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千万营收的热门单曲(2 / 2)

唱片公司和版权发行公司能揣进兜里的每一分钱,他都是幕后的直接受益者。

自7月底单曲正式发行以来,包含美国在内,《coldwater》全球流媒体平台的每周播放总量,就没有跌破过3000万。截止10月6日,瀚音乐录得的流媒体数据已经超过了4.28亿。

这意味着,光是这两个月,瀚音乐旗下的maddecent就通过这首歌,获得了至少192.63万美元的收益。

去掉艺人分成之后,也有将近150万美元在账上留存。

考虑到热门歌曲的长尾效应,未来《coldwater》至少还能为厂牌带来这个数字两倍以上的收入。

而这还只是流媒体一个环节而已,随着冠军单曲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与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电影方、广告商,甚至是购物中心和大型连锁餐厅会选择将《coldwater》加入他们的歌单以吸引顾客,由此,同步授权和公开表演授权的收入也会上升到七位数的区间。

换句话说,一首《coldwater》,就能为maddecent与控股的瀚音乐带来千万美元的收入。

考虑到这支单曲的制作成本,这些绿油油的美钞,全都是净利润。

到这一步,哪怕再愚钝顽固、再故步自封的人,也不得不承认,韩易掏出3600万美元收购diplo和凯文-库萨特苏股份的商业行为,是一次精明而富有远见的战略投资。

实际进账的版税和授权费,再加上母带版权和音乐版权在资本市场上的估值,便足够韩易回本了。

甚至,如果一直持有到2020年之后,等华尔街开始大肆收购音乐版权,热单的溢价升到最高时再出手,韩易不仅可以回本,甚至还能大赚一笔。

对于没有备忘录外挂的普通人来说,完成这一次投资转手,就可以原地退休,享受余下时光里,漫长而悠闲的赢家人生了。

哪怕不去想那么远,把《coldwater》的收益全部放在maddecent厂牌账户上不动,这笔钱也足以支持maddecent在不发行任何一首新歌的情况下,继续运营五六年的时间。要是砍掉制作和宣发方面的工作人员,只留下最基本的运营维护功能,那maddecent甚至可以就依靠这一首歌,永远生存下去。

一首冠军单曲,就蕴含着如此巨大的能量。

而今年,公告牌的冠军单曲,总共会有13首。

除了这一首属于瀚音乐,其他的,都是三大音乐集团的资产。

往前倒推76年,自1940年7月27日公告牌发布第一份榜单开始,美国音乐工业里诞生的每一首冠军单曲,几乎都躺在这三个集团的版权库里。

环球、索尼和华纳在这一领域无可撼动的强大,以及韩易想要跻身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人家版权库里数千首冠军单曲,每年收入100亿美元……哪怕有不停返现的奖励机制,韩易又得花多久,才能从零到一再到一千,赶上三大的脚步?

另外,不要忘记,音乐,或者说二十一世纪的流行音乐产品,并不只有取悦耳朵这一种功能而已。伴随着可视化内容的呈现,音乐同样也可以成为像电影和电视剧一样,给人带来视觉享受的娱乐内容。

而这种音乐可视化内容,在网络媒体的各类收益逐渐扩大化、正规化的今天,也可以为音乐集团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这就是mv。

音乐视频,自1927年的歌舞电影《爵士歌手》开始,便是现代社会的娱乐消遣里,最受人欢迎的几个类别之一。普通人喜欢听用旋律谱写的爱情故事,也喜欢看摄像机记录的动人场面,更抗拒不了将二者结合在一起的视听魅力。

这颗宝莱坞和迪士尼越浇灌越茁壮的摇钱树,音乐工业自然也不会放弃。1974年,皇后乐队惊世骇俗的《bohemianrhapsody》mv发布,这支风格庞杂的摇滚音乐,被广泛认为是第一首全球热门单曲,而它营销策略的核心,就是其配套的音乐视频。1981年,mtv仿效着皇后乐队的成功,开始大批量地复制这一商业模式,让音乐录影带的概念走入了千家万户,也成为了每个唱片公司苦心研究的宣传利器。

那个时代,mv本身并不能直接盈利,唱片公司只把它当作一个纯粹推广工具,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网络时代,持续到youtube被维亚康姆告上法庭的2007年。

众所周知,youtube的本质,是一个视频分享平台,它本身并不产出任何内容,所有的视频,都是由用户创作并上传。而这些视频里,有很大一部分都使用了未经授权的商业音乐,或者是热门单曲的翻唱视频,或者干脆就是用户盗录的mp3文件。

于是,2007年,维亚康姆对google和youtube提起了一桩价值10亿美元的诉讼,指控该网站允许用户上传和查看维亚康姆拥有的受版权保护的材料,从而“明目张胆”地侵犯版权。维亚康姆投诉称,youtube平台拥有超过个未经授权的维亚康姆节目剪辑,包括许多热门电视节目的完整剧集,而这些视频的观看次数总计达15亿次。

2007年的15亿次。

余下冗长的法庭交锋和立法对决不再赘述,直接跳到结果——传媒巨头没能击溃it新贵的铠甲,反而帮后者套上了一层更坚固的护盾。google运用数字千年法案里的“安全港”条款为自己辩护,宣称自己只是一个网络平台,不应该因为用户的个人侵权行为而受到惩罚。最终,美国第二巡回上诉法院判决维亚康姆败诉,影视公司和音乐公司,就此失去了快到嘴边的一大块肥肉——他们没办法直接从平台那里获得版税收入了。

但为了安抚版权方,大获全胜的youtube也做了一定的让步。2007年,youtube宣布将开始启动伙伴计划,与符合其标准的用户分享广告收益。10月,youtube上线了contentid系统,允许版权方将他们的版权信息录入到youtube的系统里,youtube将帮助版权方检测上传视频中的版权内容使用情况,并根据版权内容使用的频率,将一定比例的广告收入从用户那里分配给原始版权方。

虽然这样做,影视公司和音乐集团能拿到的版税,远远少于流媒体平台,比flix、applemusic和spotify支付给他们的版税与一揽子授权费,但聊胜于无,至少,从现在开始,用户免费观看的mv,也能根据点击量和互动率,获得广告分成了。

环球音乐、索尼音乐、华纳音乐和阿布扎比传媒,之所以会联合建立vevo,就是看中了这一未来必将价值数十亿的细分行业。

随便举个例子,贾斯汀-比伯的《sorry》mv,到2023年为止已经收获了37亿次观看,根据youtube贴片广告互动率的高低,这些免费播放,能为vevo和背后的defjam集团,带来508.2万至1270.5万美元之间的分成收益。按照中位数互动率来计算,差不多是.72美元。

而要是放在流媒体平台上,37亿次播放,起码能够为版权方带来两三千万美元的收入,是youtube广告分成的三倍有余。

对于维亚康姆和传媒巨头们来说,这种错过了几十个亿的扼腕痛惜之情,可想而知。但对于三大音乐集团来说,这种分成模式其实并非不能接受,毕竟,他们能从pandora这种在线音乐电台那里拿到的版税其实还要更少一些,而且历史上mv就没赚过钱,现在能成为一个收入来源,已经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了。

于是,音乐版权方对音乐类视频的宽容程度,比视频版权方明显要高一个档次,而制作精良的mv,也开始逐渐成为唱片公司与音乐人着眼的增长点。

新生的瀚音乐,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一口虽然充满缺憾,却也足够饮个水饱的深井。

《coldwater》这支由百威淡啤200万美元赞助的2016年度主题曲,就是这家新生的音乐集团,在音乐视频领域第一部顶级大作。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