倾了过来。

上海浦东,皇帝行宫内。

一些穿着道桦装的年轻人在一间厂房内走来走去。

在厂房门口挂着的牌子是“大明科学院——内燃机项目研究室。”

没错,这里是朱皇帝投资的“前沿科技研究基地”。

不只是内燃机。

还包括了电磁的研究。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动机如果说是蒸汽机的话。

那第二次工业革命就是以内燃机和电力的广泛应用为开始的。

所以朱皇帝很早就在布局这些方面的研究。

尤其是这个内燃机项目研究室。

聘请了大量来自西方的机械专家,以及许多从道桦大学机械系毕业的优秀毕业生也加入其中。

每年投资高达两百万元。

但现在的成果却让朱皇帝眉头紧锁。

在他面前的是一台非常大的“压缩机”。

“皇上,压缩点火经过实验验证,证明是可行的,但受限于材料现在还无法制造出往复式的机械,而且燃料方面,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物质有不少都很难直接点燃,石油的分离也要继续研究”

一名研究员在朱皇帝身边说道。

总之就是困难重重了。

没错。

虽然朱皇帝知道内燃机的原理,但是知道原理距离设计制造出真正可以实用化的内燃机,那还差得远呢。

机械设计、材料、燃料等,都是从零开始研究的。

几年过去才验证实验了什么“压缩生热”。

朱皇帝都感觉自己的钱都被烧掉了.

不过朱皇帝也知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大明的理工类人才还是太少了。

这内燃机的研究至少还能看到点眉目。

电的研究那就是真的两眼一抹黑了。

朱皇帝只是个医生,对于电他就知道一个电磁感应,什么铜圈切割磁感线什么的。

别的一概不知。

再加上电这玩意儿看不见摸不着的。

不像是内燃机那么好理解。

历史上。

如果不是特斯拉这个怪才。

电这个东西恐怕还要过几十年才会进入实际应用呢。

“不错!进度还可以,柳卿,你这个内燃机项目的主管干得不错!”

朱皇帝虽然心里面失望。

但脸上还是露出了笑容,赞扬了研究员们的努力。

这让在场的几名研究室的高层都眉开眼笑了起来。

皇帝表示满意。

说明经费至少不会被砍了——其实朝堂内不少官员对皇帝砸钱在什么内燃机啊,什么电磁现象啊,什么石油分离之类的不着调的技术研究上是有些不满的,因此内阁方面很干脆利落的否了大明科技部提交的研究经费的申请,以至于朱皇帝只好自掏腰包了。

不过朱皇帝反正也有钱。

所以他还是掏得起的。

而且在几十年之后的大明丞相们一想到他们的前辈们居然放弃了这么有前途的技术道路的研究就懊恼得个捶胸顿足——几十年后,大明各行各业都还要给皇室财团付不菲的专利费,甚至在内燃机和电机的关键生产技乎,都还握在皇室财团的手里,以至于大明内阁每年都在求当时的大明德兴皇帝(朱宜錾),请求皇室财团放弃对内燃机和电力关键技术的垄断。

但德兴皇帝总是以“先帝遗嘱”为理由推脱了。

现在的朱皇帝明显还不太能看到内燃机研究出成果的那天。

等成品出来估计要十几年之后了。

连续烧十几年的钱,也就自己这个阔佬皇帝能烧得起。

换个历史上别的皇帝,怕是没有谁舍得投钱在这个地方。

朱皇帝对内燃机的事情兴趣缺却。

或者说。

他心里面装着事情。

从内燃机研究室出来之后,他吩咐人让人把罗芳伯、赵四等人叫来。

很显然。

朱皇帝真正关心的不是现在还看不到头的内燃机研究项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