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落地生根(1 / 2)

大明公务员 名剑山庄 4438 字 2023-05-21

何夕离开曹国公府依然不能回家。

需要进宫。

何夕进宫之后,并没有马上见到朱元璋。而是在乾清宫自己曾经的宿舍之中更衣洗漱之后,才见到了朱元璋。

朱元璋的眼睛依旧是炯炯有神,他面前,依然堆满了怎么都看不完的奏疏。朱元璋自己其实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即便有了秘书监为他分担很多政务。他的日常工作时间,依然大满贯。从早上睁开眼睛,到夜深人静的时候。

比之前,并不少多少。

朱元璋见何夕过来,他头也不抬地。说道:“坐。”依然在看着奏疏。

何夕行礼坐下之后,朱元璋问道:“文忠情况怎么样?”

何夕说道:“儿臣惭愧,实在不知道。”

朱元璋心中叹息一声,对于这个结果,他是早有预料的。但是内心之中难免失望,他说道:“你今年在外面跑了大半年,有一件事情,你大概不知道吧。安庆有了。好几个月了。大抵明年春天生产。”

何夕感觉好像一股电流从脚跟直冲脑门。朱元璋说的话都有些听不清楚了。

何夕算算时间,正是他从江南去辽东之前的事情。内心之中五味杂陈。好像有无数想法,而这无数想法交汇在一起,好像什么想法都没有了。大脑一片空白。

只有一个念头,暗道:“我要当爸爸了。我要当爸爸了。”

好一阵子,何夕才回过神来,说道:“为什么没有送信给我?”

朱元璋说道:“刚刚怀上的时候,坐胎不稳,是不能乱说的。后来差不多了。你的行踪一直不固定。密奏都停了一阵子,很难找到你。这一次召你回来,就是让你在家里好好待着。等孩子生下来再说。”

何夕说道;“多谢父皇。”

何夕口中说谢,心中却有些犯难。

陪着老婆孩子,何夕自然是愿意的。但是他知道,大明做事的节奏,不,应该说整个农业时代地做事节奏,与工业时代没有办法比。很多事情都是按年为时间推进的。

何夕这耽搁小半年,整件事就要往后推大半年,甚至一年。

这让他有些不甘心。

毕竟,这种节奏,让适应工业时代高效率的何夕十分不舒服。

朱元璋似乎看出来何夕的想法,说道:“放心,天下事情不是没有你,就没有人能做了。你这个弟子不是做的很好吗?”随即朱元璋将一封奏疏递给了何夕。

何夕双手接过,却是东胜卫的一封奏疏。上面是为黄子澄表功的。说明黄子澄在河套的两年之中,开沟壑,修田亩。因地制宜,提出了马耕。开田数百顷。去岁已经丰收。虽然因为马耕的缘故与地力的缘故,每亩只能产一石粮食。但依然收粮数万石。当东胜卫消耗的一半,而且今年更是要开垦更多的田亩,预计在三年之内。东胜卫自给自足。

何夕其实时常接到国子监弟子的书信,尤其是他带过的那一班弟子。自然知道黄子澄的进展。黄子澄所面对的困难,比较简单。毕竟汉人作为农耕民族,将技能点都点在农耕上面了。

只要确定河套地区可以耕种,那剩下的事情就不难了。

至于马耕这也是很成熟的技术,唯一的问题是马耕比牛耕浅,单位亩产比较低。但是河套地广人稀,丰州滩两岸有足够的荒地,可以不像江南那样追求单位亩产,推行精耕细作。

将一套成熟的方案推行下去,这难不倒黄子澄。当然了,这也有何夕托人给东胜卫指挥使打了招呼的原因。

何夕倒不是要东胜卫指挥使多照顾,做少让他明白,黄子澄是有后台的。不要随便拿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