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朱允炆的计划(2 / 2)

大明公务员 名剑山庄 4628 字 11个月前

朱允炆说道:“那两个人?”

丁显说道:“一是,颍国公,一是申国公。”随即丁显说道:“要让北京束手就擒,必须先剪其羽翼,而北京那位羽翼有二,一是何夕,二是蓝玉。要除却何夕,拿下北京,非申国公出手不可。”

“申国公坐镇北京多年,执掌戎机。即便何夕与那位在北京有些根基,但如何比过大明经制之师。这一点,臣已经做好准备了。只需殿下一封手书,申国公定然将拿两位拿下。任殿下处置。”

“而清楚蓝玉,却有一些问题。”

“蓝玉这些年一直住在大胜关大营之中,手中有数万精锐之师,他也感受到危机了。从不回京。而大胜关距离太平铁厂不远,太平铁厂,兵器堆积成山。更有无数矿工。蓝玉只要拿下太平铁厂,就能扩军数万,为天下之患。而京师之中能除掉蓝玉的人,无非三人。宋国公,颍国公,还有魏国公。”

朱允炆说道:“魏国公就不用说了。”

丁显说道:“正是,这三年来,魏国公一直在养病,是真也是假,我通过太医了解到,魏国公背痈之症,虽然好了。但是后背上挖出一个碗大的坑,阴天下雨,就疼痛难忍。太医院甚至提议魏国公用阿芙蓉。”

“阿芙蓉?”方孝孺听了大吃一惊。

朱元璋自然是知道鸦片战争的。于是他很早就让太医院研究阿芙蓉。其实阿芙蓉在唐代就是中药。只是成瘾性研究,没有那么早而已。被朱元璋点名研究,指引方向。阿芙蓉的成瘾性自然大白于天下。

朝廷更是对阿芙蓉放在毒药之列。与砒霜等毒药放在一起管理。

在古代,正规药房开出毒药,是要有方子,有登记的。出了事情朝廷是要查的,当然了,这种规章制度自然不会那么完善,但是也代表了朝廷对阿芙蓉的态度。

方孝孺自然也知道。听说魏国公已经要用阿芙蓉来镇痛了,就知道魏国公的寿命,必不长久。

丁显说道:“正是阿芙蓉。不过,魏国公的病时好时坏,有时间也不是那么严重的。只是魏国公在殿下登基之前,这病大概不会好的。所以,解决蓝玉的人,也只有宋国公与颍国公。”

蓝玉在军营之中,想要兵不血刃的拿下蓝玉,就必须有强悍的军中影响力。让营中将士不听蓝玉的,听他的。

前文也说过,京营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的,分为京卫与班军等等,具体更是派系众多。蓝玉的威望自然能镇的住,但是这些人也不都是蓝玉,常遇春的旧部。

自然也有三位国公的旧部了。

所以只要三位国公其中一位出面,自然能在蓝玉没有发现之前,控制大半军队,从而避免一场血战。毕竟京营是大明精锐,也是大明柱石。如果损失严重,是损伤大明的国力。

朱允炆说道:“我听你刚才说的是颍国公,却不知道宋国公什么反应?”

丁显说道:“宋国公是无欲则刚。宋国公只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周王,一个嫁给常茂,而今常茂还在广西流放,而且常茂对宋国公从来不尊重。宋国公很讨厌这个女婿,更不在乎常茂什么下场。而周王在海外,也用不着宋国公操心。宋国公似乎也在学魏国公,只是以臣之见,宋国公对功名也没有什么想法了。”

方孝孺说道:“功成身退,天之道。宋国公有此持盈守缺之心,或许能富贵延绵。”

朱允炆说道:“如此说来,颍国公是有所求了。”

丁显说道:“不错。颍国公所求就是颍国公世子了。”

朱允炆说道:“傅忠。”

丁显说道:“正是。不过,给傅忠什么位置,却要殿下来定。”

朱允炆沉默片刻,说道:“蓝玉什么位置,傅忠就什么位置。不过,提前告诉颍国公,将来北京缺人,孤希望他能去坐镇。”

朱允炆的算盘打得很准,将傅忠留下来掌管京营。让出傅友德去北京坐镇。看似父子两个人位高权重。但是傅忠在京师几乎是人质。毕竟京营之中派系众多。除却这些老将之外,之后的所有将领,大抵都没有绝对的影响力。

即便是蓝玉都不能保证自己麾下绝对忠诚,更不要说其他人了。

压着傅忠,用傅友德坐镇北方,也算是一招妙棋。

丁显立即说道:“殿下英明,有殿下这个承诺,颍国公定然为殿下所用。蓝玉定能为殿下所擒。”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