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嘻哈帝国(2 / 2)

“如果你能把这场演出做出来,老天,livenation或者aeglive,其中一家就得让位了。”

“没那么夸张,但我确实对那场音乐节……还有迈阿密的这场,都深具信心。”

知道话题从此时开始就进入了最核心的轨道,韩易神色一肃,放慢声调,对听得愈发认真的snoopdogg缓缓说道。

“而这,只是我在嘻哈领域的其中一个计划而已。卡尔文、香特,还有安德烈,我和我的家族已经往音乐工业里扔了一个多亿美金。maddecent、uta,还有现在已经收购尚未宣布的所有公司,对于我们来说,还只是开胃菜而已。”

“我们想吃的主菜,比任何一张专辑、任何一位rapper、任何一场演出都要大得多。”

“我们想要与你们一同打造的,是一个大一统的嘻哈帝国。”

说这句话的时候,韩易其实心里很清楚,他嘴里提到的是卡尔文、香特和安德烈,可不管今天的会谈效果有多么出色,他真正能说动的也只有snoopdogg和香特两夫妻而已。

为什么?

虽然snoopdogg是一位举世公认的西海岸说唱传奇,但是跟他的老大哥drdre比起来,在生涯后期,从艺人到企业家的商业转型过程中,狗爷的表现要逊色很多。

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毫无疑问是他绿植推广大使的人设。虽然目前绿植在美国已经到了满大街都是的地步,78万人至少抽过一次,48万人在215年有过使用经历,24万人是经常购买的活跃用户,以韩易的真实经历来看,判断一间学生公寓的非亚裔含量,站在墙根闻闻绿植味道的浓淡就行。

但不管在联邦层面还是加州州界范围内,娱乐用绿植毕竟都还算是违禁药物。因此,那些想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商业活动的主流品牌,是绝不可能跟snoopdogg扯上关系的。这也导致虽然声望和地位都摆在那里,狗爷在商业代言领域的成绩却相当尴尬。

连老大哥的beats还有applemusic都对他敬而远之,大牌合作更是一个没有。216年,snoopdogg大概授权了这样几个产品——36刀的snoopdoggiphone手机壳/打火机两用装置,35刀的snoopdogg蓝色鸭舌帽、85刀的grengoscience联名电子烟、2995刀的狗屋拖鞋,还有2刀的卷烟纸。

反观drdre,他已经过了那个要去给其他品牌做代言的艺人阶段了。现在,是beatsbydre砸钱给勒布朗-詹姆斯、lilayne、肯德里克-拉玛尔和……没错,未来的碧梨-艾利什,用成百上千万的绿钞让这些顶流为这位黑人资本大亨代言。

各大品牌都不敢挂到街边广告牌上的狠角色,公共电视网对他会是怎样的态度可想而知。abc不用说,迪士尼旗下的传媒品牌,没有一个敢搞pg-13以上的动作。在电视领域,1995年被迪士尼收购之后的abc,本来就一直以“家庭台”的形象设定作为招牌。snoopdogg跟abc唯一的缘分,也就是在深夜时段上上吉米-基默直播秀,聊聊谁抽绿植比他抽得更猛而已。

至于维亚康姆旗下的cbs、康卡斯特的nbc和新闻集团的fox,虽然没有abc在尺度上保守得这么夸张,但从政治光谱上来说,没有一家电视网是能容纳snoopdogg的激进自由主义。康卡斯特来自密西西比,fox的立台之本就是保守派观众,而维亚康姆,它的创始人萨姆纳-雷石东虽然自称是长期的民主党支持者,但他世纪之初还曾背书过那位德州的共和党人总统,实际的政治倾向其实更偏中立。

商业开发受限,公众传播渠道掐死,再加上步入创作枯竭期,鲜有作品问世,在216年这个关口,跟彼得-希尔和杰瑞德-莱托一起,把大部分资金都投到reddit里的snoopdogg其实相当缺钱。

缺钱到什么程度呢?

缺钱到在业内公开售卖他的feature,早就录好的verse,一段16小节,叫价25万美元。

买的人多吗?

有一些,但并不多,主要是世界各地,包括远东在内的一些沽名钓誉之辈买来在自己国家做做声量宣传。

因此,目前来说,除了老歌仍在持续创造版税收入之外,snoopdogg的音乐事业严重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和新的增长点。

这是drdre想要将他引荐为hmg嘻哈板块代言人的原因,也是韩易笃定自己能达成这次合作的信心来源。

“接下来,新生的hmg会在嘻哈领域做一系列的尝试,签下诸多有潜力的说唱新人,让他们成为下个十年甚至下下个十年的文化标志。”

韩易向狗爷和香特夫人解释他今天来到钻石吧的核心目标。

“而我们认为——我们极为信赖的首席顾问安德烈-杨先生也这么认为——您,snoopdogg,西海岸的传奇,是帮助我们顺利实施这一计划的最佳选择。”

“首席顾问,我吗?那你还没给我开薪酬支票呢。”

drdre并不反感韩易的说辞,他知道对方是在用这种方式对他表示尊敬与谢意。而他自己对于韩易,以及对于两人未来的职业关系也有自己的盘算。

自从通过约文与杨学院与吉米-约文和安德烈-杨攀上关系后,韩易跟后者的交流比跟前者之间的多出数倍,对此,drdre很清楚韩易的想法。

吉米-约文已经有了interscopegeffena&m唱片集团,是环球音乐阵中不可或缺的大将。直到214年吉米-约文辞去iga董事会主席一职前,他创立的这家公司已经以772%的市场份额成为了美国音乐市场上当之无愧的第一霸主。

之所以辞去职务,并不是因为权力倾轧,而是当时61岁的吉米-约文有意为之。只有离开环球音乐,他才能够进入规模更大的苹果,掌舵新生的流媒体平台applemusic。

韩易开出再高的价码,也不可能高过苹果收购beats的三十亿美元。更重要的是,在唱片工业领域,吉米-约文的成就已经到顶,无欲无求的他,不大可能再接受一个新生音乐集团的实权职位,做个虚职高挂的董事倒是有可能。

但安德烈-杨不同。

在音乐方面,他最高也只做到了aftermath的创始人。aftermath有名吗?当然有,旗下培育出的eminem和kendricklamar,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摇钱树。

但不管怎么说,aftermath仍然只是interscope旗下的一个附属厂牌。

interscope上面,还有iga集团。

iga集团上面,仍悬着一层环球音乐集团。

也就是说,drdre作为唱片大亨,只停留在第四个级别——三大音乐集团下属集团下属唱片公司的附属厂牌。

还想要更进一步吗?

当然。

216年的drdre,只有51岁而已。作为rapper和制作人,他的生涯已经谢幕。但作为企业家,他的新生命才刚刚开始。

但环球、索尼和华纳,能够给予安德烈-杨一个更高的平台,让他在更广阔的的天地间施展拳脚吗?

绝无可能。

环球音乐集团的ceo,再过几个月就会被剑桥公爵授予大英帝国勋章的卢西恩-格雷因,是21年代音乐界最有权势的人物,可以说没有之一。从211年开始出任环球音乐集团首席执行官的他,目前是维旺迪眼中如日中天的红人。上一世,他的合同甚至已经续到了228年。

索尼音乐集团的董事会主席兼ceo,是被卢西恩-格雷因替代的道格-莫里斯,很快,他在索尼的地位和位置也将由哥伦比亚唱片的主席罗伯特-斯金格接任。而华纳音乐集团的首席执行官,是随着211年阿卡斯工业33亿美元收购华纳而上任的斯蒂夫-库珀。

这些人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不管有没有打肉毒杆菌,头上是植发、真发或者没有头发,他们都是皮肤开始发皱,晒晒太阳就会变成龙虾色的老年白人男性。

其中,卢西恩-格雷因、斯蒂夫-库珀和道格-莫里斯都是犹太家庭出身。至于罗伯特-斯金格?来自白金汉郡,根正苗红的asp。

明白了吗?

无论时局如何变化,人们的思想变得多么开放,性别扩充到能包容武装直升机,平权平到一个#metoo就能击垮一家电视网数十年的声誉……西方社会有些根深蒂固的东西,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台前可以站着theeeknd、brunnetars、childishgambino,过两年再加入七张亚裔面孔,最受欢迎的男歌手全是少数族裔也没关系。

只要董事会的那把椅子还是白色就行。

真正的白色。

对于安德烈-杨来说,他可以在媒体前称赞自己和吉米-约文是美国商界唯一成功的黑白搭档。但是每个人都清楚,一直在带领二人的合伙企业前进的,还是吉米-约文那张苍白的脸。

愤怒是drdre从康普顿就随身携带的情绪,它化为一腔想要证明自己,想要证明整个族裔整个社群的热血,至今仍如鲠在喉。

但就算从beats的收购案中赚得盆满钵满,drdre可以支配的财富,也不够他另起炉灶。最关键的是,这些年签下的无数份合作协议,就像套在安德烈身上,巨大而无形的枷锁,把他紧缚在原地,动态不得。

比起罹患艾滋离世的eazy-e、横尸街头的tupac、频繁出入监狱的苏格-奈特,还有销声匿迹的mcren来说,他和icecube,算是被主流社会招安的两个。

他卖耳机,icecube拍电影,说起来挺高大上,但实际情况就是这样简单粗暴。

白人们给了他们一个活下来、活得好的机会,他们接受了。

威切斯特、卡拉巴萨斯、马里布、布伦特伍德、好莱坞山,到处都是占地数英亩的庄园。drdre以西海岸嘻哈传奇的身份,接受万众欢呼,而在这个攀上名利巅峰的过程中,他与他的团队,也从《fuckthepolice》的《stille》,变成了《ineedadoctor》的《animals》。

不仅没有资本,也没有勇气,去挑战这个不公平但是给予了他一切的体系。

想要让他重燃焰火,必须得有一个足够强势的搅局者闯入派对才行。

韩易,就是那个搅局者。

从买入uta,到收购maddecent,再到跟凯雷集团合作用一个多亿美金砸通音乐领域的上下游,每走一步,韩易都会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安德烈-杨。哪怕是那些外人永远都不会知道的投资与并购案,drdre皆一清二楚。

韩易之所以会用“寻求建议”的方式如此频繁地联系drdre,真实原因双方都心知肚明。

韩易想让目前没有跟三大其中任何一家集团有实际合作,只有一家aftermath挂在那里由他人运营的drdre,跳上hmg这艘大船。

信号实在是太明显了——虽然已经有hmg这个统称,但是所谓的瀚音乐集团还没有实际建立起架构。三家子公司,瀚发行、瀚音乐和人予管理,都还处在独立运营的状态中。

韩易在等什么?

等一个合适的机会,以集团的名义向全世界介绍他的精心布局和宏伟蓝图。

也等更多像drdre这样的能人登船。

若安德烈-杨能以首席执行官或者董事会主席的身份参与到hmg的运作中来,这家新生集团的声量、机遇和业内吸引力,绝对会成倍增长。

实际出资,绝对控股的韩易不需要这样一个虚名。把名头让出去,将利益收回来,这才符合他一贯的行事作风。

恰巧,名头,就是目前已经财富自由的安德烈-杨最需要的东西。

世界四大音乐集团的魁首之一。

以黑人的身份。

这对于安德烈-杨来说有着异乎寻常的致命吸引力。

不过,在街头、音乐圈和商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老油条明白,绝不能在这么早的阶段就把赌注全下到韩易身上。没错,他是在一个季度内花掉了差不多两亿美金搭建基础架构,根据216年第一季度的环球集团财报来看,这家世界第一集团手中的现金,也不过36亿美元而已。

像韩易这样不用找资本机构募资,光凭自己的账户余额就能到处挥舞支票,哪怕是环球也得抽掉一半的流动性才能做到。但不管是版权库的搭建、艺人矩阵的完善还是企业经营本身,都是长期主义的事。维珍唱片当年威风凛凛,有超级巨富理查德-布兰森撑腰,到头来还是落得一个被emi吃掉的下场。

所以,安德烈-杨此时此刻最好的做法,就是在跟韩易加深亲密关系的同时,也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至少明面上还不能出任hmg的任何职位。

这就是为什么,在韩易向他征询嘻哈板块搭建意见的时候,drdre会推荐小老弟snoopdogg,而不是其他业内传奇的原因。

第一,snoopdogg是他的人,有狗爷在,就相当于他在。这是安德烈给韩易表达出的隐晦态度。

第二,可以为小老弟提供一些财力上的支持,让snoopdogg的生活更稳定一些,对自己也更忠心一些。虽然明面上出钱的是韩易,但是drdre也会通过别的方式向hmg的嘻哈板块输送利益。说服eminem参与韩易策划的一系列音乐节,就已经是个重大利好了。

第三,若hmg的这一板块真能乘势而起,成为主宰说唱圈的嘻哈帝国,那么drdre持续的“顾问”工作就成为了他进入hmg的敲门砖。不是以空降雇佣军的身份,而是以创始阶段就鼎力相助的外部顾问身份。

一石三鸟,有里有面,顾内顾外,能进能退。

drdre的商业智慧,深藏在那副被塔尖阶层轻视的皮囊下。

“只要你愿意,安德烈,支票随时都在我办公桌上摆着。”

不能完全明晰drdre的心意,但韩易也能通过已知信息判断个八九不离十。从看到安德烈的唯一推荐人选开始,他就知道,drdre被自己招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了。

“但不是今天,哈哈,今天我是来给另一位传奇开支票的。”

韩易没有忘记这个下午谁才是真正的主角,谁最需要绝对的尊重和关注。

“这是我代表瀚音乐为二位带来的报价,卡尔文和香特。”

“三百万美元的年薪,出任瀚音乐旗下嘻哈厂牌的首席执行官,首个任期为五年。奖金与厂牌的ebita表现挂钩,每年有价值两百万美金的奖金,5%是绩效股,5%是限售股。另外,作为长期激励计划,我们还在合同的第四年和第五年准备了一份三百万美元的一次性奖励,也是5%绩效股和5%限售股的比例。”

韩易给snoopdogg开出的报价足够有诚意,也足够有吸引力。茶桌两头的谈判双方心中都无比清楚,狗爷这个所谓的首席执行官,肯定是不会过问具体事务的甩手掌柜,到时候还得由各个副总裁和首席运营官来填补日常运作的空缺。

他在嘻哈厂牌里的功效,一是招牌,二是礼仪官,用他的名头与身份来吸引说唱新人入局签约。有重要活动和商业合作的时候,拉出来站站台剪剪彩。

这种轻松的工作,每年三百万美元,对于snoopdogg来说基本上就相当于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还是加热好直接掉进嘴里的hotpockets。有了这样一笔至少持续五年的稳定收入,夫妻俩和一家老小的生活就有了基本的保障。

而韩易也是想用这样一份报价,给drdre展现出他的态度。

你的小老弟在我这里,出任附属厂牌的ceo都有三百万美元。

你如果愿意当我整个集团的门面,能拿到多少?

道格-莫里斯的合同,一年17万至2万美金。

卢西恩-格雷因的合同,光底薪就是15万美元。

你呢,安德烈?

作为未来世界四大音乐集团的掌门人,你觉得你可以拿到多少?

为了拿到这份名利,你又愿意付出多少?

想到这里,韩易将目光投向安德烈-杨,发现这位大名鼎鼎的嘻哈博士正在朝自己绽出微笑。

你的用意,我已知悉。

这是drdre笑容中蕴藏的信息。

“好,好,具体的事情我们让律师来谈……但我想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对吧,香特?”

snoopdogg颇为自得地重新把卷烟拾了起来。

有这样一份大合同摆在眼前,妻子应该不会再责怪他的生活习惯了吧?

“我当然可以,任何能让你这个老屁股走出家门的事情我都欢迎。”

香特瞪了snoopdogg一眼,转头看向韩易,笑了起来。

“卡尔文会很高兴接受这项合作邀约的。”

“是啊,为了一个嘻哈帝国的建立,不是吗?”

狗爷耗尽所有肺活量,深吸了一口绿植,然后仰起头,朝天花板吐出长长的烟柱。

“好吧,老板,接下来……作为ceo,你需要我做些什么?”

关于音乐事业线我有一些想法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看到很多同学说音乐事业线还是会有很多科普,看起来可能比较枯燥。

但可能是角度不同的问题,至少对我来说,我没有觉得我写的这些是纯粹的科普,1%都是跟主角的事业有关的东西,只有这些东西我才会写,不会无关的东西洋洋洒洒的写很多就为了让大家“了解”。

而且,专业度这边我还是比较重视的,我觉得很多其他类型的商业文,写金融的也好、炒股的也好,如果写的过于简单,一笔带过,会有很多人喷。数据之类的不够翔实也会给人很差的代入感。

但是到了娱乐商业文这边,好像就有一种“差不多就ok了”的心理,不管是真是假,只要看着爽,那就没问题。至少在我的记忆里,很少有人会对娱乐产业的数据、运作模式、规则和操作较真。

我个人是想要去改变这一点的,娱乐业本质上来说也是一门生意,而这门生意我基本上没有看到起点有人能把真实的模样差不多还原出来的,我知道有一些学导演或者学编剧的在写娱乐文,但是像我这样做整个架构,从艺人管理、演艺经纪、音乐版权、版权交易、演出策划、演出主办都有涉猎的应该是还没有。

所以我想要做的,就是让韩易的商业之路尽可能地真实、详尽,经得起推敲。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