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平阳王妃(1 / 1)

两天之后,定嫔荀氏呈上扬扬万言的自省书,言道自己无福为皇家诞育子嗣,再去打扰皇上太后的清净实属不该。更言辞恳切道自己是不祥之身,再与璟嫔同住一宫恐怕对皇嗣有碍,自请迁去永巷为自己早夭的孩子超度,更为皇家积福。

荀氏诗书传家,定嫔虽然是女儿身,倒也是文采不凡之人,一封书信字字啼血,哀婉感怀。皇兄心里本就有愧,看完哪里有不动容的道理。加上定嫔连日茹素颂佛祷告平安,平日里更加的低调,把璟嫔比得越发张狂。

正章九年六月二十,定嫔与新晋位的小仪徐秋诗一起在太庙祠行了册封礼,成为芳仪。而移宫一事,却是只字未提。

当然,这是锦瑟和素绫进宫之后的事。

那天我被传到颐宁宫的时候,太后已经在和平阳王妃说话了。王妃见着我,爽朗笑道:“我道是哪里来的小美人儿,快让婶婶看看。怀淑帝姬竟然已经出落成大姑娘了。这才几个月没见呀。”

我浅笑着福了福身子,乖巧地唤了一声:“见过婶婶。”对于这位长辈,我还是印象很好的。她总是笑着说话,不像甄太后那样通体笼罩的气氛就让我本能不愿靠******阳王妃问了我和母妃几句近况,就豁达道:“这人老了就是话多,你和锦瑟,素绫也都是旧识了。说你们俩呢,还不快上来。”

却见两个风姿娉婷的少女从一旁的座位上起身,相隔不远我也看得清楚。个子高些的着一袭水红色刻丝泥金银如意云纹的缎裳,更加上头上的景泰蓝红珊瑚流苏簪,端的是华贵明艳。而个子矮些的梳着双环髻,柔发上没有过多的装饰,穿着一身樱子红绡纱新夏衣,把这个年龄女孩子的娇俏合宜的体现出来。乍一眼看上去她二人还有两分相似。正是新封的合馨帝姬锦瑟和承懿翁主的小女儿甄素绫。

我们虽然自幼相熟,但是长辈面前还是规矩一些。我与锦瑟互行了平礼,而素绫则向我屈膝问安。在一旁为太后摇扇的花宜姑姑看的微笑道:“看着这么些个花枝般的姑娘,真让奴婢想起了第一回在宫里头见三小姐,四平阳王妃的时候。”

太后原本也是笑,听后反倒有几分黯然,唏嘘道:“小妹成了平阳王妃,三妹不也是赫赫大妃了吗。也不知道她胧月也是,每次来信总说什么都好。可是那种地方,她越是这样说,哀家越觉得不放心呀。”

我极少听太后主动提及这个被她远嫁的长女,眼见着眉眼间的忧虑不似作伪。我当真不理解她到底是何心态,明明长姐嫁人时她是那样的决绝。

平阳王妃也有几分伤怀,拉着女儿的手叹息道:“前几日我带着锦瑟去向娘亲请安,娘亲也说,锦瑟生的最像三姐姐。”

太后对锦瑟说:“锦瑟实在要比你三姨母漂亮,其实孩子,咱们甄家几个姊妹里头,就你娘亲命好,你呀,实在要像她才好。”

锦瑟浅浅一笑,并没有开口。她的性子从小就很温文,不像是甄家一脉的活泼。当年她出生时,先帝说九王夫妇恩爱最难得,特赐了“俪锦”这个封号,意为伉俪情深,锦上添花。皇叔也因此为她取小字“锦瑟”。只是现在她封了帝姬,原来的“俪锦“二字倒是不好用了。

倒是素绫开口道:“太后姑母,我阿娘说,小姑姑最像太后年轻的时候,锦姐姐像她,就是像您了,这可是天大福气都有了。”

她年纪小,声音脆生生的像是大珠小珠落玉盘。太后和平阳王妃都被她逗得不禁莞尔。我也是跟着笑,道:“听素绫这么一说,我才想起来,今儿怎么不见了承懿翁主,雪魄也不在这儿。”

太后道:“前儿下雨,雪魄不当心着了凉,这会子正喝了姜汤睡着呢。至于我那嫂嫂”她像是有些头疼的揉了揉头,对王妃说:“还是你这小婶婶和她说吧。“

我纳罕的看着平阳王妃,王妃也是笑的略有些无奈,道:“其实哪里是嫂嫂有什么事不好?还不是致平这孩子,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从年后就一劲儿嚷嚷着,要和他表哥澈儿一样去并州为国出力,上阵杀敌。怀淑也知道,我甄家三代单传,何况他才多大,不说哥哥嫂嫂不舍的,就是皇上和太后也是不肯的。平哥儿从小被他祖母和嫂嫂(承懿翁主惯坏了,任性不听,他爹爹发狠把他拘在家里。承懿翁主唉声叹气的没心绪,让素绫一个随着我来了。”

我在那儿听的目瞪口呆,甄致平这小子怎么想着这一碴儿。年后竟然如此,该不会是因为我那一通挤对……他年轻气盛的可别真闹出什么事来,想到这里我没来由的一阵心虚,讪讪得不敢在开口。

甄太后和甄王妃姐妹许久未见,又絮絮叨叨的聊了不少闲话,甄王妃主要还是担心太后的身体,带着些埋怨道:“虽说长姐关心皇族子息,但是别说是齐王的侧妃有身,就算是正妃要保胎,也不该霸住了卫太医,您才是皇家正经主子。齐王如何能这样行事?”

太后神色不动,只是淡然道:“玉娆你从前是最随性儿的,如今怎么也一套套的规矩压下来,可是太过拘束。”平阳王妃小字玉娆,姐妹相见太后又是也会这么称呼她。

平阳王妃王妃道:“我也是关心您的身体,夏天雨水多,阴气重,您这膝盖是旧患,没有知根底的老人伺候着怎么行?”

太后淡然道:“既然你也说了,我这足疾是旧患,总是不能根治的,有个把太医照顾调养也就算了。卫临虽然是国手,但是研究的是妇婴一脉,术业有专攻,外科上不见得比孟太医强多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