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八章 真正的领先!为祖国布局未来!(2 / 2)

当然,哪怕是可控核聚变技术占据领先地位的米国,已经在nif上成功进行了四次点火实验,但也依然仅仅停留在实验室研究的状态,距离应用有着遥不可及的距离。

陈继学所估计的“五十年后建成示范堆”,已是很乐观的时间了。

这里解释一下,所谓的“示范堆”,就是指用于演示聚交能发电的聚变反应堆原型,可以为将来建造商用聚变堆奠定科学理论和工程实践基础,是实现聚变能商业化应用前的最后一步。可以说,建成示范堆,就基本上具备商业化推广的可能了。

“五十年?”秦克微微一笑:“用不了这么久。”

杨承科一下子就站了起来,难掩希冀道:“秦克啊,你别卖关子了,你是不是也有偷偷研究可控核聚变这个方向?这个世界论起对元素本质与本源的理解,应该没人能超过你了吧?毕竟连放射性元素无害化这么难的问题你都解决了,区区氘和氚两种元素的聚变反应应该不成问题吧?”

秦克哑然失笑:“杨伯伯,你也算是这方面的行家,就别偷换概念来套我的话了。氘和氚的聚变反应虽然很简单,中学生都能写出反应式来(轻原子核氘和氚结合成较重的原子核氦的反应式为:h-2+h-3→he-4+n或d+t→he+n,确实很简单),但真正难的是如何解决极端高温的维持、聚变反应的稳定性、中子辐射损坏载体等难关。”

杨承科闻言正有点小失望,却听秦克继续道:“我并没有深入研究过可控核聚变,也没这样的时间精力,不过大概思路是有的。若是给我充足的时间、经费与技术资源……”

他竖起了三根手指:“三年,只需要三年的时间,我就能将示范堆建出来!”

三年!

在场的杨承科、陈继学、宁青筠都被震住了。哪怕是宁青筠,也没听秦克提起过可控核聚变的思路。但秦克的性格她很清楚,虽然有点小嚣张,但从不吹牛,他说三年能建成示范堆,那就有九成九以上的把握能做到,甚至可能不需要三年!

杨承科与陈继学霍然站起,瞪大眼睛同时急声道:“三年时间?三年时间你真能建成示范堆?”

“应该可以。”秦克摊摊手:“不过这三四年我没时间,现在‘星球防护罩’计划才是最要紧的。而且这时候研究出了可控核聚变并不是什么好事。”

杨、陈两个都是久阅世事之人,一听便明白了。

之前夏国拿出了“快中子增殖反应堆的小型化应用”等技术,开启了技术共享的先河,被视为是极大的诚意,毕竟这可是领先于时代二十年的高新技术!这也是各国纷纷愿意拿出看家本领来共享互换、推进“星球防护罩”计划的原因。

可一旦各国发现,原本夏国还有可控核聚变的成熟技术这样大撒手锏,那么拿出来的“快中子增殖反应堆的小型化应用”顿时价值大跌,说不定会动摇当前的技术分享互换格局形势。

像是一个人只有10000元,但亲戚做大手术缺钱,他一下子就借了8000元,亲戚肯定会感激至极,周围人也认为他人品极佳,是个值得交往的重情之人。可如果事后发现,这人是个隐藏着的千万富翁,那这份感激与好评肯定会大打折扣,说不定还会有人嘀咕,都这么有钱了,居然还用“借”而不是直接“给”,太小气了——这就是人性,小到个体,大到国家,莫不如此。

不管如何,听秦克说得如此有信心,想到他创造的无数奇迹,杨承科与陈继学都大觉欣喜,心底里对于分享“快中子增殖反应堆的小型化应用”技术的一丝心疼也随之烟消云散。

几人就这方面问题聊了很久,秦克又列出了一系列他认为“很快就会落伍”的技术清单及在未来夏国极需要的技术清单,让杨伯伯想法子与其他拥有这些技术的国家进行共享交换。

这才是秦克在杨伯伯面前抛出“可控核聚变”的原因——让夏国再豪气点分享些很快就被秦克变成落后的“先进技术”,换回更多急需的先进技术。无论是为了将来的可控核聚变,还是ss级黑科技知识里的超高速宇宙飞船,都需要强大的工业基础体系与高精尖技术体系。

这些技术若是全部都要靠秦克一个人来推动和带队研发,效率太低,趁着这样“星球防护罩”项目的机会与平台,提前拿到欠缺的技术体系,能为秦克将来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也能使夏国在将来更大迈步地在科技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籍。秦克作为夏国人,除了想拯救世界,也希望、盼望着祖国更加强大、更加繁荣,民众生活更加幸福,更加有自信。

……

一周后,汇聚了全世界最优秀的12000多名科学家智慧结晶的“星球防护罩”项目的详细方案正式出炉,随之出炉的还有为期三年三个月的实施计划,包括在18个月内建成第一座发射基塔。

原本“世界万人科学家大会”为了交流讨论而建立起来的170多个小组,也没打散掉,而是各自转化为了具体的“关键技术攻关小组”和“技术实施小组”。

“星球防护罩”计划,正式迈入到了实施阶段。

而距离预测会导致星球走向灭亡的大灾难——“超巨型太阳风暴”到来,也只剩下三年半左右了。(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