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一年结束,新年已至!(2 / 2)

开玩笑,那不是嫡系被杀干净了他们这一支才得以搬进宗庙。

还天下人的怒火……秦王刚刚降徭降税,哪来的天下人?

不过赵璎也习惯了兄长的自以为是,也知道自己没办法和自己的兄长争辩,毕竟自己的兄长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最终只是撇了撇嘴。

“要嫁你嫁,我懒得去……”

说罢,赵璎自顾自的离去。

虽然秦王并不是很在意这个血脉偏远的公子竭,但是到底是有一定的监视的。

公子竭今天敢明目张胆的把妹妹许配给李左车,明天就得意外暴毙。

所以所谓的联姻无非就是把赵璎秘密的送过去。

既然要秘密行事,那公子竭就不敢不考虑赵璎的意见。

若不然以公子竭的性格,哪里会顾及自己妹妹的意见,早就给直接打包送过去了。

公子竭看着妹妹自顾自的离去气不打一处来,一脚踢翻了面前的案几。

管不了,根本就管不了……

都说长兄如父,但是赵竭这兄长当的属实卑微。

那个时候赵国还没有灭亡,赵竭还不是公子竭,彼时赵竭就打算为自己的妹妹做主婚姻,赵璎直接跑路,直接消失三年……

现在?他敢来硬的,赵竭是真怕自家妹妹大义灭亲果断举报啊。

赵竭收敛了自己的情绪狠狠地揉了揉自己的眉心……

慢慢来,只能慢慢来了。

自家妹妹都三十多岁了……李左车年龄正好合适,还是李牧后人,像这样的人杰,花些时间,赵竭相信自己的妹妹是会接受的。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赵竭致力于劝说自己的妹妹嫁给李左车。

而天下的一切事物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

伴随着逐渐寒冷的天气,以及飘扬的飞雪,旧的一年彻底落下了帷幕,新的一年正式到来。

铺天盖地漫天飘零的大雪覆盖了整个咸阳城,官道上除了被迫迁移的贵胄已经没有其余行人。

张良从代郡进入东胡……

赵泗心心念念的匠作局为终于正式建立,在刘辟的带领之下,大批墨家弟子入驻匠作局。

如今,农家,墨家,这两个思想理念有些不合时宜或者说过于超前终将被旧时代碾碎的学派在赵泗的刻意庇护之下获得了一线生机。

而叔孙通和叶调国使者马哈的谈判也终于大致敲定。

双方确定了休战建立邦交事宜。

大秦租借了叶调国合计五个港口以及一个近海岛屿,以五年一租的形式,一年租借费用三十万两白银,因为叶调国擅起边衅的原因,第一个五年的租借金额在叔孙通的坚持之下被确定为十万两白银。

同时,双方敲定了互贸条例,关税自然是没有的……大秦并不收取叶调国的关税,叶调国也不收取大秦的关税。

客观来说,在这个海贸几近于无的时代,关税这个概念也约等于零。

反正是大秦往叶调国倾销商品,双方都不收关税肯定是大秦更加占优。

同时,作为擅起边衅冒犯的赔罪,叶调国使者马哈为大秦进献了合计折价约为五十万两白银的财货,大秦这边则赏赐叶调国大量的丝绸瓷器漆具以及茶叶。

总体来说,前面五年的港口租借租借大秦完全相当于白嫖。

至于赏赐丝绸瓷器漆具茶叶,那当然是为了打开叶调国的市场,为大秦带货倾销做准备。

大概条件达成一致以后,合约也已经拟订,叶调国使者只需要等待在过年之后的大朝会朝拜始皇帝之后就可以用玺盖章签订两国条约。

至于奉不奉大秦为主那是其次,宗主国制度不错,但是得看距离,目前大秦的国力难以大范围涉及叶调国,强行让叶调国认主没有任何意义。

生意场上的事情,赵泗认可的只有利益。

“真是精彩的一年啊……”

赵泗窝在暖炉旁边,虞姬为之添水煮茶,使女在一旁奏乐,琥珀摇晃着个大脑袋顶着一脑袋雪花窝在赵泗脚边跟着音乐摇头晃脑。

“夫婿,家父传信,已经抵达关中,正欲择宅,我想去探望一下。”虞姬没有理会赵泗的感慨,温声细语道。

“去吧去吧,你先去认认路,待安家落户以后,我再去拜访。”赵泗摆了摆手。

迁王陵令执行的最为果决的就是虞家和项家。

一个是女儿嫁给了赵泗为妾,一个是谋反事败家族斗争以项伯获胜。

今年大雪,其他迁移的贵胄多受其阻,走起路来不慌不慢,大有踩着始皇帝定下来的六个月的期限来到关中的意思,而项家虞家却不畏风雪,日夜兼程,刚刚新年,就顶着大雪从遥远的楚地跑到关中。

要不说项家虞家为何名声急转直下,现在这两家名声都快臭了。

秦王都说了六个月了,你丫一半时间就赶过去给谁看呢?上赶着当狗呢。

可惜,再骂也改变不了现状,该来还是要来,六个月是定死的,黑冰台就盯着谁逾期不至呢。

大家也只能冒着风雪哭爹喊娘的赶路。

当然,因为迁王陵令的执行和黑冰台的酷烈,秦国乃至于秦始皇因为降徭降税而博得的好名声因此急转而下。

虽然迁移贵胄确实惠及地方屁民,可是这个时代又没有网络,庶人没有发声的渠道,舆论这玩意从来都跟庶人没有关系,顶多是一个充数走量的工具。

因此一时之间,天下风云激荡,甚至大有比前几年天降异石还要凶险的舆论现状。

赵泗针对性的做出了一些处理,譬如说通知陈胜吴广等人逮捕一下东海之畔的沧海君,搜查一下博浪沙刺杀的张良……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沧海君,恐怕已经要遭逮了。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