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舆论哗然,全国都受不了了(2 / 2)

重生之网红教父 令吾生 10044 字 2023-06-02

“川西脏话!”

“云滇脏话!”

“东北脏话!”

“粤省脏话!”

“啊啊啊啊,网红上春晚了,我的眼睛!”

“不是,成轶何德何能上春晚啊?他不是个网红嘛?!”

“麻了,春晚在搞毛啊?”

“看到这热搜我眼前一黑!点进去一看,我眼睛更黑了!”

“在此宣布:今年的春晚我不看了!气的!”

“不止我不看,我还会号召全家人都不看,让成轶和春晚自己玩去吧!”

“霸屏春晚2年了,让一个小网红挤下去了,我真为蔡明老师感到悲哀啊!”

“成轶到底有啥优点啊,火了那么久,我都不知道到底他是哪点吸引大家!”

“逆天,成轶什么后台啊,这么硬?”

“不是,潘叔和蔡明老师这些年带给我们多少快乐啊,该下的是成轶,不是他们俩,更不是葛优老师!”

“黑幕,赤裸裸的黑幕!”

智乎上,问题如何评价春晚二审名单放出,成轶携小品《台下十年功》登上春晚舞台登上热榜第一。

x站是成轶粉丝的第一大本营,智乎算是成轶粉丝的第二大本营。

然而,尽管是在第二个大本营,也尽是一些不看好成轶的回答。

[我想来回答一下我复杂的心情,我之前一直觉得村晚应该是个很庄严的舞台,就是那种很正式,很严肃的舞台

其实早几年村晚就开始请娱乐明星了,从韩庚那年起我就没有完整的看过村晚了,总觉得请娱乐明星是对村晚的亵渎,心里膈应。

但是看到成轶上村晚后,第一反应真的是啊,今年春晚有盼头了!

可是抛开粉丝滤镜来说,其实并不希望村晚为了流量牺牲太多,之前还都是老艺术家,后面变成了小鲜肉,现在又变成了网红,审美一直在降级,成轶还好,给人的形象一直很正面,但怕的就是开这个先河,后面又开始为了流量上更多烂俗的网红了!这种趋势真的很可怕!]

“嗯。。。看来现在真的是流量的天下了。”

“只要请了成轶,无论这个节目多尬,都会有成轶的脑残粉说节目表演的好,如果每个节目都安排成轶,那就是整个村晚都很“好”。”

“侧面证明成轶是真的火了,连村晚都要屈服!我觉得这是一种自信!”

[说在前面:并非对成轶有什么意见!我也算跟成轶关系很远的路人粉,但我觉得成轶上春晚演小品真不行,你哪怕唱个歌呢!

今天来说一说真话,群众真实的声音应该被听见,而群众,不该只是一部分流量明星一部分网红的粉丝,不是为了争谁的偶像表现更好而掰头的、一小群人的自娱自乐!而是演进尽可能多群众心里去!

虽然众口难调,但是连去调济众口的勇气都没有,直接选择捷径、找最有话题度的人来唱一些过了这台村晚就不会再被想起的歌、演一些不会再被人津津乐道的小品,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什么都没记住,这种行为实在是得不偿失!

没事儿干搞什么跨界?成轶搞百小做事业已经够辛苦了,你就老老实实更新你的视频去吧!

为什么还要上台演小品呢?虽然也理解这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名气,为了增加知名度,可我觉得大可不必做这些事,得不偿失!

干嘛非得让一群非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何必呢,干好自己的本职不行吗?大家都不为难,乐乐呵呵过个年不好吗?观众看着也不尴尬啊是不是?

你要问我对成轶怎么看,我很失望很惋惜,我觉得他走了弯路!

你要问我对《台下十年功》这个小品怎么看,我觉得,肯定难看!]

“喜欢短视频本身没什么,但是你不能把它赋予过高的职能,否则只是粉丝圈的圈地自萌和自我感动行为。

成轶就是短视频出身的,本身就不适合春晚这种大型晚会,去了尬成什么样,我都不敢想!

可能他觉得黑红也是红吧,毕竟演得不好有争议就有热度有流量,不过就是苦了观众罢了!”

“你们居然还在看村晚[思考][思考][思考]”

“我也不看好,短视频现在在华夏比相声还要小众,更别提看村晚的人年龄都不小了。

而且村晚舞台很多梗过不了审核,那些内部梗更是没法提,估计最后剩的最多的还的是谐音梗。

成轶不适合zz过于正确的场合,得足够自由奔放,随便玩梗的平台,才能发挥出他的才华。”

[注定的失败!

村晚的受众群体和短视频的受众群体不一样,而且小品是有门槛的,他自编自演,简直是离谱,很难有他搞笑视频的效果。

想让广大观众笑出来,他在村晚舞台上搞蹭饭挑战,不要笑挑战都没有用!

更何况,他还担上了把葛优、蔡明、潘长江挤下去的恶名,虽然他们三位的小品我也不看好,潘长江和蔡明这几年都在走下滑路线,但是人家是国民级人物,他仨一出事,不管网友是不是他们的粉丝,都乐意站在他们这边,给他们仨发声,成轶这波是真的惨了,村晚播出后,估计要被冲烂!]

“冲烂就冲烂,这是他自己选的!”

“成轶真的飘了,希望他这次事件能够长个教训,沉淀一下。”

“哎!我的葛优葛大爷啊,我都盼了好久了,结果你给我说,葛大爷没了?!就离谱!”

“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

“我就看看还有哪个节目能比这个节目还突破下限,还能更尴尬!”

“我把话放在这里,成轶的小品要好看了,我吃屎!”

不只是网络上沸反盈天,觉得这事离谱,全国人民都觉得这事离谱。

小区广场里、公交地铁上、公园里、菜市场、村头情报交流站、田间地头、街头、巷尾!

所有地方都在讨论,特别是一些人到中年,或者上了年纪的老人家,他们质朴、单纯、纯粹,他们不怎么上网,不怎么关注网民对春晚的评价,他们只知道春晚陪伴了他们很多年,年三十的时候得跟家人一起看春晚这个年才算圆满。

可当他们听到流言,听到一些人、一些营销号夸大其词的言论后,瞬间接受不能了!

“什么?潘长江和蔡明今年不上春晚了?为什么啊!”

“以前是赵本山,现在潘长江也不上了吗?”

“我就喜欢看他俩啊,他俩多好啊!”

“我听说他是让一个人挤下去的。”

“我儿子也这么说的,说里面有事!”

“不该啊!春晚就得让他俩演!”

他们有的都不知道蔡明和潘长江的名字,只知道潘长江是唱“妹妹你坐船头,哥哥我岸上走”的小矮子,蔡明是说话很好玩,年轻时很漂亮的老太太。

可是今年春晚这俩人没了!

可这一刻,他们全都在替这两个人鸣不平!

仿佛二审节目单一放出来,全国都震动了!

业内人士!

网民!

意见领袖!

评论家!

学者!

商人!

小品从业者!

全部都站出来了,发表着各自的议论。

219年的春晚,还没有播出,就获得了空前强大的关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