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八章 朱先生回来了(2 / 2)

“是,姐夫,这五年出太多事哩。”

“那就一件一件说吧。”朱先生看出白嘉轩有很多话。

“姐夫,你那年离开原上。

没过多久,官府让多交三车粮食

我因为带头交农起事被抓。

是拿出你写给张总督的那封信,才把我放出来。”说到这里,白嘉轩问:“姐夫,你是不是早就算出我有这一劫?”

“算是吧。嘉轩,你性子刚直,遇到不平的事,容易惹出事端,我便留下一封信,有备无患。”朱先生算是深谋远虑了。

“姐夫,你真神哩。”白嘉轩夸赞一句,接着说,“后来修祠堂,

想着我家和鹿家一起出钱。

鹿子霖一开始不想出钱。

是周强带头支持我修祠堂.

鹿子霖最后还是出钱了。

再后来,我还种了罂粟。”白嘉轩什么都没隐瞒。

朱先生听到白嘉轩种罂粟后,眉头就皱了起来,不过没有打断白嘉轩的话。

白嘉轩也看到了朱先生皱眉,继续说:“不过,刚出芽被周强看到,周强让我把烟苗犁了

后来,县里收人头税,好多人活不下去了。

我知道这是大势,违抗不得,所以没有再挑头闹事。

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活不下去了。

咱们村有人卖地,有人去县城讨饭。

这个时候,还是周强出力。

他包了山头,让大家上山种地,给了村民一条活路。

再后来,周强弄了很多东西,原上的人,都来给周强干活,大家日子好过多了。

姐夫,这几年要是没有周强,咱们原上怕是要死很多人哩。

最近,周强要在白鹿镇建新式小学。

我前几天,跟周强一起去了趟省城,才知道外面变化可大哩。

外面的女娃都不缠足,还都上新式小学,还有小汽车,洋人医院,那些个洋鬼子不是人哩.

姐夫,你留下的纸条,脚放大,发铰短.

我已经跟大家伙儿说了,不让给女娃缠足了。”

白嘉轩说了很多,几乎把这几年的事,都告诉朱先生了。

“不种罂粟的对的。嘉轩,你要是种了罂粟,我可就不认你这门亲戚哩。”朱先生有些严肃。

“幸好小强提醒我哩,要不然,就闯了大祸。”白嘉轩有些庆幸当初犁了烟苗。

“周强在哪儿?”朱先生突然很想见一见周强。

“听说小强去了县城。不是要建新式小学嘛,他忙这事哩。”

朱先生点点头,“那等他回来,跟他见一面吧。”

“好,小强回来,我带他一起去书院。”

这时,白灵醒了,哭闹声,惹得大家过去。

朱先生也逗了逗白灵,也很喜欢白灵,“白灵,这名字取的好啊。”

“姐夫,白灵出生前,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头白鹿跑进了仙草的肚子。梦醒后,白灵就出生了。”

“好梦,说明白灵是咱们原上的白鹿哩。”朱先生笑着说,算是开个玩笑。

几天后。

白鹿书院。

白嘉轩,鹿泰恒,冷先生,还有几位白鹿村德高望重的人,一起来了。

朱先生在白嘉轩的请求下,写了个乡约。

这个乡约,跟鹿子霖的那个职务‘乡约’不是一码事。

鹿子霖那个算是官职。

朱先生写的乡约,是乡邻之间的约定,是规矩,是让大家遵守的准则。

鹿泰恒担心乡约太严格,大家不会遵守。

其他几个族老也是有这个担心,在他们看来,乡约比县里的律法都严。

但是,白嘉轩很看好这个乡约,“就这么定哩,我要把这乡约刻在碑上,立在咱们祖宗祠堂里,让大家都抄回去,凡我族人,必须会背,尤其是娃娃们,都要先背乡约。”

选了一个吉日。

乡约刻碑,立在了祠堂,还放鞭炮庆祝。

这个日子,周强也回来了。

鹿子霖也来了。

朱先生当然也来了。

白鹿村,几乎所有村民都来了。

白嘉轩站在前面,大声念:“乡约,德业相劝,德谓见善必行,闻过必改”

这一刻,整个祠堂,满是肃穆。

仿佛,白鹿村有了‘依靠’。

不过,大多数人都听不懂。

仪式完毕,众人散去。

周强看向朱先生。

他这算是第一次见朱先生。

朱先生也看向了周强。

周强走过去,拱手:“周强见过朱先生,久闻大名,今日得见,幸甚,幸甚。”

朱先生拱手还礼:“你的大名,我也早有耳闻,真是英雄出少年哪。”

白嘉轩过来,招呼朱先生和周强一起去白家。

片刻后。

白嘉轩家。

周强和朱先生互相商业吹捧。

“朱先生,您只身退清兵,让战火消弭,避免生灵涂炭.”周强说了很多朱先生成名之事。

“小强,你也不错。人头税,百姓危难之际,没有落井下石,给了他们一线生机,现在又建立新式小学,所作所为都是仁义之举.”朱先生也对周强赞不绝口。

两人互相吹捧一阵。

“朱先生,新式小学之事,正在筹办。

现在比较麻烦的问题是良师难寻。”周强说起了实际问题,“尤其是西学,懂得人不多,滥竽充数的不少。

还有国学,夸夸其谈者众,能把书中真意读明白的少。

好在现在,朱先生回来了。

还请朱先生出山,当国学老师。”

周强想让朱先生当小学的国学老师。

当然,朱先生的水平,当大学的国学老师也绰绰有余。

周强没有贬低朱先生的意思。

朱先生不想再离开白鹿书院,也不会去省城,当大学老师,挣高工资。

怎么说呢?

这个年代有个很有意思的事。

那就是这个年代,老师的工资,高的吓人。

举个例子说吧。

比如,滋水县县长的工资是每月二十块大洋。

那么,大学助教的工资是每月一百块大洋,教授的工资是六百块大洋。

普通人的月收入七八块大洋吧,还有的一两块大洋。

看看这里面的差距吧,这有多大!

这个年代,是大师、大家层出不穷的年代。

老师固然少,但个个都不凡。

多余的话就不说了。

“哦?让我当国学老师?”朱先生虽然有些惊讶,但还是笑眯眯的看着周强。

朱先生能看的出来,周强不是沽名钓誉之辈,不是贪财无义之人。

周强的眼睛很清正,所思所想所为,坦荡无比。

在白鹿原上,建立新式小学,没有个人私念,是仁义之举。

“对。其实朱先生的学问,去省城当大学老师,或者去官府当官,都绰绰有余。

只是朱先生应无出仕之心,也无离开白鹿书院之意。

所以,周强大胆请朱先生出山,教育原上后辈子弟。

让他们年幼时,能明事理、辩是非,成为坦荡君子。”周强说到这里,对朱先生拱手一礼,“请朱先生出山!”。

“过誉了。”朱先生谦虚几句,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另外承诺介绍几个老师给周强。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