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属于两个人的吃饭时光(1 / 2)

在霓虹对拉面最早的历史记载,是在一七零四年,一位名叫安积觉的历史学者在“舜水朱式谈绮”书中提到中华面,以及水户黄门曾经吃过类似乌龙面的面食。就一般的认定,拉面的技术是在一九一二年时由霓虹人自中国引进到横滨。

所以我今天忽然有些想去品尝一下这美味的料理了呢,不知道晴儿姑娘想不想跟我一起去品尝一下呢?”

小晴儿自然是很高兴的点头:“那既然禹温书你这么邀请了,我当然不会拒绝,不过不会耽误你的事情吗,我听那个讯息里还挺着急的?”

“其实凭思玉捕捉这些信息都是有延迟性的,所以要观察的是念的波动,现在人流量如此之大,波动倒是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说明这件事情一时间没有那么着急。”

禹温书跟她解释道,两个人就走进了这家名为“正宗北海道札幌拉面”的店铺,和小晴儿在名古屋那里看到的不同,华国这边的拉面店都是很宽敞的装潢好像快餐店一样,而在霓虹那边出名的一些拉面店都是街角的小铺子,一家一家的小铺子,抬起搭布走进屋里面。

在那时,你就能很轻易的看见那棕黄色的长板桌子围着店老板的露天厨房,而那厨房就和客人们用餐的长条桌子挨得很近,如果是小居酒屋,倒是经常都会有熟客来,所以偶尔去个一两次倒还是仿佛跟老朋友们聚会了一般。

一般如果你去霓虹那里找家小拉面店或是居酒屋大排档之类的,那店老板或者说做菜的‘大将’都是很健谈的,客人们就点上一碗比较纯粹的酱油拉面或者说猪骨拉面。

是明治四十三年在东京浅草开张的“来来轩”,来来轩把日本的传统汤头─柴鱼、昆布高汤,混入猪骨或鸡骨熬制成的高汤中,而东京风味的酱油拉面,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但开在顺天府豪华商业街的拉面店倒是又有了很大的区别,来到这里的更多是浅尝辄止品尝美味的客人,而且由服务员端过来的拉面,大多就多了一些隔阂吧。

不过小晴儿平日里也和店老板与那些熟客没什么交流,有时候吃面,有时候就是吃面的途中听听那些客人们带来的故事。

一个故事一个故事串联起来的就是一段一段有趣的或者有些苦闷的经历,但如果说讲出来,却也就没什么了。

禹温书带着祈晴两个人走到了这家“正宗北海道札幌拉面”店铺的柜台前面,既然名字是正宗的北海道札幌拉面,那到底要什么自然也很容易敲定了。

“老板,两份札幌拉面,一个大份的一个小份的,再来一碟凉拌海带。”禹温书跟前面点餐的人说了声自己要什么,然后他就用手机的电子账户付了钱。

现在的快餐行业都是这样,现付钱再出餐,也节省了最后结账的时间,算是提高了客源流动的速度,能够提高赚钱效率的事情都是好事情。

其实要是在霓虹那里,拉面的吃法可不是囫囵吞枣的,也是有很多的工序步骤,但毕竟也是从华夏这里传过去的面食了,所以就没有这么多说法了。

祈晴找到了一个挨着窗子的位置,然后招呼禹温书过去:“这里,禹温书,这里。”

她声音不大,少女声音中带着的一丝雀跃禹温书能听的出来:“来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