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解缙的分工(2 / 2)

大明公务员 名剑山庄 4769 字 11个月前

北京礼部负责,鸿胪寺外交,负责朝廷礼仪,还有对文官武将的封赏等等。这些传统的礼部范围,这依然要管,只是重要性下降了。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就是管理报社,并建立自己的官报。

也就是掌管意识形态。

这都是事情,解缙也算是有本事,最少这么多事情没有被累死。

朱雄英听了解缙的话,说道:“需要不需要朕给首辅说说,给你换一个差遣。”

解缙说道:“陛下,万万不可。臣有自知之明,而今这些事情也未必能做得好,更不要说其他的事情,而且,臣以为首辅将臣安排在这里,也是有深意的。”

朱雄英说道:“什么深意?”

解缙说道:“太祖将首辅安置在国子监,而今首辅手下的重臣都出于国子监。”

话不用说的太明白了。仅仅一点,朱雄英就明白了。

解缙而今的地位,负责教育,意识形态等等。其实最容易培养人才,栽培党羽了。别的不说,几所大学多跑跑,培养一些人。是非常容易。

等一些年头,解缙羽翼丰满,未尝不可能冲一冲首辅这个位置。

虽然何夕没有说,但是解缙很明白,何夕这个首辅,而今是稳如泰山,但是天下一定,就不好说了。内阁是群相制,虽然说首辅为首,但说真的首辅仅仅比其他人高上半截而已。

而中国历史太漫长了,很多事情都是很明白的。

宋代经验是,丞相不可久任。

特别是何夕这样的强势丞相,更不可能久任了。解缙在内阁也发现自己的缺陷,那就是,他在处理繁重的政务上能力有所缺乏。比较,解缙在南京大多务虚。即便在秘书监有所锻炼,但也万万比不上,何夕等人从辽东走到而今。

首辅那个位置,解缙一时间拿不下,即便拿下来了,也坐不稳。

而且解缙也感受到,随着瞿能入京之后,何夕与朱雄英之间达成了某种默契。

解缙感觉,这种默契大概是力量上的平衡。

虽然说在军中,何夕还是占据优势,但是瞿能,平安,邓镇等几个人在,对何夕并不是没有制衡的。而何夕更是将自己重兵放在外线,将京师控制权让给了朱雄英。

双方进行了一番试探之后,彼此进入一个比较稳定的时期。

毕竟天下大局如此,解缙也不想在这个时候挑起争端,毕竟如果北京因内乱而覆灭,对谁都不好。

解缙很满意现在这个位置,慢慢的积蓄力量。培养党羽。

朱雄英对何夕这样做,也很满意的。毕竟解缙是他的人。有此安排,可见何夕的忠心。当然了,在何夕看来,却完全不是那回事。何夕如此安排解缙只有一个原因。

解缙能力不足,他负责这些工作尚且能行。其他的根本不行,别的不说,让他代替何夕主持全局,代替杨士奇掌管钱粮,代替杨震负责工商?都不行。

朱雄英仅仅是人尽其用而已。

朱雄英说道:“解卿,你给我说老实话,何卿对南边战事,到底是什么想法?”

解缙恍然说道:“河间交锋了?”

朱雄英脸色有些不好意思,说道:“还没有。不过,傅友德已经进驻德州,双方交战,也就是这几日的功夫了。”

解缙说道:“陛下,臣不通军务,但是也看过何相对河间的安排,不敢说万无一失,但是即便有事,也足以搬回局面,陛下且宽心,这个时候,陛下更因为戒骄戒躁,示天下以宽,安定人心,否则京师上下,见陛下如此慌乱,定然惊慌,到时候影响大局,悔之晚矣。”

朱雄英说道:“朕知道。只是,朕就是不放心。”

解缙叹息一声,说道:“以臣之见,莫若召见瞿老将军,瞿老将军负责枢密院,指挥全军,天下兵马,皆在瞿老将军目中,让瞿老将军入宫,为陛下讲解,或许陛下可以安心了。”

朱雄英听到这里,忍不住身体前倾,问道:“瞿能真能掌管天下兵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