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楼归远(1 / 2)

说话间,外面已经传来了三鞭开道之声,我们都明白是圣驾到了,纷纷噤声。转眼,皇兄已经为首走到太后座前,跪拜问安。后面几个红炮官员也依样大礼叩拜,口呼千岁。

太后见多识广,也不过是淡然道:“都起来吧。”

皇兄今日着皂色底子的明黄缂丝龙袍,果然是一身正式,他亲手扶起了屈膝见礼的甄王妃,和蔼道:“是朕不是,一时高兴竟然忘了小姨是今天来晋见母后。该给小姨赔不是。”

甄王妃爽朗道:“一来臣妇当不起皇上的赔礼,二来皇上答应的是太后又不是臣妇,赔不是也不应该是对臣妇。”

皇兄只是笑,到是太后道:“当着皇帝和外臣的面儿,越发的没有正形儿了。”语气和善了几分,看着几个官员说:“哀家久居内宫,朝廷里有什么新人也不认识了,皇帝和我老婆子说说吧。”

皇兄自然不敢怠慢,马上指着人为太后介绍起来,正如素绫所说,新科状元何慕信果然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但是令人奇怪的是,透过屏风可以看到他生得十分老成敦实,当然也是五官端正,却没有那种风流才子的倜傥气质,反而有几分像个庄稼汉。

想到这儿,我悄悄侧目注意了下身旁原本一脸好奇的素绫,果然她脸蛋儿上掩不住的失望,可见何相公和她想象的话本小说里头的状元郎还是有差距的。不过如果说这位何相公只是差强人意的话,后头的探花榜眼简直是叫人大失所望:榜眼乃是双鬓花白的老翁,望之少说也得五十许人,一看就是寒窗苦读一辈子熬到出头的,所以即使在帝国第一贵妇太后面前,依然显得神采奕奕;而他身边的探花是个中年人,精神萎顿,偏偏脸就跟个猴儿似的。真不知道礼部的官吏是怎么选的(1注?

太后神色安然的听着皇兄和几个进士的对话,听着这一问一答的,看来学问是不差的,无怪皇兄爱惜。但是我们几个都是觉得没趣,若不是躲在屏风后头不便出去,早就溜走了,去找灵犀姐姐讲经也没这么闷的。

皇兄说完了三甲,又唤一人道:“楼归远”,想了想说:“母后,这是今年的二甲第六名,嘉州都督的长公子。”

注释:古代选官讲究德行,文才,仪表并重。歪瓜劣抓的学富五车也难当官。

”嘉州都督,是齐不迟的外孙楼宪英吧。”太后听到这个名字,想起什么似的忽然开口。

皇兄一怔,显然不敢确定,他看了一眼垂首而立的楼归远,后者十分乖觉地道:“太后英明,家父正是楼宪英。齐老将军是臣的曾外祖。”

齐不迟,这个彪炳史册,横扫塞外的不世将才。我心头为之一震,使劲儿向前蹭了蹭,想看看他的后人是什么样子。但是隔着屏障,楼归远又被三甲挡在后天,也只觉得他五官端正,身姿挺拔,神色如何根本看不清楚。

甄王妃显然也是对他颇有兴趣,向太后道:“臣妹记得九郎说过,齐不迟当年嫁女,可是太宗皇帝班旨赐婚,亲笔题词作贺的,真是想不到,居然连他老人家曾孙辈的,都已经出来应试做官儿了。”

太后亦道:“出身名门是很好的,你父祖皆是官宦勋戚,却能够凭自己读书出仕,日后更要勤于王事,莫坠了你身后显赫的先辈名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