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2 / 2)

大明公务员 名剑山庄 5069 字 2023-05-21

“要我说,还真不如,多找一些人来自己打的。”

“而今就质量上,也没有什么区别。甚至人打的还要更好一些。”

何夕内心之中的震撼,被葛天工的话拉回了现实。

也不得不承认,葛天工说的不错。

成本是有一点高的。砖头这东西并不值钱,很多百姓建造房子,都是自己烧砖的。而且这些砖难以长途运输。因为长途运输的价格,要比砖本身要贵的。

这甚至是中国为什么没有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就系性价比。

人力太便宜了。

会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很多技术改革,都不如多加几个人。而蒸汽机也是这样的。蒸汽机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完整体的。一开始就能作为一个动力单元介入各种生产领域的。

并不是。他的生产效率提高,也是一点点的。在瓦特之前有,在瓦特之后,依然有人改进。

从来没有一步登天。如果大历史的角度来看,工业革命自然是一场革命。但是如果从技术史的角度来看,与其说是革命,不如说一场渐变。从一开始毛病多多。根本不能用,到后来几乎是另外一个时代的产物。

是一步步改进过来的。

是什么力量驱使这么多人在这上面投入精力。

因为利益,因为人力的匮乏。

机器代替人力,即便一点,对资本家来说,也是赚的。

但是在大明就不一样了。

何夕弄出来的东西,与多加几个人之后的效果相差不大,那为什么不多加几个人啊?

当然了,何夕也知道。

葛天工的说法也是有问题的。

第一个问题,就是蒸汽机的价格。这一千多两的成本,不是蒸汽机的价格。而是蒸汽机在遵化铁厂生产出来的价格。毕竟是新厂子,很多东西都要从头来。这自然会有大量的成本。也就是蒸汽机生产的越多,这个价格也会越低。如果仅仅生产这一台,报一千多两,那已经是少的了。

何夕说道:“首先,这是为营造北京城而造的,北京城工程很急。我想在一两年之内造好,北京城所需要的砖,太多了,传统的办法需要多少。另外,北京城墙要大的,具体多大,你心里也有谱吧。”

葛天工说道:“北京城墙要用砖?不是条石吗?”

何夕说道:“你去挖啊?你与蒯大工对接一下,看看总共需要多少砖,都什么样式的。就开始准备生产了。”何夕沉默片刻,说道:“这样的厂子,先来二十座吧。”

“不过,我只给你一万两。够不够吗?”

葛天工心中转了不少心思。盘算道:“够了。”

何夕说道:“人员怎么解决?”

何夕看了看,这个小厂。也要好几十个人。看机器,搬运工,锅炉工,等等。总共加起来有一二十人。更不要说,这些人也都不是固定的,随着需要还要变动位置。

二十车间,大概要有五六百人。

葛天工说道:“只要给这里的人打招呼,他们自己回家就能将人带回来。”

何夕说道:“带回来?”

葛天工说道:“在我们这里不管怎么说都是吃朝廷饭,每月都发工钱。不管是做一天,还是做一年都是好的。这种事情,一般都下面人都要了。四五百人算什么?遵化重建的时候,也没有几个人。而今也有一千多人了。”

何夕说道:“你们这里的人都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葛天工说道:“都是本地的。”

何夕说道:“遵化附近这几个县,还有多少会来做工吗?”

葛天工本来想说,要多少有多少,但是心中一动,这一句话不敢说出口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