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我不懂浩然气(2 / 2)

这就是常人和天才的区别么?

你俩搁这儿玩我们呢!

魏紫衣不懂也就算了。

李神鸢你都会言出法随了,现在告诉我们不知道啥是浩然气?

帝师面露一丝古怪。

旁人不知,他很清楚。

李神鸢确确实实没有浩然气。

但乌啼城在前,帝师也早有怀疑乌啼城里有诸多秘法,如果李神鸢确实儒家资质极高,乌啼城里也的确没有浩然气相关记载的书籍,反而有一些言出法随相关的。

那么她先悟到了言出法随,也不是没可能。

毕竟言出法随和浩然气是两种东西,并非谁先谁后的问题。

只是言出法随更高深,没有绝高修为实难领悟。

可相应的,儒家诸多典籍失传,谁也不知道以前有没有这种情况。

但无论如何,哪怕有言出法随一切修行相关书卷摆在眼前,也不是谁都能领悟,李神鸢的天赋是明摆着的,毋庸置疑。

帝师能领悟言出法随除了从微末残卷的只言片语参透解析,也是因为天赋甚至极大的运气成分,让他摸对了路。

而言出法随只要领悟,其实就变得相对简单,闻名知意。

哪怕他现在只能依靠自身修为来使出更具威力的言出法随,却没有正统的儒家修行,也已称得上此道拔尖,何况他能自己摸索出独有的儒家术法。

李神鸢的情况能解释,但魏紫衣的事,帝师也不禁皱了皱眉头。

鱼渊学府里是有浩然气如何养出的记载,虽说残缺,可帝师也已根据自己养出浩然气的过程尽量补全,未必正统,起码少走弯路,但适用帝师不代表适用所有人,能否成功依旧看天分。

为了能让更多读书人有机会领悟浩然气,大隋各境学府皆有抄录。

若有人误打误撞养出浩然气,倒也不能说绝无可能。

浩然气是儒家修行的根基,不代表必须一身正气,品行极佳,本质上说,浩然气与修士的黄庭炁并无区别,只是属于两个派系。

但若没有正确的法门,浩然正气的正字确实少不了,否则误打误撞也得正好撞对才行,不然撞破南墙也没用。

魏紫衣必然得符合某些条件,这同样意味着他的天赋做不了假。

如果说一开始是觉得掌谕们争吵太烦,现在帝师真的有了要

收魏紫衣做徒弟的念头。

所以他也没管这些掌谕怎么想,直接说道:「争来争去,的确是很没必要的事情,你悟出浩然气,鱼渊学府便只有我能教你,为了结束这场闹剧,你就拜我为师吧。」

掌谕们傻眼。

常祭酒毕竟是亲徒弟,赶忙说道:「老师糊涂啊,魏紫衣若能拜我为师,那我很快也能顿悟浩然气,本来我就已经有些参悟了,就差临门一脚,到时候咱们鱼渊学府就再多一个拥有浩然气的人,这从哪方面来讲,都是大好事嘛。」

帝师想了想,还真有道理。

他索性摆手道:「那你们自己商议吧,但别在这里吵。」

掌谕们欣喜若狂。

有人当即提议先给魏紫衣安排入读学府的一切事宜,至于拜谁为师,也不急于一时。

众人皆同意,更为了给魏紫衣留下好印象,争抢着簇拥魏紫衣出了殿。

就好像魏紫衣才是老师,他们是虚心求教的好学生。

姜望看着他们身影消失,真是不知作何感想。

常祭酒也不知有意无意,同样趁着混乱溜了出去。

姜望暂时没空搭理他。

转过头看向帝师,问道:「陛下说鱼渊学府里有我父亲留下的某些踪迹,不知何处去寻?」

帝师指着陆玖客,说道:「你俩聊。」

姜望耸肩,跟魏紫衣对比,他还真是不怎么受待见。

帝师现在是李神鸢的靠山,非必要,姜望也不会故意针对什么,而且他亦没听说,父亲当年的事里面有帝师的身影。

不管怎么样,目前对待帝师还是要稍微恭敬些的。

陆玖客捧着书在前面走。

姜望在后面跟。

他露出沉思状。

当年父亲拜入鱼渊学府,便是跟着陆玖客修行。

而父亲出事,陆玖客并未露面。

张天师也说过,父亲姜祁和陆玖客的师徒关系有名无实。

那么无论是不是敌人,显然都不能说是友人。

明明是师徒,陆玖客却从未教过姜祁什么。

到底是瞧不起姜祁,还是另有原因?

姜望抬眸看着陆玖客的背影,疾走两步,与其并肩,笑着说道:「陆祭酒,鱼渊学府里多是读书人,无论是寻常读书人,还是有修行的读书人,要么便是只传修行之道的教习。」

「你明明是一位纯粹的剑客,未任教习,却成了祭酒,也算学府独一份吧?」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